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匠鋪後院的爐火熄了三日,爐膛內積著薄灰,趙武蹲在灶前,用鐵釺撥弄殘渣。他袖口磨破,指甲縫裡嵌著銅屑,卻將一枚銅錢反複摩挲,邊緣已磨出溫潤光澤。這錢昨日才從李震手中領回,是“青牛元錢”十枚樣幣之一,命他藏於貼身布袋,不得示人。可今晨天未亮,李瑤便遣人傳話:帶錢,去南街。
南街儘頭,原是廢棄的鹽棧,三間瓦房,木門新刷桐油,簷下懸一塊黑底金字匾額——“惠民錢莊”。字跡方正,無雕飾,卻壓得住整條街的嘈雜。李瑤立於門側,手中捧著紅絨托盤,盤上十枚銅錢一字排開,正是樣幣。她未穿華服,隻著素色短襟,腰束布帶,發髻用竹簪固定,像尋常賬房先生,卻站得筆直。
李震隨後而至,肩披舊鬥篷,手中提一隻鐵皮箱。箱未上鎖,他當眾打開,取出十貫銅錢,全是大雍通寶。百姓圍在街口,議論紛紛。有人認出那是李家庫房的製式箱,低聲說:“這是要乾大事。”
李瑤抬手,請李震入內。櫃台後設一高幾,幾上放賬冊、印泥、算盤。她翻開冊頁,提筆寫下:“首存者:李震,十貫,青牛元年三月初七。”落印,將一張紅紙交予李震。紙上印著“存單”二字,編號“0001”,蓋有“惠民錢莊”朱印。
“錢入庫,單在手,隨時可兌。”她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
李震將存單收進袖中,轉身對眾人道:“自今日起,凡存錢於錢莊者,首月贈利五文。借貸利息,三成於市價。”話畢,他將鐵皮箱輕輕推入櫃台下方暗格,未再多言。
百姓靜了片刻。有人嘀咕:“錢放進去,還能拿回來?”“萬一把錢吞了,告都沒處告。”議論聲中,王二從人群後走出。他原是織工,後管賬,如今負責馬政,手裡攥著一個粗布錢袋,指節發白。
他在門口站了半日,進退不得。
李瑤見他踟躕,未喚他入內,反親自迎出,取茶具一套,擺在門外小桌。她燙杯、衝茶,動作不疾不徐,然後請王二坐下。
“您存的是辛苦錢,怕出錯,是人之常情。”她說,“不如先看看流程。”
她請王二指定一名護衛作見證,又命人打開錢莊庫箱。箱分三層,上層空置,中層放樣幣,下層鎖著鐵匣。李瑤取出十枚“青牛”錢,當眾驗看:字跡清晰,邊緣無毛刺,輕敲有清音。再取王二錢袋,倒出五貫,逐一清點,記入賬冊,編號“0002”。最後,將錢封入小布袋,貼上標簽,投入庫箱下層。
“這是您的存單。”她遞上一張紅紙,“若要取錢,憑單而來,不認人,隻認印。”
王二盯著存單看了許久,終於點頭。圍觀百姓見錢莊不接錢袋、不奪私物,反而公開驗鈔、立據為憑,疑慮漸消。有人開始詢問存錢利錢幾何,借貸要何手續。
鑼聲三響,錢莊首日首存告成。
午後,趙武入內,將那枚樣幣輕輕放在櫃台上。他未穿匠袍,隻著粗布短衫,臉上有煙熏火燎的痕跡。
“我想貸三十貫。”他說,“擴工坊,加兩座爐。”
李瑤未問抵押,隻翻出一本薄冊,上記“鐵匠趙武,承修農具三百二十七件,軍械修補四十六次,履約無誤”。她提筆在旁注:“信譽檔已立。”
“無契無保,如何放貸?”有人低聲質疑。
李瑤道:“舊例重物不重人,可人若肯為民生出力,為何不能信?”
她提出新法:分期還款,前兩月免息,後以實物抵息。趙武可用鐵犁、鋤頭折價償還,每把按市價八成計,分六期付清。
李震在旁聽罷,點頭:“凡為民生出力者,錢莊優先支持。”
趙武眼眶發紅,雙手接過三十貫“青牛”錢,一枚未動,儘數投入隨身布袋。他未道謝,隻深深一揖,轉身出門。百姓見鐵匠都能貸到錢,且無需田契房契,紛紛上前谘詢。有農夫問可否貸犁,有織戶問可否貸梭機。李瑤一一記錄,許諾三日內答複。
至申時,錢莊已收存十二筆,共計八十七貫六百文;放貸四筆,總計一百一十貫。賬冊頁頁填滿,算盤珠響個不停。
李震立於內室,看李瑤清賬。她逐筆核對,筆尖蘸墨,勾畫無誤。忽而停筆,抽出三枚“青牛”錢,置於燈下細看。銅錢邊緣微翹,似被人用鉗子剪過一道。
“有人試剪邊。”她說。
李震接過,指尖撫過缺口,未怒。他命人取來小錘,將三枚錢投入鐵盆,倒入熔鉛,點火重鑄。火光映在他臉上,明暗交替。
“不追責。”他說,“但要讓百姓知道,我們不怕。”
次日清晨,錢莊外貼出告示:“凡交回問題銅錢者,獎一文。”下方設一木箱,箱口窄小,僅容銅錢通過。
天未亮,箱中已有三枚銅錢靜靜躺著。
李震親自將它們投入熔爐。銅液沸騰,他取來新製錢範,邊緣刻一圈細密鋸齒紋。這是他昨夜親手所刻,非為裝飾,乃為防偽。新錢脫範而出,邊緣如齒,握在手中有硌手感,無法剪邊取銅。
“從今日起,‘青牛錢’皆帶防偽紋。”李瑤宣布。
百姓見錢莊不懲反獎,且迅速改良錢幣,信任更增。有老商戶原拒收“青牛”錢,今晨主動送來五貫,要開賬戶。李瑤照收,依例開單。
日暮,錢莊關門。李震獨坐內室,看賬冊最後一行:“總存入一百七十三貫二百文,總貸出一百六十貫,庫存淨餘十三貫二百文。銅錢流通數:二百零七枚。”
他合上冊子,取出一枚新鑄“青牛”錢,邊緣鋸齒清晰。他用指腹摩挲錢麵“青牛”二字,忽然問:“若將來百姓隻認此錢,朝廷的,還算數嗎?”
李瑤站在門邊,未答,隻將一疊存單放在桌上。最上麵一張,編號“0100”,寫著一個農夫的名字,存款三貫,用途注明:“備春耕。”
李震低頭,繼續摩挲銅錢。火爐餘溫未散,鐵鉗橫在爐口,鉗尖還沾著一點未化的銅渣。
喜歡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請大家收藏:()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