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兵十萬鐵騎南下,兵臨汴梁的噩耗,如同又一盆冰水,澆滅了剛剛平叛成功的短暫喜悅。大殿之上一片死寂,剛剛還誌得意滿的百官瞬間麵如土色。太後更是嚇得幾乎暈厥,顫聲問道:“這……這如何是好?種老將軍,王愛卿,誰能領兵退敵?”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剛剛挽救了朝廷的兩位功臣身上。
金虜南下的消息,比臘月的寒風更刺骨。大慶殿內,方才還因鏟除國賊而升騰的熱氣,瞬間凍結。一些文官兩股戰戰,幾乎站立不穩,更有甚者,眼神閃爍,已露怯戰求和之意。小皇帝趙楷被太後緊緊摟在懷裡,懵懂的大眼睛裡滿是恐懼。
“十萬鐵騎……完顏宗望親自來了……”一位老臣喃喃自語,麵無人色,“汴梁守軍經此內亂,折損甚多,如何能擋?”
殿內頓時被悲觀絕望的氣氛籠罩。求和、南遷的竊竊私語聲開始響起。
“肅靜!”
一聲斷喝,如同驚雷,震得殿瓦似乎都在作響。隻見種師道踏前一步,白發蕭然,卻脊梁挺得筆直,虎目掃過群臣,不怒自威:“金虜尚在數百裡外,爾等身為國家棟梁,便已驚慌失措,成何體統!我大宋立國百餘年,什麼風浪沒見過?豈能未戰先怯!”
老將軍的威嚴暫時壓製了恐慌。種師道轉身,對太後和皇帝躬身一禮,聲音沉毅:“太後,陛下,老臣願親率西軍兒郎,北上拒敵!隻要老臣一息尚存,絕不讓金虜踏入汴梁半步!”
種師道主動請纓,讓眾人稍安。西軍確實是目前最能戰的部隊。但有人擔憂道:“種老將軍忠勇可嘉,然西軍久戰疲憊,且需分兵鎮撫地方,能抽調北上之兵恐有不足。完顏宗望乃金國名將,麾下十萬皆是百戰精銳,隻怕……”
這話點出了關鍵:兵力不足,良將稀缺。
就在這時,王淩峰也站了出來。他沒有種師道那般慷慨激昂,聲音平穩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太後,陛下,諸位大人。金虜趁我內亂南下,意在速戰,妄圖複製前朝靖康之禍。我輩若自亂陣腳,或怯戰求和,或倉皇南遷,則正中虜酋下懷,國勢必將萬劫不複!”
他目光掃過眾人,繼續道:“當此危局,唯有上下一心,死中求活!種老將軍願為國之乾城,我等豈能坐視?淩峰不才,願與種老將軍同心協力,共禦外侮!”
他轉身看向種師道,目光坦誠:“老將軍,北疆防務,晚輩較為熟悉。林衝、朱武等部,皆是能戰敢戰之師。晚輩願即刻傳令,調北疆精銳火速南下,與老將軍的西軍彙合,形成掎角之勢。同時,可急令各路勤王之師向汴梁集結。汴梁城高池深,隻要軍民一心,堅守待援,未必不能與金虜一戰!”
王淩峰這番話,既有戰略眼光,又表明了合作態度,更給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他主動提出與種師道配合,一個主外西軍),一個主內聯絡北疆、協調各方),可謂是最佳組合。
種師道深深看了王淩峰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值此危難之際,最忌將相不和,爭權奪利。王淩峰能如此顧全大局,主動協作,讓他心中大定。他重重點頭:“王將軍所言極是!老夫負責正麵迎敵,王將軍坐鎮中樞,協調各方,保障糧草軍械,穩定民心士氣!你我二人,一內一外,當可穩住局麵!”
