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它。”李震說,“靈脈剛通,地氣未穩。碰了機關,怕引動地脈反噬。”
“是。”李毅應聲,又補充,“但昨夜有人往王煥京中密宅送信,騎的是快馬,未走官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讓他送。”李震冷笑,“我們現在要的,就是讓他們知道——我們有錢,有糧,有鐵,還有鹽。”
他轉向李瑤:“擬告示,三日後開集。官府出十萬斤鹽、五千斤鐵,首日隻換不賣,三日內不收稅。”
三日後,城西空地搭起長棚,百餘名差役維持秩序。黎明時分,百姓便陸續趕來,背著布匹,扛著舊農具,牽著瘸腿羊。
第一筆交易發生在辰時初刻。
一名老農將一把鏽鋤和兩匹粗麻布放在台前。官吏驗過,抬手一比。身後鹽筐打開,兩名兵丁抬出一袋鹽,當場稱重,十斤整。
老農接過鹽袋,雙手發抖,咧開缺牙的嘴,一句話沒說,轉身就走。走出十步,忽然跪下,衝著府衙方向磕了個頭。
消息傳開,人流如潮。
中午時分,鐵區前已排起長隊。一把斷犁換三斤精鐵,五隻破陶碗換一斤鐵釘。官吏記賬飛快,兵丁搬運不停。
李瑤站在高台上,看著底下人流,忽然問:“父親,若他們接下來不攻鹽鐵,改攻‘官府賤賣國貨’呢?說我們擾亂市價,中飽私囊。”
“那就讓他們說。”李震望著遠處醫館前排隊領藥的人群,“我們賣的是鹽鐵,換的是民心。他們罵得越凶,百姓越知道——誰在給他們活路。”
蘇婉走過來,遞上一碗藥湯:“剛熬的,驅濕氣。”
李震接過,喝了一口,苦得皺眉。
“這湯藥以前沒人喝得起。”蘇婉看著集市方向,“現在他們能用半匹布換一劑。等下一批靈脈修好,我打算種些抗寒靈藥,試試能不能讓藥效更強。”
李震沒接話。他盯著集市中央那口新立的鐵鐘——那是用首爐精鐵鑄成的,鐘身未刻字,隻留一片空白。
“等三州都穩了,再刻。”他說。
日頭西斜,最後一車鹽被換走。賬冊合上,總錄顯示:十萬斤鹽、五千斤鐵儘數放出,換回舊農具三千七百餘件,粗布四萬八千匹,其餘雜物不計。
李瑤合上賬本,輕聲道:“我們沒虧。”
“不止沒虧。”李震站起身,“我們賺了。”
他走出棚外,夜風撲麵。遠處鐵坊爐火未熄,藍光隱隱映紅半邊天。鹽井方向傳來持續的水流聲,像是大地在呼吸。
李毅不知何時出現在身後,低聲說:“北嶺昨夜又有震動,比前次輕微,但持續了兩刻鐘。我們的人拍下泥土裂痕,發現下麵有金屬反光。”
李震望著北方山影,沒動。
“要不要派人再探?”
“再等等。”他說,“等下一個修正值攢夠。”
李瑤走過來,遞上一份新擬的分配方案:“下一批鹽鐵,一半用於軍備,一半投入下一輪集市。我建議增設‘鐵券’,百姓可用舊物換券,再憑券兌鐵器,避免搬運不便。”
蘇婉補充:“藥坊也可以加入。三日後第二集,我出兩千劑傷寒藥,換舊棉絮和麻繩。”
李震點頭,正要說話,忽覺腳下地麵又是一顫。
很輕,像遠處有人敲了下地底。
他低頭看去,靴底沾著一點濕泥,是從集市帶回來的。
喜歡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請大家收藏:()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