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書程昱補充道:
“可仿漢之良策,設立軍屯,戰時為兵,閒時為民,雙重保障。”
劉複微微頷首,這些都是老成謀國之見。
“準奏。
大規模移民、水利、農技,三管齊下,
由戶部、工部、樞密院協同西域都護府,製定詳細章程,儘快推行。
呂綺玲都護先前已經進行了小規模的實驗,效果不錯,你們可參考一下。
朕要看到,數年之後,西域徹底擺脫羈縻之地的影子,徹徹底底的成為我大宋名副其實、繁榮穩固之西疆!”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西域乃陸路絲路之咽喉,必須牢牢掌控在我大宋手中。
此乃一切之根基。”
下一步便是如何利用這龐大的疆域和沸騰的商路,為帝國攫取最大的利益。
戶部尚書程昱上前一步,語氣中帶著興奮:
“陛下,如今西行熱潮洶湧,民間資本活躍,此乃天賜良機。
然商隊自發而行,良莠不齊,易受盤剝,亦難保利益儘歸朝廷。
臣以為,當效仿前朝‘榷場’之製,加以變通,由官方主導,整合民間力量,方能將絲路貿易之利,最大程度收歸國有。”
“詳細道來。”
劉複身體微微前傾,顯露出濃厚的興趣。
“臣建議,組建兩大商社。”
戶部尚書程昱侃侃而談,
“其一,曰‘皇家貿易船隊’。據南方市舶司奏報,蔡瑁蒯越等人探索的海路,確實能到天竺,如今南海商路亦日趨繁盛,商人泛海而來者眾。
不過如今大部分都隻是到天竺就轉手貿易,
或可建造巨艦,招募熟悉海路之向導、水手,官督商辦,探索自交州出發,經南海,繞行天竺,直通大秦羅馬)之海路。
若成,則可避開路上諸多險阻與盤剝,其利無窮!”
劉複眼中亮光一閃,海路!這確實是一個極具前瞻性的想法。
“另一商社呢?”
“其二,曰‘駝峰商社’。”
程昱繼續道,
“專營陸路絲路。
由朝廷注資,並吸納民間大商賈入股,統一采購中原特產,
組織龐大商隊,沿西域、貴霜、安息一路西行。
可憑借官方背景,與沿途邦國交涉,獲得最優待遇,統一銷售、采購,避免內部惡性競爭。
同時,商社亦肩負為朝廷收集西方情報之責。”
“海陸並進,雙管齊下!”
劉複撫掌稱讚,
“此議甚妙!既能確保貿易主導權,厚植國力,又能廣布耳目,揚我國威。
著戶部、工部、禮部即刻籌辦,儘快使兩大商社運作起來!
不過也要注意,不能惡意損害哪些中小商隊的利益!”
經營方略已定,接下來便是如何應對西方已然變化的政局,尤其是那個在貴霜異軍突起的“故人”。
禮部尚書出列奏道:
“陛下,貴霜波調新立,其國與我西域接壤,態度未明。
安息於我國商人有援手之誼,其國亦為西方大國。
臣以為,當主動遣使,宣示國威,結交與試探並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