兩位最具實力的軍方巨頭瞬間達成一致,給惶惶不安的朝堂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可是……糧餉何來?軍械可足?”戶部尚書哭喪著臉,“國庫……國庫經童貫揮霍,早已空虛……”
“糧餉之事,本王可解一部分燃眉之急!”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隻見方臘大步走入殿中。他雖未著官服,但梟雄氣度不減,對著太後和皇帝隨意拱了拱手,便看向王淩峰和種師道:“我江南義軍,雖此前與朝廷有些誤會,但抗擊外虜,保境安民,義不容辭!本王已傳令江南,即刻籌措糧草十萬石,軍械無數,不日即可沿運河北上!此外,本王麾下厲天閏、司行方等部,亦可抽調精銳,聽候王將軍和種老將軍調遣,共擊金虜!”
方臘的表態,更是雪中送炭!不僅解決了部分糧餉問題,更帶來了一支生力軍!更重要的是,這標誌著困擾朝廷多年的“內亂”問題,在外部壓力下得到了暫時解決,各方勢力團結一致對外!
太後聞言,激動得幾乎落淚:“方……方教主深明大義,社稷之幸!哀家……哀家代皇帝,謝過方教主!”
不少原本對方臘抱有偏見的官員,此刻也紛紛動容。
“好!”種師道須發皆張,“有江南糧餉兵馬之助,此戰更多三分勝算!王將軍,你即刻以樞密院暫代)之名,傳檄天下,召集各路兵馬勤王!同時,穩定汴梁防務,清查童貫餘黨,安撫百姓!”
“晚輩遵命!”王淩峰雷厲風行,立刻下達一連串命令:
“燕青、石秀!”
“在!”
“你二人率本部人馬,配合皇城司,即刻肅清城內童貫殘渣餘孽,穩定秩序,嚴防奸細破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得令!”
“速派八百裡加急,一人往北疆,命林衝、朱武速率精銳南下,一人往江南,接應方聖公糧草兵馬,一人傳檄各路藩鎮,火速勤王!”
“是!”
一道道命令清晰明確,展現出了高效的指揮能力。朝臣們看著王淩峰從容調度,慌亂的心漸漸安定下來。
“種老將軍,”王淩峰安排妥當,看向種師道,神色凝重,“軍情緊急,老將軍準備何時出征?”
種師道目光銳利:“兵貴神速!老夫即刻點齊西軍精銳,星夜出城,前出至汴梁以北的黃河渡口白馬津一帶建立防線,阻敵鋒芒,為汴梁布防爭取時間!”
“老將軍保重!”王淩峰深深一揖。他知道,種師道此去,是真正意義上的以寡敵眾,九死一生。
種師道豪邁一笑:“馬革裹屍,武將本分!王將軍,汴梁和陛下,就托付給你了!”說罷,對太後皇帝一禮,轉身大步流星走出大殿,鎧甲鏗鏘作響。
望著老將軍決然的背影,殿內眾人無不肅然起敬。
種師道離去後,王淩峰立刻投入到繁重的城防工作中。他親自巡視城牆,檢查武備,安撫守城將士。同時,利用剛剛建立的權威,迅速整合汴梁城內原本隸屬不同係統的兵馬,統一號令。方臘也派出得力手下,協助維持秩序,分發糧草。
王淩峰還做了一件重要的事:他以太後的名義發布安民告示,將童貫的罪狀和目前抗金的決心公之於眾,並宣布減免賦稅,激勵軍民同心守城。這些措施,有效地穩定了惶惶的人心,汴梁城的秩序逐漸恢複,一股同仇敵愾的氣氛開始凝聚。
夜幕降臨,王淩峰站在高高的宣德門上,望著北方漆黑的天際,那裡是金兵鐵蹄即將踏來的方向。身後是暫時平靜下來的汴梁城,身前是未知的腥風血雨。他摸了摸懷中的傳國玉璽,感覺重如山嶽。這不僅僅是一場軍事鬥爭,更是一場關乎國運的政治博弈。
“盟主,”燕青悄然來到他身邊,低聲道,“各路信使均已派出。另外,我們的人在清查童貫府邸時,發現了一些他與金人往來的密信,其中提及……朝中似乎還有地位不低的內應,代號‘燭影’。”
內應?代號“燭影”?王淩峰心中一凜。外有強敵,內有奸細,這場守城戰,恐怕遠比想象中更加凶險。
喜歡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請大家收藏:()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