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運河暗規?私通女真_大明養生小帝姬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養生小帝姬 > 第38章 運河暗規?私通女真

第38章 運河暗規?私通女真(2 / 2)

“押赴德州府衙,與魯誌明並監。”沈硯對張順令道,轉身扶起穆學衍,“先生受苦了。”

穆學衍喘勻氣息,搖頭道:“無妨……幸得諸位及時。王惟儉雖焚德州暗賬,老夫卻留有後手——臨清鈔關十年間‘外加銀’記錄、馬堂餘黨分贓名冊、恒盛號壟斷鹽市之證,皆藏於隱秘處,我這便帶你們去取。”

一行人借來農具,隨穆學衍行至二裡外一株老樹下。穆先生執鋤輕掘,不久現出一布包,內裹油紙,層層揭開,紙張雖皺,但字跡清晰可辨。

軍戶安置:從“失地”到“歸田”的艱難

沈硯一行人押著王惟儉與參隨返回南皮時,已是日頭偏西。張家老宅院中擠滿了等候領回田地的軍戶——趙大正手持地契逐一唱名核對,張福在一旁登記造冊,張清芷立於側畔,不時解答軍戶疑問。

“趙哥,這地……真歸俺了?”一老漢捧著地契,雙手顫抖不已——他那三畝薄田,去年被魯誌明以“欠繳礦稅”為名強占,如今地契上終複其名,

“千真萬確!”趙大重重拍其肩頭,“沈先生與張姑娘已在德州府衙陳情,所有被占軍戶田地,悉數歸還原主;往年所欠糧餉,知府大人亦允諾補發——雖不能一次性結清,但每月給兩鬥粟米,足可度日。”

老漢熱淚縱橫,朝著沈硯等人連連叩首:“謝貴人……謝東宮……俺們軍戶,終有活路了!”

朱徵妲望著軍戶手中地契,又瞥見角落裡正與鄰童分食糖糕的狗蛋——那孩子臉上終於有了笑影。她轉向沈硯輕聲道:“沈叔叔,若能儘快補發糧餉便更好了——許多軍戶家中已無隔夜之糧。”

沈硯頷首,對張清芷道:“你速往德州分關,請陳以勤主事撥出部分查封稅銀,優先補發軍戶糧餉——就說是東宮的意思,先補去年與今年所欠,絕不可再讓軍戶餓肚。”

張清芷領命而去。不多時,南皮知縣周文彬攜幾名衙役步入院中,手捧一卷文書,滿麵堆笑:“沈先生、下官奉知府大人之命,特來為軍戶辦理地契過戶——所有被占田畝皆已在縣衙備案,請過目。”

沈硯展卷細閱,見上書“軍戶田地八百一十三畝,歸還原主一百二十三戶”——正與《德州誌》所載“納獻”土地數目吻合。他微微點頭:“有勞周知縣。另,汛房暗牢及魯誌明所設私卡,亦需儘快拆除,杜絕差役濫權捕人之事。”

“下官遵命!”周文彬連連躬身,“已遣人拆除暗牢——汛房兵卒悉數更換為縣衙衙役,此後軍戶徭役由縣衙統管,絕不容‘北頭劉’之流再插手。”

“須謹記,軍戶無徭役。”一個軟糯卻清晰的聲音響起,竟是朱徵妲開口。滿院皆靜,連沈硯亦微露訝色。

周知縣麵露惶恐,此時才發現小郡主,她正被一嬤嬤抱著。

“周知縣,軍戶乃預備兵員,閒時務農,戰時出征,自家田畝尚操持不儘,何來餘力服徭役?”嬤嬤緩步上前,懷中的妲妲目光清亮,“本郡主自會奏明皇爺爺,往後大明軍戶,隻守其田,農忙耕稼,農閒練兵。”

“下官……下官明白!”周文彬汗透重衣,伏地領命。

張老栓此時捧著一卷布包近前,遞給周文彬:“周知縣,此乃軍戶聯名狀——告‘北頭劉’強占田產、私設關卡、勒索商旅,共一百三十七人畫押,煩請上呈。”

周文彬接過狀紙,見密密麻麻的紅手印如血點斑斑,心頭震撼——昔日畏“北頭劉”如虎的軍戶,竟敢聯名告狀,可見其心已定。他忙道:“下官定當呈報!知府大人有令,徹查‘北頭劉’餘黨,絕不姑息!”

