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燈下,她鋪開粗糙的草紙,用鉛筆勾勒著複雜的結構圖和受力分析,旁邊堆著幾張畫滿各種角度鐮刀、鋤頭改進圖的草圖。
醫學類書籍也是重點,她去收廢品那淘到過基本中醫的書,她結合末世老研究員傳授的中西醫知識,如饑似渴地學習著,筆記做得密密麻麻。
醫術,是她在這個時代安身立命、獲取話語權的重要籌碼之一。
偶爾,她也會翻一翻空間裡的“閒書”——一本紙張泛黃、帶著墨香的《唐詩三百首》,或是幾本這個時代允許出版的小說如《林海雪原》、《紅岩》。
這些文字,是她緊繃神經中難得的調劑。
王曉梅是沈棠在紅旗村唯一願意稍微接觸的人。
王曉梅也住在知青點,但她不像李招娣她們,對沈棠隻有純粹的崇拜和一點點小心翼翼的親近渴望。
沈棠偶爾會允許王曉梅來她的“鬼屋”坐坐,通常是在她做了分量較多的食物,比如蒸了一大鍋肉包子的時候。
她會用一個乾淨的白瓷碗,裝上兩個熱乎乎、白胖胖的肉包子,或者一小碟鮮豔的果醬,遞給眼睛亮晶晶的王曉梅。
“棠棠姐!你做的包子太好吃了!比國營飯店的還好吃一百倍!”王曉梅捧著碗,小口小口珍惜地咬著,幸福得眼睛都眯成了縫,嘴裡塞得滿滿當當還不忘誇讚。
沈棠通常隻是淡淡地“嗯”一聲,繼續看她的書或畫她的圖。
但王曉梅毫不在意,她能在“鬼屋”裡待上一會兒,聞著這裡好聞的食物和乾淨味道,看著棠棠姐專注的側臉,就覺得特彆滿足。
她會嘰嘰喳喳地說些知青點的趣事,避開李招娣她們,或者村裡聽到的新鮮事。
沈棠雖然很少回應,但會安靜地聽。
這種分享是單向的,也是沈棠劃定的界限。
王曉梅很知趣,從不打聽沈棠東西的來源,也從不開口索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隻是珍惜每一次能靠近偶像的機會,並把沈棠偶爾的“賞賜”視為莫大的榮耀,常常把包肉的油紙都舔得乾乾淨淨,或者把裝果醬的小碟子用水涮了又涮喝掉。
這個可愛小女孩單純而帶著點卑微的崇拜和依賴,是沈棠冷漠生活中一絲微弱卻真實的暖意。
“鬼屋”中的日常,美好平靜。
秋收的戰場從田野轉移到了打穀場。
馬上就要入冬了,大家都在緊張的忙活著。
金黃的穀穗、飽滿的苞米棒子、沉甸甸的高粱穗子被一車車運回了打穀場,堆砌成連綿的小山。
空氣中彌漫著乾燥的塵土氣息和新鮮穀物特有的清香,
但這清香背後,是繁重而枯燥的後續勞作——脫粒。
紅旗村的脫粒方式,依舊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最原始、最耗費人力的方法:摔打和碾壓。
主要靠人力揮舞著一種叫做“摔把”的大木棒或者連枷,反複用力摔打在鋪開的穀穗或高粱穗上,依靠衝擊力將籽粒震落下來。
這活計極其耗費體力,手臂酸痛,虎口震裂是家常便飯,效率低下,而且摔打過程中籽粒飛濺、破碎、混雜在秸稈裡的損耗很大。
尤其是苞米棒子最費事,則是更原始的“手搓”或用簡易的木製、鐵製“苞米擦子”將玉米粒從棒子上刮擦下來。
速度慢,手指極易磨破起泡,玉米芯上往往還會殘留不少玉米粒,造成浪費。
喜歡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襲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