對他來說,彭城和徐州的重要性遠超劉備。
因為這關乎江東軍日後能否問鼎中原。
然而,消息傳來,韓當將軍戰死,劉備利用韓當賺取了大公子的信任並對其兩麵夾擊,大破公子兵馬。
孫堅得知消息後極為憤怒,當即決定先回彭城奪取城池再整頓兵馬擊斃劉備。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彭城正有一個圈套在等他。
在彭城的清晨陽光下,呂布站在城門樓上,準備迎戰袁軍兵馬。
雙方以東門為中心展開對峙。
夜裡,呂布和高順成功拿下東門後,袁術親自率軍前來抵擋,並調集其他城門將士前來合擊東門。
呂布認為袁氏四世三公的影響力仍然不容小覷。
呂布羨慕袁術的家世背景,袁術憑借家族影響力迅速召集兵馬。
呂布對此嗤之以鼻,認為袁術隻是垂死掙紮。
高順提醒呂布,更需要注意江東軍的動向。
彭城不僅是城池,更是劉備與孫堅爭奪徐州歸屬的關鍵。
孫堅不會放棄徐州,袁術死後,劉、孫兩軍必將再次開戰。
呂布無所畏懼,決心迎戰。
劉備在孫堅中計之際北上,途中取回雙股劍,計劃再次埋伏孫堅。
然而,劉備在休息時做了一個夢,夢中得到老祖靖王的建議,認為隻需拖延時間,無需再次伏擊孫堅。
因為孫堅急於趕回彭城的心態會被利用。
劉備預料對方會降低警惕。
周瑜派遣黃蓋前去接應孫堅。
若劉備選擇埋伏,他將麵臨孫堅和黃蓋的軍隊的挑戰。
劉勝向劉備傳達了這一信息並表達了對周瑜的遺憾,他認為周瑜應該跟隨劉備而非孫策。
在軍事策略方麵,周瑜的能力出類拔萃,甚至能與曹操相提並論。
而且,周瑜同樣是一個優秀的謀士。
劉備對此深有同感並感歎孫堅命大。
劉勝提醒劉備需要回彭城以避免周瑜與袁術聯合起來攻打呂布。
之後劉備意識模糊並退出夢境。
醒後立刻趕往彭城並命令張遼和藍玉牽製孫堅和黃蓋。
當劉備軍隊抵達彭城東門與呂布彙合時得知周瑜已經攻破了南門,他選擇先擒袁術再與周瑜交戰。
高順提議強攻宮城但劉備派高順去牽製周瑜並派人給袁術送信表示最後的尊重。
宮城內袁術已經退守並陷入了絕望狀態。
彭城被攻陷,袁術大勢已去。
昔日輝煌已成泡影,隻因信任錯置,留下陶商、陶應兄弟及簡雍,導致局麵失控。
袁術憤怒不已,心中儘是悔恨:“千算萬算,卻未料人心難測!”
陶氏兄弟憑借舊日威望,拉攏城中人心,並引呂布入城。
如今袁術大軍人心渙散,隻能退守宮城。
麵對現實,袁術無奈感歎:“天亡我也!”
此時,劉備的信件送到袁術麵前,他連看都不看,直接在火焰中化為灰燼。
身邊大臣閻象提出撤離建議,袁術卻已心如死灰:“屢戰屢敗,就算重生,結局依舊。”
他對征戰已無任何鬥誌。
袁術委托閻象帶走其子袁耀:“你帶著耀兒從秘密通道逃離彭城,隱姓埋名,保存袁家血脈。”
目送閻象和袁耀離去後,袁術靜靜等待自己的命運。
兩時辰後,他率眾投降,彭城正式易主。
大火從深宮之中燃起,火光直衝雲霄,吞噬了大殿和袁術的軀體,也摧毀了袁氏在漢末的所有希望。
周瑜長歎無法勸降紀靈,隨即下令撤軍。
江東軍在分析了當前形勢後,意識到繼續逗留彭城將會腹背受敵,因此決定退回江東。
劉備勢力占領彭城郡,加上之前奪下的東海郡,兩地連成一片。
接著,喜訊傳來,琅琊郡的官吏百姓紛紛投降,請求回歸朝廷並頒布新政。
劉備欣然同意,至此徐州北部三郡皆歸其所有,標誌著徐州一半的地盤已落入劉備手中,隻差下邳和廣陵二郡。
劉備剛剛安定彭城,下邳卻陷入混亂之中。
廣陵亦有陳登駐守。
在清理內外混亂之後,劉備召集文武百官,詢問誰敢前往攻取二郡。
眾武將紛紛請戰,呂布負責攻打下邳,高順則負責攻取廣陵。
同時,劉備擔憂江東軍仍在附近徘徊,因此命令張遼和藍玉搜尋江東軍的蹤跡,一旦發現孫堅、孫策父子仍在徐州,即刻上報。
在徐州南部,廣陵郡的定遠縣,周瑜率領的江南軍與孫堅、孫策彙合後,計劃跨江北上攻取徐州。
然而,由於劉備的阻攔,江東軍無法順利前進。
加上戰線過長導致糧道困難,周瑜不得不勸說孫堅、孫策退兵。
此時的孫堅父子對劉備充滿了憤怒和挫敗感。
他們曾被誘去東海截取劉備的歸路,而後又被劉備的軍隊牽製,無法及時趕到彭城。
儘管後來擺脫了牽製,但仍未能挽回局勢。
孫堅軍在廣陵與孫策、程普彙合後,又遭遇新的困境。
陳登得知孫堅糧草短缺的消息後,立即出兵四麵圍攻江東軍。
江東軍難以抵擋,隻能向南撤退。
孫堅因此憤怒至極,每當想起這些,都讓他氣得幾乎吐血。
他對周瑜說:“前麵就是長江了,我們回到江東,不知將來是否還有機會進軍中原。”
孫策緊握雙拳,滿腔恨意。
喜歡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