黃昏時分,張清芷自德州分關帶回佳音:“陳以勤主事已撥出查封稅銀十萬兩,用於補發軍戶糧餉——每戶可得粟米兩鬥、銀三十兩,趙大正帶人分發。知府大人更言,將在臨清鈔關設‘巡關禦史’專查暗規,馬堂餘黨再不敢妄為!”

軍戶聞訊歡呼雷動——趙大與幾人推著糧車,沿戶分發粟米銀錢。夕陽下,車輪軋軋、笑語喧嘩、童嬉陣陣,交織成雙廟村多年來未曾有過的生機。

3歲半的朱由校牽著朱徵妲立於院門,遠望送糧隊伍,笑問:“妹妹,軍戶有糧有田,可是事了?”

朱徵妲搖頭,目光投向運河方向——幾艘漕船影影綽綽,臨清鈔關的輪廓在暮色中森然隱現。“哥哥,事情還沒完呢。”她輕聲說,“王惟儉、魯誌明雖擒,馬堂餘黨尚多,鄭貴妃在京未倒——他們必會反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沈硯走近聞言,頷首道:“郡主所言極是。王惟儉已招供,馬堂餘黨在山東尚有十餘據點,散布東昌、濟寧一帶,仍征‘外加銀’;鄭貴妃在京施壓,誣我等‘擅動內臣’,欲使陛下降罪——王安公公傳訊,陛下雖未治罪,亦未深究鄭貴妃,此事遠未了結。”

“沈先生放心,皇爺爺說小妲妲是大明福星,是他的寶貝孫女,之所以不處置鄭娘娘,乃是皇爺爺擔心他的寶貝孫子孫女遭鄭黨之毒手,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啊”!

沈硯聽完若有所思。

結合東宮私設武學堂及訓練鄉勇,應都是聖上默許的吧。

張清芷補充道:“‘雀兒’探得,郭聖明仍匿身女真,若知魯誌明事敗,或引女真人來犯,需早作防備。”

院中歡語漸息,軍戶們圍攏過來。趙大濃眉緊鎖:“沈先生,您的意思是,那些禍害還會卷土重來?”

“會來,但不足懼。”沈硯環視眾人,聲沉而穩,“昔日爾等受欺,是因孤軍無援;今時不同往日——爾等有東宮為盾,有知府、禦史相助,有聯名狀為憑,彼輩若敢再來,吾等共擒之!”

軍戶們紛紛頷首——是啊,往日懼“北頭劉”、怕魯誌明,是因無人做主;今有東宮貴人、知府明斷,百餘戶軍戶同心,何懼之有?

張老栓踏步上前,洪聲道:“沈先生說得在理!俺們軍戶,祖輩是兵,今生還是兵!郡主免了俺們徭役,隻需耕種練兵,娃娃們也能上學堂,這是天大的恩德!若奸賊再至,俺們便與他們拚了!”

“拚了!”眾軍戶齊聲怒吼,聲震屋瓦,連牆頭枯草都簌簌作響,

京城暗流:鄭貴妃的反撲與東宮的應對

夜色深濃,張家老宅油燈再明。沈硯鋪開東廠密信,上寫京城最新動向——鄭貴妃聯合外戚鄭國泰,於朝堂彈劾“東宮屬臣擅權亂魯”,請陛下“嚴懲沈硯、張清芷”;內閣首輔葉向高則上疏力陳“山東礦稅積弊已久,魯、王罪證確鑿,當徹查而非罪東宮”,兩派爭執不下。

“鄭貴妃意在混淆視聽。”沈硯點指密信,“她知魯、王罪證難掩,便反誣我等‘借查稅之名行擅權之實’,欲使陛下止查礦稅。”

張清芷蹙眉:“陛下會信她麼?”

