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乙關於《秋山問道圖》乃是元明托古之作的論斷,如同一塊投入深潭的巨石,在縣衙內部激起了層層漣漪。懷疑、震驚、審視的目光交織在他身上,但更多的,是一種被全新可能性點燃的、壓抑著的興奮。趙雄那句“全力排查”的命令,等於正式將他推到了破解此案核心謎團的前沿。
壓力,如同無形的枷鎖,套在了林小乙的肩上。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有任何“僥幸”或“無意”的偽裝,必須憑借實實在在的發現,來印證自己那驚世駭俗的猜測。高逸的靈魂深處,那份屬於神探的鬥誌被徹底點燃,驅散了他最後一絲屬於少年林小乙的怯懦。
接下來的兩天,他幾乎泡在了堆放證物的廂房裡。陳運來家中所有帶字的紙片,都被他逐一鋪開,在窗外透進的秋日下,細細檢視。吳文負責從材質、年代上進行技術判定,而林小乙則專注於內容,試圖從那些潦草的筆記、殘破的典籍中,捕捉到任何與《秋山問道圖》或其祖上相關的蛛絲馬跡。
進展緩慢得令人焦躁。陳運來的手稿多是些懷才不遇的牢騷、艱澀的經學注解,或是模仿前人的詩詞習作,並無直接關聯。趙雄那邊對陳運來社會關係的排查也陷入了僵局,那幾個與他有來往的書生,對此事皆是一問三不知,隻道陳運來近來確實愈發孤僻,常言及“先祖遺澤”、“中興在望”之類的虛話。
“頭兒,是否方向錯了?”鄭龍有些按捺不住,“或許就是一起尋常的謀財害命,那畫即便不是宋畫,也可能值點錢,被哪個識貨的賊人盯上了?”
趙雄站在值房門口,望著院內凋零的梧桐,沒有回頭,隻是沉聲道:“謀財?現場並無翻找痕跡。害命?何種謀財需要用到那般詭異的手段,留下特殊的墨點?鄭龍,查案最忌先入為主。”
鄭龍悻悻地閉了嘴。
林小乙在廂房內,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目光落在牆角那幾個尚未打開的木箱上。那是從陳運來書房最深處搬出來的,堆滿了蒙塵的雜物。他走過去,打開其中一個,一股陳腐的氣息撲麵而來。裡麵是些缺腿的桌椅、破損的瓶罐,顯然是被主人廢棄已久之物。
他耐著性子,一件件清理。就在他幾乎要放棄這個箱子時,手指在箱底觸摸到一塊硬物,被幾塊破布包裹著。他小心地取出來,揭開層層布帛,裡麵是一本焦黑殘破、線裝散亂的冊子。
封麵已焚毀大半,隻能勉強辨認出一個墨跡淋漓、卻失了筆畫的“徽”字,以及一個更為模糊的“律”字旁。翻開內頁,紙張焦黃脆硬,邊緣呈不規則的黑褐色,顯然經曆過火災,但核心部分竟奇跡般保存了下來。上麵是用工尺譜記寫的一行行樂符,其間夾雜著一些朱筆批注的小字,字跡古拙,與陳運來的筆跡迥異。
琴譜?一部險些被焚毀的古老琴譜?
林小乙的心跳漏了一拍。他隱約覺得,這東西不同尋常。他拿起冊子,快步找到正在用藥物測試一塊墨錠成分的吳文。
“吳大哥,您看這個。”
吳文放下手中的器皿,接過琴譜,隻看了一眼,眼神就變了。他小心翼翼地撫摸著紙張的質地和焦痕,又湊到鼻尖聞了聞殘留的氣味。
“這紙……”吳文的聲音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確定,“是澄心堂紙!或者說,是極其精良的仿澄心堂紙!這種紙質細膩瑩白,韌性極佳,宋時最為流行,但元明之後工藝漸失,仿品雖多,難及精髓。這冊子的用紙,絕非近代之物!還有這墨色和朱砂,年代也極為久遠。這……這很可能是一件前朝遺物!”
前朝!又是前朝!
陳運來祖上是前朝小吏,一幅可能是元明托古的假畫,如今又出現一部前朝的琴譜殘本!這一切,絕非巧合!
“能看出是什麼琴譜嗎?”林小乙急問。
吳文仔細辨認著那些工尺譜和朱批,搖了搖頭:“曲名已毀。這些批注……像是彈奏指法或心得的記錄,用語極其古奧,非精通琴理之人不能解。奇怪,陳運來家境貧寒,怎會藏有如此古物?還險些將其焚毀?”
