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盟約》的墨跡未乾,王淩峰便向方臘、田虎、王慶派出了規格最高的使團,攜重禮及盟約副本,邀請三王共聚梁山,舉行“四王峰會”,共商聯邦未來大計。一月之後,方臘的龍舟、田虎的騎兵儀仗、王慶的車駕,相繼抵達八百裡水泊,梁山迎來了自聯邦成立以來最盛大的聚會。四方梟雄再度聚首,目的卻不再是簡單的歃血為盟,而是要製定一個劍指中原、徹底改寫天下格局的宏偉戰略。
梁山泊,金沙灘碼頭。往日裡戰艦林立的港灣,此刻卻為三艘裝飾華貴、風格各異的巨船讓出了中央水道。來自江南的龍舟,雕梁畫棟,船首昂起龍首,方臘一身赭黃龍袍,在“護國法師”鄧元覺、大都督方傑等心腹簇擁下,踏上了梁山的土地,氣度威嚴。來自河北的車駕,則由清一色的黑色駿馬牽引,田虎身著戎裝,披著大氅,其弟田豹、悍將鄔梨緊隨左右,彪悍之氣撲麵而來。來自荊襄的王慶,則乘著一輛巨大的、如同移動宮殿般的車駕,在“金劍先生”李助等人護衛下抵達,舉止間帶著幾分世家子弟的雍容與深藏不露的精明。
碼頭上,王淩峰親率梁山眾頭領,以最高禮節相迎。一時間,金沙灘上冠蓋雲集,四方豪傑彙聚,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既熱烈又微妙緊張的氣氛。彼此寒暄間,眼神交換中,既有盟友重逢的喜悅,亦有對各自實力和意圖的暗自審視。
當夜,梁山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晚宴。酒過三巡,氣氛漸趨融洽,但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交鋒,在次日的正式會議。
翌日清晨,修繕一新的“聯邦議事堂”內,莊嚴肅穆。巨大的圓桌取代了以往的主次席位,象征著四方平等。王淩峰、方臘、田虎、王慶各據一方,身後站著各自的核心謀士與悍將。堂中央,是一個巨大的、標注著天下山川城池的沙盤。
王淩峰作為東道主與盟主,首先起身,開門見山:“方聖公,田晉王,王楚王,三位兄弟遠道而來,淩峰深感榮幸。今日我等聚首,非為飲宴,實為共商大計!《黃河盟約》已定,朝廷三年內無力南顧,此乃天賜良機!然,三年之後,是坐守基業,還是進取中原,需我等早定方略!”
方臘撫須沉吟,率先開口:“王盟主所言極是。然,進取中原,談何容易。汴京乃百年帝都,城高池深,禁軍雖敗,根基猶在。若貿然北伐,恐成僵局,反耗實力。”他言語謹慎,顯然對遠離根據地的遠征心存顧慮。
田虎聞言,不耐地一拍桌子:“方聖公何必長他人誌氣!朝廷如今就是隻沒牙的老虎!依俺看,就該趁他病,要他命!集結大軍,直撲東京,滅了趙官家,咱們兄弟坐天下!”他性情粗豪,主張速戰速決。
王慶則微微一笑,搖著折扇,語氣圓滑:“田兄勇武可嘉,然兵法雲‘欲速則不達’。汴梁固然要取,然如何取,何時取,卻需仔細斟酌。況且,即便拿下東京,這萬裡江山,又該如何治理?總不能我等四家,都擠在汴梁城裡吧?”他話中有話,點出了未來權力分配的核心問題。
圓桌上頓時出現了分歧。王淩峰靜觀其變,待眾人意見基本明朗,他才緩緩起身,走到沙盤前,拿起一根細長的指揮棒。
“三位兄弟所慮,皆有道理。”他聲音沉穩,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故此,我意,不當急於直搗東京,而應采取‘步步為營,四麵開花,最終合圍’之策!為此,我擬一‘五年北伐方略’,請諸位參詳!”
指揮棒點在沙盤上,王淩峰的目光銳利如刀:“未來五年,我等四方,依地利優勢,分進合擊!”
“其一,淮南、江南之地,水網縱橫,富甲天下,乃糧餉根本。此方向,當由方聖公主導!依托長江天險,穩固江南,練兵積粟,同時派精乾水師,沿運河北上,蠶食淮西、淮南之地,威脅東京東南翼!此為‘固本’!”
