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嘟——咕嘟——!”
2007年臘月三十的下午,清溪鎮安置區3號樓101室的廚房裡,燉魚的香味順著窗戶縫飄出去,裹著雪後的涼氣,在樓道裡漫開。趙秀蘭係著藍布圍裙,正站在灶台前,用鏟子輕輕翻動鍋裡的紅燒魚——魚是早上剛從菜市場買的,二斤多重,鱗片刮得乾乾淨淨,魚肚子裡塞著薑片和蔥段,燉得湯汁濃稠,紅亮亮的油花浮在表麵,看著就讓人咽口水。
“媽,丸子炸好了沒?我都等不及了!”曉陽拎著個小木勺,從客廳跑進來,鼻尖蹭了點麵粉,是剛才幫林老太擀餃子皮沾的。他湊到灶台邊,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鍋裡的魚,“聞著比去年的還香!”
“急啥?炸丸子得等油熱透,不然外麵糊了裡麵還沒熟。”趙秀蘭笑著拍了拍兒子的頭,把他往門口推,“去幫奶奶包餃子,你擀的皮越來越圓了,奶奶還等著用呢!”
曉陽點點頭,蹦蹦跳跳地跑回客廳。林老太坐在藤椅上,麵前的竹筐裡堆著擀好的餃子皮,手裡正捏著個白菜豬肉餡的餃子,動作麻利得很。竹筐旁邊放著個小碗,裡麵有三枚洗乾淨的硬幣——是每年除夕必包的“福氣餃”,誰吃到誰來年就有好運氣。
“奶奶,我來擀皮!”曉陽抓起擀麵杖,把麵團揉成小劑子,擀得又圓又薄,就是邊緣有點歪歪扭扭。林老太看著他認真的樣子,笑著說:“咱曉陽真能乾,比你爸小時候強多了,他那時候擀的皮,有的厚有的薄,煮出來都成片兒湯了。”
正說著,院門外傳來自行車的鈴鐺聲——是林建國和林建業從木工鋪回來。建國手裡拎著個布兜,裡麵裝著剛買的鞭炮和春聯;建業則抱著兩個新做的小木凳,凳麵上用紅漆刻著“團圓”二字,是兄弟倆昨天特意趕工做的,當新年禮物。
“媽,秀蘭,我們回來了!”建國推開房門,一股寒氣裹著鬆香味飄進來——是木工鋪裡的鬆木味道,還沾在他的藍布褂子上,“木工鋪都收拾好了,工具歸置整齊,木料也蓋好了,明年開春就能開工。”
建業把小木凳放在客廳角落,擦了擦汗:“哥,我跟五金店的王老板說了,明年咱擴大鋪子,他優先給咱供料,還能再便宜五個點。”
趙秀蘭從廚房探出頭:“先彆聊鋪子的事,快洗手準備吃飯!魚快燉好了,丸子也該下鍋了,曉梅去叫她同學複習,也該回來了。”
話音剛落,曉梅就背著書包進門了。她穿著件新買的羽絨服,是建國上個月用木工鋪的盈利給她買的,淺粉色的,襯得她臉色格外亮。“爸,媽,我回來了!今天跟同學複習得特彆順,明年高考肯定沒問題!”
“回來就好,快洗手,馬上開飯!”趙秀蘭笑著把最後一盤炸丸子端上桌——金黃的丸子在盤子裡堆得像小山,冒著熱氣,咬一口外酥裡嫩,滿是肉香。
年夜飯的桌子擺在客廳中央,鋪著趙秀蘭繡的紅格子桌布,上麵擺滿了菜:紅燒魚年年有餘)、炸丸子團團圓圓)、炒青菜清清白白)、燉雞吉祥如意),還有林老太親手做的年糕步步高升),每道菜都冒著熱氣,把屋子熏得暖融融的。
全家圍坐下來,建國先拿起酒杯,倒了杯白酒,又給林老太和趙秀蘭倒了杯果汁:“今天是除夕,咱全家聚在一起,我先說說這一年的事——去年開春搬家,順順利利;裝修省了2萬,沒超預算;木工鋪開了五個月,賺了6萬,都是靠咱一家人齊心。我先敬大家一杯,謝謝媽、秀蘭、曉梅、曉陽,還有建業,沒有你們,咱日子不會這麼順。”
“該謝的是你!”林老太舉起果汁杯,眼裡滿是笑意,“你踏實肯乾,還帶著建業一起乾,讓他有了奔頭。咱林家就講究個和睦,隻要一家人一條心,啥坎都能過去。”
曉梅也舉起杯子:“爸,媽,奶奶,我明年要考省重點大學的師範專業,以後當老師,跟你們一樣踏實過日子。”
“好!”建國笑著點頭,“爸支持你,學費的事不用操心,木工鋪明年擴大了,賺的錢夠你讀書。”
曉陽也舉著果汁杯,大聲說:“我明年要好好讀書,考重點初中,以後幫爸和叔叔看木工鋪,遞工具、招呼客戶!”
