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2007年臘月廿八的傍晚,清溪鎮安置區飄起了細碎的雪粒子,落在3號樓的窗玻璃上,化成小小的水珠,像撒了層碎鑽。林家101室的客廳裡,鐵爐燒得正旺,爐口的紅薯冒著甜香,把整間屋子烘得暖融融的。八仙桌上鋪著塊紅格子桌布,擺著本厚厚的賬本、幾杯冒著熱氣的菊花茶,還有曉陽剛畫完的“未來木工鋪”草圖——上麵畫著大大的木工台、堆成小山的木料,還有個舉著刨子的小人,旁邊寫著“爸爸和叔叔的大鋪子”。
林建國坐在主位,手裡捏著支鋼筆,指尖在賬本上輕輕劃過,嘴角帶著藏不住的笑意。趙秀蘭坐在旁邊,手裡織著件藍色的毛衣給曉陽的新年禮物),時不時抬頭看一眼賬本,眼裡滿是期待。林老太戴著老花鏡,坐在爐邊的藤椅上,手裡攥著個熱水袋,正給曉陽剝橘子;林建業則坐在曉陽旁邊,翻著手裡的訂單本,時不時跟建國核對數字。
“咱先算裝修的賬。”建國清了清嗓子,翻開賬本第一頁,上麵用鉛筆寫著“2006年裝修支出”,字跡工整,“當時預算20萬,實際花了18萬,省了2萬。”
“可不是嘛!”趙秀蘭放下毛線針,接過話頭,“地板選的複合板,65一平,比實木便宜一半;櫥櫃找本地工廠做的,e0級板材,比品牌店省了2萬;牆麵刷的乳膠漆,120一桶,環保還耐臟,曉陽在牆上畫了都能擦掉,不像張嬸家貼的進口壁紙,一卷500,還滿是氣泡,最後又返工花了錢。”
曉陽正啃著橘子,聽見“張嬸”,抬起頭說:“媽,張奶奶家裝修花了15萬,比咱家多,還總跟我媽吵架,說錢不夠了!”
全家都笑了,林老太拍了拍曉陽的頭:“傻孩子,錢不是花得多就好,得花在刀刃上。你爸媽選的材料,看著不豪華,卻實用又省錢,這才是會過日子。”
建國繼續念賬本:“101室咱住的)裝修花了8萬,102室建業的婚房)花了10萬,主要是給建業的婚房裝了飄窗台,他跟陳慧都喜歡曬太陽看書。剩下的2萬,是因為買瓷磚時跟老板砍了價,還有木工活咱自己乾了不少,省了人工費。”
建業趕緊補充:“哥,當時裝衣櫃的木架,還是你跟我一起打的,省了3000多塊!還有曉陽房間的書架,你親手做的,比買現成的好看還結實。”
“自己動手,既省錢又放心。”建國合上裝修賬本,拿起另一本寫著“木工鋪盈利”的賬本,眼裡的笑意更濃了,“咱木工鋪是去年8月開的,到現在五個月,除去房租、木料成本、工具損耗,淨賺6萬!”
“6萬?!”曉陽一下子從椅子上跳起來,手裡的橘子瓣都掉在了桌上,“爸,比李叔當保安一年賺的還多!李叔一個月才2000,一年才2萬4!”
林建國笑著把橘子瓣撿起來,遞給曉陽:“彆大聲嚷嚷,李叔也在努力找活。咱這6萬,是靠手藝和踏實賺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他翻開盈利賬本,指著上麵的訂單記錄,“你看,9月接了王奶奶8個小馬紮,賺了800;10月接了‘悅來民宿’10套衣櫃,賺了1萬2;11月接了‘家常餐館’20套餐桌椅,賺了8000;12月街坊的小活多,修家具、做書桌,賺了5000,加上其他訂單,一共6萬。”
建業翻著手裡的訂單本,補充道:“哥,還有不少回頭客呢!民宿的張老板又介紹了個開茶館的客戶,要做10套茶桌,定金都交了;王奶奶的老姐妹,又訂了10個小馬紮,說要送親戚。”
趙秀蘭端來剛烤好的紅薯,分給每個人:“這都是你們兄弟倆能乾,建國手藝好,建業會管生意,缺一不可。之前我還擔心鋪子裡忙不過來,現在看來,是我瞎操心了。”
林老太咬了口紅薯,甜絲絲的熱氣裹著果肉,暖到了心裡:“建國,建業,你們做得好!靠自己的手吃飯,踏實!接下來有啥打算?總不能一直這麼小打小鬨吧?”