方臘聞言,眼中精光一閃,江南是他的根基,此策正合他意,微微頷首。
指揮棒移向北方:“其二,河北、山東之地,民風彪悍,乃騎兵之源,更是屏護汴京之門戶。此方向,當由田晉王擔當主力!出太行,跨黃河,連克大名府、濟南府等重鎮,掃清河北官軍,對東京形成北麵高壓之勢!此為‘破門’!”
田虎聽到讓自己打頭陣,攻打硬骨頭,非但不懼,反而興奮地摩拳擦掌:“好!這破門的差事,交給俺老田!”
指揮棒又指向西方:“其三,關中、巴蜀之地,沃野千裡,地勢險要,昔為秦掃六合之基。此方向,當由王楚王經略!出潼關,取長安,定關中,繼而南下巴蜀,握天府之國,對東京形成西麵合圍!此為‘斷根’!”
王慶眯著眼,看著沙盤上廣闊的西部,心中盤算著其中的巨大利益和戰略價值,折扇輕搖,不置可否。
最後,指揮棒重重地點在沙盤中心——汴梁的位置:“而我梁山聯邦,坐鎮中原腹地,聯絡三方,總攬全局!五年之內,我聯邦軍將全力掃平豫東、魯西南之敵,打通與三方聯係之通道,並作為總預備隊,隨時策應各方!待時機成熟,三方之勢已成,則四路大軍,百萬雄師,會獵汴京!屆時,趙宋江山,唾手可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淩峰環視三王,聲音鏗鏘:“此五年之約,非為割據,乃為共取天下!期間,四方情報共享,物資互通,兵員互助,如同一體!待天下大定,我等四方,可依功績、地盤,共商治國之策,劃定疆域,永為兄弟盟邦!任何一方,不得背盟自立,否則其餘三方共討之!”
這一番宏大的戰略規劃,既有明確的分工,又有緊密的協作,既照顧了各方的利益和特長,又確保了最終目標的統一,更以“共討之”的盟約解決了未來可能的內部分裂問題。方臘、田虎、王慶聽罷,陷入沉思,仔細權衡。堂內一片寂靜,隻有炭火盆偶爾爆出的劈啪聲。
良久,方臘緩緩起身,肅然道:“王盟主此策,深謀遠慮,麵麵俱到,方臘無異議,願遵此約,共圖大業!”
田虎也霍然站起,大聲道:“俺老田沒那麼多彎彎繞,盟主說怎麼打,就怎麼打!五年後,汴梁城下見!”
王慶最後起身,拱手笑道:“盟主雄才大略,王慶佩服。此策甚善,我等四方同心,何愁大事不成?願附驥尾!”
“好!”王淩峰大喜,擊掌道,“既如此,請三位兄弟,與我一同,歃血為盟,告祭天地!”
議事堂外,早已設好香案。四碗烈酒置於案上。王淩峰、方臘、田虎、王慶,各取金針刺破中指,將鮮血滴入酒中。四人舉碗,對天盟誓:
“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我王淩峰方臘田虎王慶),今日歃血為盟!願結為兄弟,共扶聯邦,同討無道!依五年之約,各守其責,互通有無,共進共退!若違此誓,天人共戮,刀劍加身!”
誓畢,四人將血酒一飲而儘!摔碗於地,清脆的碎裂聲,象征著舊秩序的喪鐘,也敲響了新時代的戰鼓!
四王會盟成功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聯邦,軍心民心為之大振!一個目標明確、分工清晰、團結一致的強大政治軍事聯盟,終於以成熟的姿態,屹立在了東亞大陸的版圖之上,它的目光,已經牢牢鎖定了北方那座古老的帝都。
王淩峰送走三王後,獨自登上獨龍崗最高處,眺望北方。朱武悄然來到他身後。
“頭領,五年之約已定,四方歸心。接下來,該是礪兵秣馬,夯實根基的時候了。”
王淩峰點點頭,目光深邃:“是啊,軍師。宏圖已繪,關鍵在於執行。首要之事,便是將我們這支由綠林好漢組成的軍隊,徹底錘煉成一支能征慣戰、令行禁止的天下強軍!”
喜歡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請大家收藏:()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