“聖意難測。”沈硯輕歎,“陛下素忌東宮權重,鄭貴妃正借此發難。幸有葉首輔率清流力爭,加之穆先生罪證,暫可壓製——然鄭妃絕不會罷休,或遣人赴魯銷毀罪證,甚至……對我等下手。”

“妲妲想信皇爺爺。

“沈叔叔,商河鄭氏鹽商,可是鄭國泰遠親?前聽張景明先生言,鄭氏與鄭貴妃有親,壟斷德州鹽市,可是鄭國泰在背後支撐?”

沈硯眼中一亮:“不錯!商河鄭氏乃鄭國泰族弟鄭國昌執掌,其壟斷鹽引之事,正是鄭國泰向山東鹽運司打的招呼——若能取得鄭氏罪證,便可牽出鄭貴妃一黨,令其自顧不暇!”

“我去查!”張清芷立即道,“‘雀兒’在德州有線人,可探鄭氏鹽引賬目——若其鹽引來路不正,必有破綻!”

沈硯點頭:“好,你明早即赴德州,務必查明鄭氏鹽引源頭與利潤分贓;我留南皮盯緊魯、王審訊,防其串供;穆先生,您身體初愈,便請整理臨清鈔關罪證,備呈巡關禦史。”

穆學衍雖麵色尚白,精神卻健:“老夫縱拚卻殘年,亦要將馬堂餘孽、鄭妃黨羽的罪證厘清——斷不容其再禍山東百姓!”

朱由校見眾人忙碌,近前低聲道:“沈先生,我可以幫忙,不願袖手旁觀。”

沈硯撫其肩略思,道:“小殿下可助趙大記錄軍戶難處——如誰家屋漏、誰家衣單,我等好派人修繕補給。軍戶安居,我等方能專心除惡,可好?”

朱由校眼亮應諾,立拉小石頭尋趙大而去——小石頭緊握紙筆,步履雀躍。

朱徵妲望見哥哥背影,唇角微彎——哥哥人小,容易衝動,現在知道體恤老百姓,已經有皇孫擔當了。這樣地哥哥真好,沒有客氏的故意養廢,他再也不會是曆史上隻專注木工,隻知逃避的朱由校了。她回問沈硯:“沈叔叔,若鄭貴妃真遣人來犯,該當如何?”

“無妨。”沈硯目色沉靜,“我等有罪證,有軍民之心,有葉首輔朝堂聲援——鄭貴妃縱有通天之手,亦難掩天下耳目。待取得商河鄭氏罪證,便可令鄭黨焦頭爛額,再無暇東顧。”

夜深人散,唯油燈長明——沈硯與穆學衍整理文書,張清芷擬定查案細則,朱徵妲靜坐一旁分揀證據,不時為燈盞添油。運河水聲隱隱,混著燈花輕爆,於寂靜中透出堅毅。

朱徵妲人小腿短,但腦子好,站在登子上,由兩嬤嬤扶著,她望著桌上堆積的證物——軍戶地契、鈔關賬冊、商旅供詞、聯名狀紙,隻覺這些薄紙重若千鈞:其上所載,是軍民血淚,是沉冤昭雪,亦是人世安穩之所係。她輕聲道:“沈叔叔,無論鄭貴妃如何反撲,我們定要勝,對麼?”

沈硯抬頭,見她眸中星火不滅,鄭重頷首:“對,必當全勝。為南皮軍戶,為德州商民,亦為這齊魯之地,得見青天。”

“沈叔叔,”朱徵妲忽然淺笑盈盈,語氣卻淡如秋風,“妲妲許久未向父王、母妃和皇爺爺問安了,心中惦念得很。”

她頓了頓,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輕輕補了一句:

“眼下已是深秋……正是殺人的好時節。”

喜歡大明養生小帝姬請大家收藏:()大明養生小帝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劉協,三造大漢 穿成農夫,從神箭手到大楚國公 魂穿水滸:我竟成了童貫義子 武道異年 神王下山 紅霧中的覺醒者 開局零分學渣,你讓我逆襲清北? 吞天九鼎:從修車工到萬界至尊 僵約:從算命攤開始 都市之我的靈田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