建國放下紅薯皮,擦了擦手,眼神堅定:“媽,我想明年把木工鋪擴大點。現在訂單越來越多,我一個人做不過來,想雇個熟練的小工,再添台新的電鋸,提高效率。房租到期後,跟房東商量下,把隔壁的空鋪也租下來,擴大經營麵積,一邊做活,一邊擺樣品,讓客戶看得更清楚。”
“我支持!”建業第一個點頭,眼裡滿是興奮,“哥,我跟五金店的老板談好了,以後進五金件,他給咱批發價,能省不少錢。要是擴大鋪子,我負責采購材料和接待客戶,你專心做木工活,咱兄弟倆分工更明確!”
趙秀蘭也笑著說:“要是雇了小工,鋪子裡的後勤我來管,給你們做飯、打掃衛生,再幫著記記訂單,讓你們能專心乾活。曉陽放暑假,還能來幫忙看店,遞工具,這孩子嘴甜,客戶都喜歡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曉陽舉著手裡的草圖,湊到建國身邊:“爸!我也要幫忙!我可以給小工叔叔遞刨子,還能在門口招呼客戶,說‘歡迎來林家木工鋪’!”
全家都被曉陽逗笑了,林老太摸著他的頭:“好!咱曉陽也是木工鋪的小幫手!不過得先把書讀好,以後才能幫你爸管理更大的鋪子。”
正說著,窗外傳來張嬸的聲音,大概是又在跟老周吵架,隱約聽見“裝修超支”“兒子彩禮”的字眼。趙秀蘭往窗外看了一眼,歎了口氣:“張嬸家到現在還在為裝修超支鬨心,要是當初跟咱一樣踏實點,也不會這樣。”
建國點點頭:“過日子就像做木工活,得按規矩來,不能貪快貪好,不然容易出問題。咱這6萬盈利,不是靠投機取巧,是靠一天天刨木料、趕訂單賺的;裝修省的2萬,是靠貨比三家、自己動手省的,每一分都來得踏實。”
林老太喝了口菊花茶,語重心長地說:“建國說得對!不管是裝修還是開鋪,都得守住‘踏實’二字。明年擴大鋪子,彆貪多,一步一步來,把活做好,把客戶留住,比啥都強。錢賺得多不多不重要,一家人齊心,日子過得舒心,才是真的好。”
“媽,您放心!”建國舉起茶杯,“咱一家人一起努力,明年把木工鋪做好,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建業、趙秀蘭、曉陽也跟著舉起茶杯,連林老太都端起了水杯,五杯菊花茶碰在一起,發出清脆的“叮當”聲,像一首溫馨的歌。爐口的紅薯還在冒著甜香,窗外的雪粒子越下越大,把安置區的屋頂染成了白色,可林家裡的暖意,卻比任何時候都濃。
曉陽趴在桌上,又拿起蠟筆,在草圖上添了個小小的暖爐,旁邊寫著“全家一起努力”。他抬頭看著家人的笑臉,心裡想著:明年的木工鋪一定會更大,爸爸和叔叔會賺更多錢,奶奶會更開心,媽媽會織更多好看的毛衣,自己也能幫更多忙——這樣的日子,比任何玩具都讓人開心。
建國看著兒子的草圖,又看了看身邊的家人,心裡滿是踏實。他知道,這“裝修省2萬”和“木工鋪賺6萬”,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隻要一家人齊心,踏實肯乾,往後的日子,一定會像這爐子裡的火,越燒越旺,像這賬本上的數字,越來越紅火。
夜深了,雪還在下,林家的燈卻亮了很久。桌上的賬本被仔細收好,放在抽屜的最裡麵,旁邊是曉陽的草圖。家人陸續回房休息,隻有客廳的暖爐還在微微發熱,烤著剩下的紅薯,散發著甜絲絲的香氣,像在守護著這個家庭的踏實與幸福,也像在期待著明年的新希望。
喜歡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請大家收藏:()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