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目光一冷:“打開箱子。”
箱子撬開,裡麵全是加蓋紅印的戶籍副本,頁腳寫著“柳河村陳氏支係”,時間跨度五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叫歸還?”她盯著那族老,“這是銷毀證據。”
她回頭下令:“把這些人都帶回稽查司。檔案封存,任何人不得接觸。另外——”她看向隨行的錦衣衛便衣,“昨夜是誰進出過文書房?把名單給我。”
當夜,兩名小吏在值房被抓現行。
一人正用濕布擦拭一本冊子上的墨字,另一人懷裡揣著半卷燒剩的紙片。李瑤走進去時,那人手還在抖。
“你們知道偽造戶籍,冒領軍糧,按新律怎麼判?”她站在燈下,聲音平靜。
“流放三千裡,全家充役。”其中一人低頭道。
“那你們還敢?”
“我們……我們也是聽命行事。”那人抬起頭,“上麵說了,隻要保住陳家的名額,每人每月給二兩銀子,孩子送私塾讀書……”
李瑤沒再問。
她轉身走出屋子,夜風拂麵。遠處,醫館的燈籠還亮著,隱約傳來病人咳嗽聲和學徒背藥方的聲音。
回到公署,她鋪開全州地圖,在五個已完成核查的村落位置貼上白簽。又拿出紅簽,壓在尚未走訪的十餘個標記點上。
李震走進來時,她正在計算虛報糧數。
“四百餘假戶,三年累計冒領兩千三百石米。”她說,“足夠三千災民吃上半年。”
李震站在地圖前,看了一會兒,點頭:“你做得對。這些空戶就像蛀蟲,啃的是根基。”
“接下來我要推‘雙軌製’。”她拿起另一本冊子,“實查一戶,錄入新檔;舊冊保留原樣,但加注‘待核’字樣。等全部比對完畢,再統一處理。這樣既不激變,又能步步推進。”
“好。”李震看了她一眼,“這事交給你,我很放心。”
她低頭繼續寫,筆尖沙沙作響。
次日午後,第一批補錄戶正式入籍。
一位白發老農顫巍巍接過新發的戶帖,摸了又摸,忽然跪在地上磕了個頭。
“我活了六十歲,頭一回覺得自己是個‘人’。”
圍觀百姓一片靜默,隨後有人跟著鼓掌,有人抹起了眼角。
李瑤站在台階上,看著陽光照在那一張張粗糙的臉上。她沒有說話,隻是將手中的登記簿抱得更緊了些。
入夜,稽查司燈火未熄。
李瑤正核對著最後一份村檔,忽然聽見門外一陣急促腳步。
李毅推門進來,臉色沉凝。
“查到了。”他說,“那兩個小吏供出幕後經手人——是州府倉曹參軍,背後還有青陽商會的賬房常來走動。他們用假戶套糧,再通過商會運往北境,賣給蠻族。”
她抬起頭,眼中沒有驚詫,隻有冷意。
“終於連上了。”
她拿起筆,在名冊某一頁重重畫下一圈。
圈中名字寫著:周文遠。
筆尖停在那裡,墨跡緩緩暈開。
喜歡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請大家收藏:()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