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踩上那塊碎裂的石磚時,蘇婉正蹲在一處塌了一半的牆根下,用布條纏住一個老婦人的腳踝。她袖口沾著泥灰,指甲縫裡嵌著草屑,手邊放著一隻豁了口的瓷碗,裡麵是剛熬好的藥汁。
半個時辰前,她帶著十幾名隨行醫者穿過南門,沿著燒黑的坊牆往東市走。街上沒人敢出來,隻有幾隻瘦狗在翻食腐物。她們找到舊藥局時,屋頂已經塌了大半,梁柱歪斜,但四麵牆還在。幾個懂點草藥的婦人跟著她們一路,到了地方就動手清理瓦礫,搬來乾草鋪地,搭起三頂粗布棚子。
第一個送來的是個孩子,腿被倒塌的房梁砸斷,傷口發黑。有人小聲說活不成了,不如早些送走。蘇婉沒說話,剪開潰爛的褲管,拿銀針清創,一連施了三天針,又喂了退熱湯劑。第四天清晨,孩子睜開了眼,喊了一聲娘。他娘當場跪在地上磕頭,額頭撞出一片血痕。
消息就這樣傳開了。
第五天起,有人扶著受傷的親人悄悄靠近營地。第七天,一條長隊從棚子外排到街口。蘇婉帶著人分三班輪值,白天接診,夜裡熬藥。乾坤萬象匣裡的藥材一批批取出,配上本地采來的草根樹皮,煮成一大鍋一大鍋的防疫湯。她站在灶台前親自嘗藥,然後舀一碗遞給身旁的年輕人:“你先喝。”
那人猶豫了一下,接過碗仰頭喝儘。圍觀的人群安靜了幾息,隨即有個老頭顫巍巍地上前:“我……我也要一碗。”
反對的聲音也來了。
兩名老儒生站在街對麵,指著營地高聲斥責:“女子主事,亂綱常!此乃亡國之兆!”他們鼓動附近人家不要領藥,說這藥裡下了迷魂散,喝了會失心瘋。還有人在夜裡扔石頭,砸壞了其中一頂棚子。
蘇婉沒理會那些話。第二天中午,她讓人抬出一口大鍋,當著眾人的麵盛滿湯藥,自己先喝了一碗,再請那兩個老儒生的家人試飲。兩家兒媳起初不敢,蘇婉便拉著其中一個孩子的手說:“他昨夜發燒,你不想他好?”
女人咬著嘴唇接過碗,喝了一口,又喝第二口。到了晚上,她抱著孩子回來求醫。另一位老學究摔了拐杖要走,卻被自家仆人攔住——他昨夜咳血,瞞不住了。
蘇婉收治了他。
十天後,老人能下床走動,拄著新拐杖走到她麵前,深深作揖。他沒說話,但第二天早上,有人看見他在棚子外幫忙分發藥包。
火是在第十三個夜晚燒起來的。
東南角的一處草棚突然竄出火星,風一吹,火苗迅速舔上旁邊的布簾。守夜的青壯立刻提水撲救,蘇婉衝進火場把兩名昏睡的傷員背了出來。等火勢被壓下去,她的左臂被燙紅了一片,衣袖燒出了幾個洞。
沒人看見縱火者是誰,但第二天,李毅派來的人悄悄告訴她:“查到了,是東廠餘黨,已經控製住。”蘇婉隻點頭,轉頭召集營地裡的青壯男子,按街區編成巡邏隊,每晚兩人一組輪值。她教他們如何檢查角落、查看通風口,並讓孩子們在白天練習敲鑼示警。
人心漸漸變了。
原本躲在家裡的百姓開始主動送來乾柴、舊棉被和粗糧。有個寡婦每天清晨送來一籃熱餅,不肯留名。一個曾罵過她的漢子扛著沙袋來幫忙加固地基,一邊乾活一邊嘟囔:“總不能讓她一個人淋雨。”
暴雨來得突然。
那天傍晚,烏雲壓城,雨點砸下來就沒停。安置營地勢低,雨水順著斜坡灌進來,棚子裡積水越來越深。幾個重傷病患開始咳嗽,有人發起高燒。蘇婉冒雨來回奔走,指揮人轉移病人。她抱起一個發抖的小女孩,蹚水送到較高的土台上,轉身又去扶另一個癱瘓的老兵。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救援。
男人搬來門板當擔架,女人拆了自家門框紮成簡易架子。幾個少年自發組成人鏈,把藥品和乾草往高處傳。有個曾質疑她的老學究,卷著褲腿站在齊膝深的水裡,死死撐住一根即將倒塌的支柱。
天快亮時,雨停了。
陽光照在濕透的棚頂上,蒸汽緩緩升起。人們疲憊地坐在泥地裡,相互靠著休息。蘇婉脫下外袍蓋在一個熟睡的孩子身上,剛直起身,聽見外麵傳來腳步聲。
上百名百姓從各條巷子湧來,手裡捧著東西——有曬乾的草藥,有醃菜壇子,有織得密實的厚布。一個七八歲的女孩走到她麵前,舉起一串野花編成的環,怯生生地遞上來。
蘇婉蹲下身,任由那孩子把花環戴在她頭上。
人群靜了幾息,忽然有個老婦人跪了下來,雙手合十,聲音顫抖:“李夫人……是活菩薩啊。”
這句話像風吹過麥田,一下子傳遍四周。更多人跪下,不是因為禮節,而是出於一種說不出的安心。他們看著這個一身泥水卻始終未停的女人,仿佛終於相信——這世道,真的不會塌了。
消息在當天午後傳遍全城。
茶館裡有人說:“南市那個營地,昨夜淹了都沒死人,全靠她帶人搶出來的。”酒肆中有漢子拍桌:“我兄弟斷了胳膊,彆的大夫都說要截,她硬是接好了!”就連宮牆邊上巡邏的士兵也在議論:“聽說陛下被廢那天,她在城外救了三十多個凍僵的流民。”
沒人再提“女子乾政”。
反倒有母親哄孩子睡覺時說:“乖,彆哭,蘇大夫會保佑你。”
到了第五日,營地門口的空地上堆滿了百姓送來的物資。蘇婉清點完畢,正準備安排分配,一名年輕婦人抱著嬰兒走近,忽然雙膝落地,哽咽著說:“求您給孩子取個名……我們想讓他姓蘇。”
蘇婉怔住。
她伸手接過繈褓,低頭看著那張皺巴巴的小臉。嬰兒忽然咧嘴笑了,揮舞著小手抓向她鬢邊彆著的銀針。
她輕輕將針取下,在孩子掌心畫了個圈。
喜歡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請大家收藏:()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