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驥總覺得茶坊裡的消息不夠“內部”,柳鶯兒被他纏得沒辦法,隻好說:“我帶你去個地方,那裡才是臨安城消息最靈通的地方,比你在茶坊聽的那些靠譜多了。”
第二天下午,柳鶯兒帶著馬驥穿過幾條熱鬨的街道,來到運河碼頭附近的一條巷子裡。巷子口有座酒樓,掛著“楊柳風”的幌子,紅底黑字,很是醒目。酒樓裡人聲鼎沸,老遠就能聽到猜拳行令的聲音。
“這是我姑姑開的酒樓,大家都叫她柳鴇兒。”柳鶯兒小聲說,“你進去後少說話,多聽,彆亂問。”
“柳鴇兒?”馬驥心裡咯噔一下——這名字在現代可不是好詞。可走進酒樓才發現,這裡根本不是什麼風月場所,而是個三教九流彙聚的地方。大堂裡擺著十幾張桌子,坐滿了人:有穿著綢緞的商人,有扛著行李的水手,有穿著圓領袍的小吏,還有幾個看起來像江湖藝人的人,正拿著快板說唱。
空氣中混雜著酒香、菜香、魚腥味和汗味,雖然有點亂,卻透著一股鮮活的市井氣。柳鶯兒熟門熟路地穿過人群,走到櫃台前。櫃台後坐著個三十多歲的婦人,穿著絳紫色的綢緞褙子,頭發梳成利落的發髻,插著根玉簪,雖然眼角有細紋,卻風韻猶存,眼神裡透著精明。
“鶯兒來了?”婦人抬起頭,笑容很爽朗,看到馬驥,又問,“這位是?”
“姑姑,這是馬驥馬先生,在清樂茶坊說書。”柳鶯兒介紹道。
婦人上下打量馬驥,笑著說:“我是柳二娘,大家都叫我柳鴇兒,彆多想,就是個戲稱。來,樓上有雅間,我帶你們上去。”
馬驥這才鬆了口氣,跟著柳鴇兒上了二樓。雅間用屏風隔開,不算封閉,能清楚聽到大堂裡的聲音。柳鴇兒給他們點了兩碟小菜——一盤茴香豆,一盤醬鴨,還有一壺米酒,然後說:“你們慢慢吃,我下去忙了,有什麼事喊我。”
馬驥剛端起酒杯,就聽到隔壁桌的商人在聊天:“聽說了嗎?北邊來的那批皮貨,在鎮江府被扣了,說是手續不全,我看是李員外搞的鬼,他也想做皮貨生意,故意使絆子!”
“可不是嘛!今年的漕糧也不太平,沿途好幾個閘口都加了稅,運費漲了三成,這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馬驥趕緊放下酒杯,豎起耳朵聽——這些商業糾紛,正好可以寫進“贅婿”的後續!蘇文卿開了商鋪後,遇到同行使絆子,用智慧化解危機,比如找到新的貨源,或者聯合其他商戶一起對抗惡霸商人。
不遠處,幾個文人模樣的人在聊朝堂的事:“官家最近龍體欠安,已經十天沒上朝了,聽說史相爺和樞密院的張大人,為了兩淮的兵備吵了起來。”
“我還聽說,宮裡要選秀女了,不少官員都在給女兒準備,想送進宮裡。”
馬驥心裡記下了——可以寫個“王爺微服”的故事,王爺為了查選秀女裡的貓膩,化名來到臨安,遇到主角,一起揭露官員的陰謀。
最讓馬驥興奮的是水手們的聊天。幾個穿著粗布短衣的水手,正圍著桌子喝酒,吹噓自己的海外見聞:“我們上次去高麗,看到那裡的人穿的衣服跟咱們不一樣,女人都梳著高髻,還穿白色的裙子!”“還有日本國,那裡的房子都是木頭做的,矮矮的,像個盒子!”
馬驥聽得眼睛發亮——海外的故事!這可是個新鮮題材!他可以寫個“水手冒險”的故事,主角跟著船隊去海外,遇到海盜、台風,還發現了新的島嶼,帶回了奇珍異寶,最後成了有名的“航海家”。
突然,他聽到有人聊“一枝梅”:“你們知道嗎?一枝梅前天晚上偷了張禦史的家,不僅偷了玉佛,還在書房牆上寫了首詩,罵張禦史貪贓枉法!”
“真的?張禦史不是一直裝清官嗎?”
“可不是嘛!一枝梅這是替天行道!”
馬驥趕緊拿出隨身的小本子他讓孫老板幫忙找的),把這事記下來——這可是“一枝梅”的最新素材!他可以寫《一枝梅三戲張禦史》,一枝梅一次次偷張禦史的東西,每次都留下線索,最後讓張禦史的罪行曝光,被官府查辦。
柳鶯兒看著他奮筆疾書的樣子,無奈地搖了搖頭:“你這是把酒樓當成素材庫了?”
“可不是嘛!”馬驥抬起頭,臉上滿是興奮,“這裡的消息太全了,比茶坊裡的靠譜多了!以後我要常來!”
正說著,柳鴇兒走了進來,手裡拿著個賬本:“剛聽到樓下說,下個月臨安府要換通判了,新通判是個清官,以前在蘇州的時候,辦過不少冤案。你們要是寫故事,這個可以用。”
馬驥眼睛一亮:“真的?柳掌櫃,您怎麼知道這麼多消息?”
柳鴇兒笑了笑:“我這酒樓,三教九流都來,聽得多了,自然就知道了。以後想要消息,就來我這兒,不過得給我當說書的素材哦!”
馬驥趕緊點頭:“沒問題!我下次給您寫個‘酒樓掌櫃智鬥貪官’的故事,主角就叫柳二娘!”
柳鴇兒笑得更開心了:“好啊,我等著看!”
這個下午,馬驥收集了滿滿一本子素材,心裡的故事也多了好幾個。他摸了摸胸口的掛墜,掛墜正傳來一陣輕快的悸動,像是在吸收這些“信息”的能量。掛墜上的紋路變得更清晰了,像是一張密密麻麻的網——大概是吸收了“人際網絡”和“消息流動”的氣息吧。
他知道,柳鴇兒的酒樓,不僅是個吃飯喝酒的地方,更是臨安城的“信息中心”,是他寫好故事的“寶庫”。以後,這裡就是他的“秘密基地”了。
喜歡山歌行之時空浪遊記請大家收藏:()山歌行之時空浪遊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