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柳永的雅間,馬驥又在勾欄裡逛了起來。他走到京瓦最大的一個勾欄前,隻見布簾上寫著“著名說書人張鐵嘴講《三國誌平話》”,裡麵坐滿了人,喝彩聲此起彼伏。
“《三國誌》?這我熟啊!”馬驥心裡一喜,他在現代可是個三國迷,《三國演義》《三國誌》都看了好幾遍,對三國的曆史了如指掌。他擠進去一看,隻見說書人張鐵嘴穿著一件藍色長袍,留著絡腮胡,正拍著驚堂木,聲情並茂地講著:“且說那關雲長,溫酒斬華雄!當時華雄連斬盟軍數將,眾人大驚失色,唯有關雲長挺身而出,說要斬華雄之首。曹操為他斟了一杯熱酒,關雲長說:‘酒且斟下,某去便來!’隻見他手提青龍偃月刀,翻身上馬,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斬了華雄的首級,回到帳中,那杯酒還是溫的!”
台下的聽眾聽得熱血沸騰,紛紛鼓掌叫好:“好!關將軍真乃神人也!”
馬驥卻越聽越不對勁——他記得《三國誌》裡明明記載,斬華雄的是孫堅,不是關羽!而且青龍偃月刀是宋朝才出現的武器,三國時期根本沒有這種刀!
“等等!張老先生,您講錯了!”馬驥忍不住站起來,“斬華雄的不是關羽,是孫堅!而且青龍偃月刀是咱們宋朝才有的,三國時期根本沒有這種武器!”
全場瞬間安靜下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馬驥身上。張鐵嘴氣得絡腮胡都抖了起來,一拍驚堂木:“哪裡來的黃口小兒,在此胡言亂語!《三國誌平話》上就是這麼寫的,難道還會有錯?”
“可是曆史上真的不是這樣的!”馬驥還想爭辯,卻被周圍的聽眾扔了一臉的果核和瓜子殼。
“滾出去!彆耽誤我們聽書!”
“就是,不懂就彆瞎嚷嚷!我們聽的是《三國誌平話》,又不是正史!”
“快把他轟出去!”
幾個壯漢站起來,推著馬驥往外走。馬驥掙紮著喊:“我說的是真的!你們彆不信啊!”可沒人聽他的,他還是被狼狽地推出了勾欄。
“哼,一群不懂曆史的人!”馬驥摸了摸頭上的包,心裡很不服氣。他覺得這些人太固執了,明明曆史真相就在眼前,卻不願意相信。
他又逛到另一個勾欄,這裡正在講“諸葛亮七擒孟獲”。說書人講得繪聲繪色,說諸葛亮如何神機妙算,如何用計擒住孟獲,又如何放了他,讓孟獲心服口服。台下的聽眾聽得入迷,時不時發出陣陣喝彩。
馬驥卻又坐不住了——他記得曆史上,諸葛亮確實七擒孟獲,但並沒有那麼神奇。而且說書人說諸葛亮造出了“木牛流馬”,能自動行走,這也太誇張了!木牛流馬其實就是獨輪車,根本沒有那麼神奇!
“先生,您講錯了!”馬驥再次站起來,“木牛流馬就是獨輪車,根本不能自動行走!而且諸葛亮七擒孟獲,雖然是真的,但也沒有您說的那麼神奇!”
這次更慘,說書人直接讓茶博士拿著掃帚趕他:“哪裡來的瘋子,快滾出去!再敢搗亂,我就報官了!”
馬驥隻好抱頭鼠竄,再次被轟了出來。他蹲在牆角,心裡委屈極了——他隻是想告訴大家曆史真相而已,為什麼就這麼難呢?難道民間傳說比正史還重要嗎?
他正鬱悶著,忽然靈機一動——他知道很多宋朝人還不知道的故事,比如《楊家將》《嶽飛傳》,這些故事肯定很精彩!要是他把這些故事告訴說書人,說書人肯定會很感興趣!
他找到一個正在休息的說書人,湊過去說:“先生,我這兒有個新本子,叫《楊家將》,講的是楊業一家保家衛國的故事,保準精彩!”
說書人將信將疑地看著他:“哦?你說說看。”
馬驥便開始講《楊家將》的故事,從楊業歸宋,講到楊六郎鎮守三關,再講到穆桂英掛帥,講得繪聲繪色。說書人一開始還聽得很認真,可當馬驥講到“潘仁美陷害楊業”時,說書人的臉色突然變了:“住口!潘仁美是當朝太師,你竟敢妄議朝廷命官,是要掉腦袋的!”
說書人說完,就趕緊走開了,生怕被馬驥連累。馬驥愣在原地,心裡一片冰涼——他忘了,宋朝的文字獄很厲害,妄議朝廷命官是要被治罪的!
他蹲在牆角,看著勾欄裡進進出出的人,心裡忽然明白了什麼。民間傳說雖然和正史有出入,但它之所以能流傳下來,是因為它符合人們的期望——人們希望關羽是個忠義的英雄,希望諸葛亮是個神機妙算的智者,所以才會有這些傳說。而正史雖然是真實的,但往往比較枯燥,不如民間傳說那麼生動有趣。
他摸了摸胸口的掛墜,掛墜微微震動,像是在安慰他。馬驥能感覺到,掛墜在告訴他:民間傳說自有其生命力,不必太較真。重要的不是曆史真相是什麼,而是這些傳說能給人們帶來什麼——是勇氣,是希望,還是感動。
“或許你說得對。”馬驥笑了笑,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塵。他決定不再糾結曆史真相,好好享受這宋朝的市井生活。畢竟,能親眼看到這些民間傳說在宋朝的流傳,也是一種難得的體驗。
喜歡山歌行之時空浪遊記請大家收藏:()山歌行之時空浪遊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