林小乙拿著那本沉重的殘譜,回到證物桌前,將其與那片帶有題跋和殘印的畫作絹本並排放置。他的目光在古老的樂符與模糊的山水皴擦之間來回遊移。
高逸並非音樂專家,但他前世處理過利用音樂、密碼甚至星圖隱藏信息的案件。一種超越時代的聯想能力,開始在他腦中瘋狂構建。
山水畫……琴譜……
山水有起伏,樂律有高低。
畫中有路徑,譜中有節奏。
那幅《秋山問道圖》描繪的是秋日山巒,高人問道之境,必有山徑蜿蜒,溪流淙淙。而這琴譜的旋律……
他閉上眼,努力回憶前世零星接觸過的古琴知識,試圖在腦中將這些工尺譜符號轉化為抽象的音階和節奏。起伏,轉折,停頓,重複……那音樂的線條,仿佛在他腦海中逐漸勾勒出一條無形的路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個極其大膽、甚至連他自己都覺得有些荒誕的假設,如同破開烏雲的閃電,驟然清晰!
他猛地睜開眼,拿起那殘譜和畫作絹本,幾乎是跑著衝進了趙雄的值房。鄭龍和吳文也緊隨其後。
“頭兒!”林小乙的聲音因為激動而略顯急促,他再也顧不得掩飾,“我……我可能找到了一個方向!”
趙雄霍然轉身,目光如電:“講!”
林小乙將琴譜和畫作殘片並呈於桌上,手指因用力而微微發白:“這本琴譜,吳大哥鑒定是前朝遺物。而這幅《秋山問道圖》,我們懷疑是元明托古之作。陳運來祖上是前朝小吏,他將這兩樣東西都藏於家中,甚至險些毀掉琴譜……這絕非偶然!”
他深吸一口氣,說出了那個石破天驚的猜想:
“我懷疑……這幅看似山水畫的《秋山問道圖》,其真正的秘密,並非畫作本身的藝術價值,而是它隱藏了一幅地圖!而解開這幅地圖的鑰匙……就是這本琴譜!”
“什麼?!”鄭龍失聲驚呼,眼睛瞪得如同銅鈴,“畫裡藏地圖?用琴譜當鑰匙?小乙,你……你這腦子是怎麼長的?”
吳文也震驚得說不出話,隻是看看琴譜,又看看畫作殘片,仿佛想從上麵看出林小乙所說的奧秘。
趙雄的胸膛微微起伏,他死死盯著林小乙,一字一句地問道:“依據?如何藏?如何解?”
林小乙努力讓聲音保持平穩:“畫中之山,可視為音律之起伏;畫中之水,可對應節奏之緩急;畫中路徑,或可由特定旋律指引!而這本琴譜的旋律,其音階的走向、節拍的變換,或許正對應著畫中一條隱秘的、肉眼無法直接辨識的路徑!這就是……‘畫中藏譜,譜中有路’!”
值房內,落針可聞。
這個假設太過離奇,超出了所有人的經驗範疇。將無形的音樂與有形的山水畫地圖聯係起來,這需要何等的想象力與洞察力?
然而,結合陳運來祖上的背景、那幅疑點重重的假畫、這部險些被毀的前朝琴譜,以及死者那詭異的、仿佛洞悉秘密的笑容……這個離奇的假設,竟顯得無比契合,仿佛一塊終於找到位置的拚圖,嚴絲合縫地嵌入了案件的邏輯鏈條之中。
趙雄沉默了許久許久。他的目光從林小乙因激動而微紅的臉龐,移到那本焦黑的殘譜,再到那片承載著謎題的畫絹。
最終,他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種下定決心的沉重與決斷:
“吳文,你立刻著手,嘗試將這琴譜的工尺譜,儘可能準確地翻譯出來,標注音高節奏!”
“鄭龍,去尋找平安縣內外,最精通古琴、且絕對可靠之人!我們需要驗證這個猜想!”
“林小乙,”他的目光最終定格,“你,負責將琴譜與畫作關聯,找出那條‘路’!”
命令下達,目標明確。儘管前路依舊迷霧重重,但一盞微弱的、卻方向明確的燈,已經被林小乙親手點亮。
殘譜弦外,暗藏玄機。一場跨越了藝術、音樂與地理的智識較量,就此拉開序幕。
喜歡現代神偵探古代小捕快請大家收藏:()現代神偵探古代小捕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