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第十五夜,天色驟變_桃花雪:1937卦變金陵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桃花雪:1937卦變金陵 > 第442章 第十五夜,天色驟變

第442章 第十五夜,天色驟變(1 / 2)

第一縷冬霜降臨,整座城市仿佛被一層薄薄的哀紗籠罩。

然而,比霜更早抵達的,是一些刻痕。

城東的張氏祠堂門檻上,城西的老槐樹巷口,還有橫跨忘川河的無名石橋欄杆上,一夜之間,多出了一個個陌生的舊名字。

它們並非墨書,而是以利器深刻,筆畫執拗,仿佛要將每一撇一捺都釘進城市的骨頭裡。

人們說,這是“夜書人”乾的。

起初,巡警以為是無聊者的惡作劇,預備追查,卻被街坊鄰裡不動聲色地攔了下來。

賣豆腐的王婆悄聲道:“長官,彆查了,那上麵刻的,都是些沒來得及留下名字的好人,莫驚了他們的手。”就連平日裡最是謹小慎微的賬房先生,也隻是默默地用袖子拂去刻痕上的塵土,讓那名字顯得更清晰一些。

消息傳到喚名學堂時,學徒們都有些緊張,唯獨白桃不憂反喜。

她站在窗前,看著院子裡那棵被霜打蔫了的桃樹,眼神裡卻燃著一簇火。

“去,”她對最得力的學徒說,“把城裡所有新出現的名字都拓下來,暗中記錄,不許驚動任何人。歸檔時不必追究來曆,來源一欄,就寫‘不明’。”

眾人不解。

白桃轉過身,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中:“當陌生人也開始替我們記名字的時候,就證明我們快贏了。遺忘的堤壩,已經裂開了第一道縫。”

陸九沒有參與拓印,他更關心的是那道“縫”是如何裂開的。

他獨自一人走遍了那些出現刻痕的地方,指腹細細摩挲著石壁上的筆畫。

他發現,這些刻痕的切口極為特殊,既不像刀劈,也不像錐刺,邊緣圓潤而深邃。

痕跡的深淺驚人地一致,顯露出使用者對力道爐火純青的掌控,這絕非一日之功。

他取了一塊軟泥,小心翼翼地將一處最清晰的刻痕印了下來。

回到學堂,燈下端詳,那印痕的底部呈現出一個平滑的弧麵,頂端則是一個尖點。

陸九的瞳孔驟然一縮——這不是刀,也不是錐,這分明是一根被磨尖了的舊發簪。

循著這個線索,陸九開始查訪城中大大小小的打鐵鋪。

多數匠人都搖頭,說沒見過這麼古怪的活計。

直到他在城南最偏僻的巷子裡,找到一家快要關門的老鐵匠鋪。

老師傅眯著昏花的眼睛,就著爐火的光辨認了許久陸九畫出的簪子形狀,終於一拍大腿。

“哦,想起來了,”他從一堆廢鐵裡扒拉著,“近幾個月,是有一個戴著頭巾的婦人,隔三差五就來我這兒。每次都帶這麼根簪子,讓我幫她把磨鈍的尖頭重新淬火燒銳。我問她一個婦道人家,要這麼個利器做什麼,她說……”老師傅頓了頓,模仿著那婦人沙啞又堅決的語氣,“‘我要一直刻,刻到石頭都認得我為止。’”

陸九心中一凜。

他沒有再追問婦人的樣貌,因為他知道,那不重要。

重要的不是誰在刻,而是那份“要石頭都認得”的決心,已經像種子一樣,在城市的凍土下發了芽。

白桃聽完陸九的講述,沉默了良久。

她走到那麵掛滿了名字白布的高牆前,輕輕撫摸著那些墨跡。

“一個人刻,太慢了,也太孤獨了。”她低聲說,“我們不能再等彆人來施舍記憶。陸九,我們得讓整座城都開口說話。”

她決定不再滿足於追查個體,而是要點燃一場屬於所有人的集體行動。

三日後,一張告示貼遍了喚名學堂和城中各處布告欄。

告示上寫著:百人夜誦。

每晚八點,凡心中有記掛之人,皆可自願前往城郊的碑林。

學堂備有所有已尋回的名錄,眾人可依名單輪流誦讀,不限方言口音,不避重複錯漏,隻需心誠。

第一夜,寒風刺骨。

碑林前隻聚集了三十多個零零散散的人影,大多是學堂的學徒和一些相熟的家屬。

他們圍著幾堆篝火,借著跳躍的火光,有些羞澀地、磕磕巴巴地念出第一個名字。

聲音微弱,很快就被風吹散了。

第二夜,人數漲到了六十多。

人們開始找到節奏,一個人的聲音落下,另一個人的聲音便接上,帶著南腔北調,彙成一股不算洪亮但足夠堅韌的細流。

到了第三夜,碑林前已是人山人海,不下百人。

陸九沒有參與誦讀,他獨自登上附近早已廢棄的鐘樓遺址高處。

從那裡俯瞰,隻見碑林內外燈火蜿蜒,如同星河墜落大地。

人們自發帶來的燈籠、火把、甚至隻是小小的油燈,彙聚成一片溫暖的光海。

而那百人齊誦的聲音,不再是散亂的呢喃,而是一種低沉、持續的共鳴。


最新小说: 殘土紀元 開局被電死,穿越後用電稱霸世界 末世重生:獲得唯一RRR級天賦 生死簿這次換我來劃 龍門秘錄 古代荒年,喂嫂納妾 抗戰烽火:從淞滬會戰開始 來自域外的劍神 大唐:挨罵就變強,氣哭李世民 重生之從高考狀元到權力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