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淩峰則將自已關在書房三日,憑借記憶與理解,繪製出更加詳細的“突火槍”與“震天雷”分解圖紙,標注了每一個零件的尺寸、材質、公差要求;並編寫了《火藥精煉提純法》、《顆粒化火藥製作流程》、《定裝彈製作規範》、《引信製作與安全條例》等一係列極其重要的技術文檔。
準備工作就緒,王淩峰以“巡視外圍防務”為名,帶著朱武、以及一隊絕對忠誠的背嵬軍護衛,秘密乘船,前往芒碭山。
抵達那片與世隔絕的峽穀時,眼前的景象讓王淩峰精神一振。隻見短短數日,一座初具規模的秘密營地已然建成:礦洞入口經過加固和偽裝,洞內開辟出多個功能區域鍛造、木工、火藥、組裝),爐火熊熊,工匠們正在緊張地熟悉新工具和設備。外圍山脊上,“夜梟”的暗哨居高臨下,監控著四周一切動靜。整個峽穀,籠罩在一片肅穆而高效的氛圍中。
王淩峰立刻召集所有工匠,進行了第一次訓話,嚴令保密紀律,並許以重賞。隨後,他將圖紙與工藝手冊分發給各工組負責人,開始親自指導研發。
過程遠比想象中艱難。火器研發,涉及冶金、化學、機械加工等多個領域,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可能前功儘棄,甚至釀成慘劇。
第一道難關便是“突火槍”的槍管。要求內壁光滑、粗細均勻、能承受火藥爆炸壓力。工匠們起初以熟鐵卷管打造,但要麼強度不夠,試射時炸膛;要麼內壁粗糙,彈丸無法順利通過。
王淩峰親自指導,改用百煉鋼坯鑽孔工藝,並設計了簡易的膛線拉刀雛形雖極粗糙,但意在嘗試)。一次次失敗,一次次調整鋼材配比、淬火工藝、鑽孔技巧……耗費了大量精鐵與時間。
第二道難關是火藥。傳統的黑火藥配方粗糙,威力不穩定且煙塵大。王淩峰根據記憶,給出了“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最佳配比,並嚴格指導提純硝石、硫磺,以及將火藥潮化、碾壓、過篩、顆粒化的關鍵工藝。試爆時,仍發生了數次意外,幸而防護得當,未出人命,但亦讓所有人心驚膽戰。
“震天雷”的殼體鑄造、引信的燃燒速度與可靠性,更是難題重重。
峽穀內,日夜回蕩著鍛打的叮當聲、試驗的爆炸聲、以及王淩峰與工匠們激烈的討論聲。失敗是家常便飯,炸裂的槍管、啞火的炸彈、燃燒不勻的引信堆滿了廢料坑。
然而,在王淩峰超越時代的理論指導、工匠們不懈的探索嘗試、以及近乎無限的資源支持下,進展雖緩慢,卻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推進。
這一日,在經過不知第多少次失敗後,一支嚴格按照新工藝打造的鋼製槍管終於通過了壓力測試!裝入按照新配方顆粒化火藥壓實的定裝彈和一枚精心打磨的鉛丸後,被固定在一個堅固的木架子上。
所有工匠、以及朱武、夜梟隊員們,都屏息凝神,遠遠圍觀。
王淩峰親自檢查了一遍又一遍,最終深吸一口氣,示意一名膽大心細的老工匠,手持長長的火繩,上前點燃藥池上的引藥。
嗤——
引藥迅速燃燒,竄入藥室!
轟!!!
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在山穀中回蕩!濃烈的白煙騰起!
遠處五十步外,一塊作為靶子的厚木板,應聲被擊得粉碎!
成功了!
短暫的寂靜後,峽穀中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工匠們激動得熱淚盈眶!
儘管這“突火槍”還極其原始,裝填緩慢,精度欠佳,但它的巨響與威力,已經徹底征服了所有人!這是一個劃時代的開端!
王淩峰亦是心潮澎湃,但他保持著冷靜:“勿要自滿!此乃初成,距實戰尚遠!繼續改進!尤其是射速與精度!震天雷的研發,亦需加快!”
消息嚴格保密,但成功的喜悅與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參與者的心中。
芒碭山深處,這座與世隔絕的秘密工坊,如同一個正在孕育雷霆的熔爐,日夜不息地運轉著。王淩峰站在工坊外,望著遠處梁山泊的方向,目光深邃。
他知道,當第一支可堪實戰的火槍隊成型之日,便是梁山泊徹底蛻變,真正擁有在這個亂世中掌握自己命運力量的時刻。而宋江之流,屆時將如同塵埃般,再無足輕重。
新時代的曙光,已在這隱秘的山穀中,悄然點燃。
喜歡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請大家收藏:()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