全家都笑了,建業揉了揉曉陽的頭:“好,叔叔等著跟你一起乾!明年咱把木工鋪擴大,再雇個小工,讓你爸能輕鬆點。”
趙秀蘭給林老太夾了塊年糕:“媽,您多吃點,這年糕是您教我做的,今年比去年還糯。對了,張嬸家今天還在吵,聽劉阿姨說,是為了裝修超支的事,兒子彩禮還沒湊夠,老周氣得沒吃午飯。”
“唉,張嬸就是太好麵子。”林老太歎了口氣,“當初勸她彆裝那麼豪華,她不聽,現在鬨得家裡雞飛狗跳。還有李叔,聽說還在找工作,昨天在早市看見他,蹲在油條攤對麵,手裡還攥著招聘啟事,看著怪可憐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建國放下筷子,語氣裡滿是感慨:“所以說,咱日子過得順,不是運氣好,是咱不貪、不作,踏實肯乾。裝修時沒跟人比豪華,選實用的材料;開木工鋪沒冒進,一步一步來,這樣才能安穩。”
“是啊!”建業接過話頭,“上次接民宿的訂單,張老板說要加錢讓咱趕工期,哥說‘寧願晚兩天,也得保證質量’,最後張老板還介紹了新客戶,這就是踏實的好處。”
正聊著,曉陽突然“哎呀”一聲,從嘴裡吐出枚硬幣——是剛才吃餃子時咬到的“福氣餃”!他舉著硬幣,興奮地跳起來:“我吃到福氣餃了!我明年肯定能考100分!”
全家都笑著鼓掌,林老太給曉陽夾了個丸子:“咱曉陽有福氣,明年肯定順順利利!”
吃完飯,建國和建業去院子裡放鞭炮。“劈裡啪啦”的鞭炮聲在雪夜裡響起來,炸開的紙屑落在雪地上,像撒了層紅星星。曉梅和曉陽趴在窗戶上看,眼裡滿是興奮;趙秀蘭和林老太坐在客廳裡,收拾著碗筷,聊著明年的打算——趙秀蘭想在陽台種點青菜,林老太想給曉陽縫件新棉襖。
鞭炮放完,煙花又升了起來。五顏六色的煙花在夜空裡炸開,照亮了林家的窗戶,也照亮了安置區的屋頂。曉陽拉著曉梅的手,跑到院子裡,仰著頭看煙花,嘴裡還哼著兒歌;建國從背後抱住趙秀蘭,看著漫天的煙花,心裡滿是踏實;建業站在旁邊,想著明年擴大木工鋪的計劃,眼裡滿是期待;林老太坐在門口的小馬紮上,看著眼前的一家人,嘴角笑出了皺紋。
“明年啊,咱把木工鋪的隔壁鋪租下來,添台新電鋸,再雇個熟練工。”建國的聲音在煙花聲裡格外清晰,“曉梅高考,咱全家陪她去;建業要是處對象了,咱就幫他準備婚房;曉陽好好讀書,爭取考重點初中——咱一家人,就這麼和和睦睦地過下去。”
“好!”趙秀蘭靠在建國懷裡,聲音裡滿是溫柔,“隻要一家人在一起,日子就會越來越好。”
煙花還在綻放,把每個人的笑臉都染得格外明亮。雪還在下,卻沒了之前的涼意,反而帶著股過年的熱鬨。林家的客廳裡,燈還亮著,暖爐裡的炭火還在燃燒,鍋裡的茶水還冒著熱氣,整個屋子都裹在溫馨的煙火氣裡。
曉陽突然跑過來,抱住林老太的腿:“奶奶,明年除夕,咱還要一起吃餃子、放煙花!”
林老太摸著孫子的頭,笑著說:“好,年年都一起過,咱林家要永遠這麼和睦,永遠這麼紅火。”
夜漸漸深了,煙花聲慢慢平息,可林家裡的笑聲卻沒停。家人圍坐在暖爐旁,喝著熱茶,聊著家常,回憶著這一年的順利,期待著明年的新程。窗外的雪越下越厚,把安置區蓋得一片潔白,可林家裡的溫暖,卻像這暖爐裡的火,永遠不會熄滅——因為這份溫暖,來自家人的和睦,來自踏實的日子,來自林家代代相傳的初心:不貪、不作,齊心把小日子過好。
喜歡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請大家收藏:()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