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以其原有部落為基礎,兼顧水草分布、山川形便,進行拆分、整合。”
在郭嘉、曹操等人的具體建議下,一套初步的方案逐漸形成。
漠南地區,原步度根及其附屬部落被拆分為五個較大的牧區,分彆位於雲中、定襄、五原等郡外圍的優質草場。
任命了數名較為恭順且在此戰中有所貢獻的原步度根部下頭人為都督。
原軻比能麾下投降的部落,則被拆得更散,劃分為七八個牧區,安置在更靠近長城或較為分散的區域,
其都督人選也經過仔細甄彆,多為與原軻比能核心層關係較疏遠者。
還有一些始終中立或較早歸附的中小部落,則得以保留原有組織,成為一個獨立的牧區,以示褒獎。
漠北地區,情況更為複雜。
將呂綺玲掃蕩後殘留的部落、以及更北方一些表示臣服的部落,初步劃分為三四個較大的牧區,因其地廣人稀,暫由漠北都護府直接管理,待日後逐步細化。
每一個牧區,其疆界都被大致劃定,記錄在案。
朝廷將派遣官員,會同都護府人員,前往各牧區,與受封的都督、刺史一同勘定邊界,樹立界碑。
“劃定牧區,明確疆界,可有效減少部落間因爭奪草場而引發的糾紛仇殺,此亦為王化之一端。”
劉複道,
“日後各牧區都督,需嚴格約束部眾,不得擅自越界放牧,違者由都護府依法懲處。”
最後,劉複與群臣明確了對於這些受封的胡人都督、刺史的具體管理製度。
“凡受冊封之都督、刺史,皆需遣其子嗣或兄弟至開封入侍,實為質子,亦可使彼習大宋禮儀,受王化。”
“需按時至都護府述職,彙報本部人口、牲畜、治安等情況。”
“需嚴格遵從都護府調令,包括征調義從、供應糧草、維護驛路等。”
“各牧區之間發生糾紛,必須報由都護府裁決,不得私下械鬥複仇。”
“每年需繳納定額貢賦,由都護府統一征收。”
“都護府有權派遣‘長史’、‘司馬’等屬官進入各牧區,協助管理,實則監督。”
“朝廷將逐步頒布適用於草原之律法,各牧區需遵行。”
一套集行政、軍事、經濟、法律於一體的羈縻控製體係,被清晰地構建起來。
它既保留了胡人部落一定的自治性,減少了直接管理的阻力,又通過都護府、駐軍、質子、監督、法律等手段,將最終控製權牢牢掌握在中央朝廷手中。
其實劉複更傾向於直接給改成郡縣治,但在這時代明顯不現實,不說通信不便的問題,就是漠北那點人口都不適合搞郡縣治。
無意義。
因此,他也隻能按下心思,暫行此策,其它的等以後再說。
“此外,”
劉複最後強調,
“兩大都護府所在之城,需大力招募內地工匠、商戶,遷移宋民,興辦屯田,開設官市。
要以都護府為核心,形成一個個華夏文化的據點,吸引胡人前來貿易、學習,潛移默化,漸染華風。
此乃長治久安之根本。”
會議持續了整整一日,一套詳儘而富有遠見的草原治理方略終於成型。
它標誌著大宋對北疆的統治,從單純的軍事征服,開始向深度治理和文明融合的偉大征程邁進。
翌日,劉複便頒布《定北疆詔》,將設立兩大都護府、劃分牧區、任命都督刺史、以及一係列羈縻管理製度昭告天下,並曉諭草原諸部。
漠南漠北,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喜歡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請大家收藏:()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