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瑤低頭看著文書,忽然道:“已經有三處商會在暗中聯絡我們,說願意為‘調停使團’提供糧草與舟船。其中一家,是禦史中丞的姻親。”
趙德笑了:“這是要倒戈了。”
“人往高處走。”李震淡淡道,“誰掌勢,誰說話。現在南方亂了,北境反而成了安穩之地。商賈逐利,自然知道該靠向哪邊。”
他走到密室角落,打開鐵匣,取出一枚新鑄的銅符。上麵刻著一個“和”字,邊緣紋路與“定”字符如出一轍。
“準備調停使團。”他說,“人選要穩,話要軟,姿態要低。讓他們看起來,不是來爭權的,是來救人的。”
李瑤接過銅符,指尖撫過那道刻痕:“可若閩越王或楚南節度使,真以為我們軟弱,想借機北上……”
“那就讓他們試試。”李震轉身,目光掃過牆上地圖,“北境有四王同盟,有三千精騎待命,有火炮鎮關,有影衛巡夜。我們不是怕亂,是懂怎麼用亂。”
趙德站起身:“慶功宴的事,還要辦?”
“照辦。”李震走回案前,提起炭筆,在日程簿上寫下“宴定四王”四字,“四王要看的,是北境是否安穩。現在南方亂了,他們更需要親眼看見——我們不僅沒亂,還在為天下謀和。”
李瑤輕聲道:“可若宴上有人提起南方戰事……”
“提起更好。”李震筆尖一頓,“讓他們說。我們不否認,也不承認。隻說一句——‘南方之事,自有天理’。”
趙德默然片刻,終是歎道:“這一局,您從一開始就不是在防,是在引。”
李震放下筆,走到燈下。油燈的光映在他臉上,半明半暗。
“防,隻能守一時。引,才能控全局。”
李瑤正要收起文書,忽然又道:“還有一事。南境暗樁回報,楚南節度使的密探,在蘄州城西客棧的馬槽下,發現了一份名單。上麵寫著禮部尚書、戶部侍郎、禦史中丞的名字,還有他們‘供資’‘傳信’的分工。”
趙德嘴角一抽:“我們的那份?”
“正是。”李瑤道,“密探當場抄錄,原件被燒。但據客棧夥計說,那名密探看完後,臉色發白,立刻騎馬回江州報信。”
“所以楚南節度使,是真信了。”李震點頭,“他若不信,就不會急著出兵。他一出兵,就等於把那三個人,釘在了叛國的柱子上。”
趙德低聲說:“這一下,那三人,連辯都辯不了。”
“辯?”李震淡淡道,“沒人會聽他們辯。現在整個南境都在傳,京城有三大奸臣,勾結外敵,意圖賣國。百姓恨之入骨,官員避之不及。他們若敢站出來喊冤,隻會被當成閩越王的餘黨,當場打死。”
帳外再次傳來腳步聲,一名影衛低聲稟報:“南境第三接應點傳來手勢——火已入城,風自南起。”
李瑤轉頭看向李震。
他站在地圖前,手指輕輕叩在江州的位置。
三日後,慶功宴將開。
而此刻,他的指尖緩緩移向長江中遊,取過那枚“定”字銅符,輕輕壓在武昌府的標記上。
喜歡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請大家收藏:()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