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引蛇出洞_大明養生小帝姬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8章 引蛇出洞(1 / 2)

德州州衙的門樓上,郭維城正看著差役貼新告示——上麵寫著“汪應蛟巡撫山東、徐光啟管農業”的消息,底下圍滿了人。

劉顯擠在最前麵,看完告示就往趙官屯跑。剛到村口,就見農戶們在曬菜乾,他扯著嗓子喊:“大夥彆忙了!京城派新官來了——汪大人會治河,徐大人會教種甘薯,往後咱們有地種、有糧吃了!”

一個老漢直起腰,手裡還攥著曬菜乾的竹匾:“劉裡正,真的?俺們去年澇死的那些鹽堿地,真能種甘薯?”

“真的!”劉顯激動得臉上放光,聲音又高了幾分:“這豈能有假!郡主殿下已將咱們的難處上達天聽,東宮特批了德州的‘墾荒新政’!你們當我這幾天在州衙是白跑的麼?就是在等這個——憑帖雖在州衙,但政策是實打實的!咱們趙官屯,就是頭一批試點,發薯種、教技術,三年不征賦稅!”

農戶們一下子圍過來,七嘴八舌地問——有的問“薯種啥時候到”,有的問“屯田要不要壯丁”,劉顯一一應著,忽然想起什麼,往村頭的孤老院跑:“張婆婆、李大爺,有好消息——新官來了,往後粥廠的粥管夠——汪大人治河要征募雜役,孤老們能去守個工具、燒個水,管飯還發月錢,冬天的新棉襖也有著落了!”

州衙後院裡,張清芷正幫著穆學衍整理農技書籍。穆學衍戴著新眼鏡,翻著徐光啟寫的《甘薯疏》,笑著說:“徐大人要是來了,咱們就能把‘窖藏法’教給農戶——去年冬天凍死的菜,今年再也不會有了。”

沈硯站在一旁,看著窗外的運河,漕幫的兄弟剛遞來消息——王之禎派心腹李三往德州來,說是‘護送郡主回鑾’,實則怕是衝咱們查鹽鋪的事來的”

他握緊腰間的刀,對張清芷道:“郡主回鑾的路,得再加派人手——汪大人他們快到了,絕不能讓王之禎壞了德州的事。”

暗巷毒計:王之禎的狠與險

京城的暗巷裡,王之禎攥著心腹李三的手,聲音陰惻:“沈硯那小子,在德州查了鄭家的鹽鋪,還抓了咱們的人——郡主回鑾,他肯定要把人帶回京城對質。你去德州,找魯王的舊部,就說……事成之後,給他們十萬兩銀子,讓他們在運河上‘做了’沈硯和郡主。”

李三臉色發白:“大人,郡主是聖上親封的明慧郡主,還有錦衣衛護送……”

“怕什麼?”王之禎踹了他一腳,“就說是水匪劫船,亂刀砍死,誰能查出來?隻要沈硯和郡主死了,德州的賬就查不下去,咱們和鄭家的舊賬,也就沒人提了!”

李三咬咬牙,接過銀子:“小人這就去——隻是汪應蛟他們沿運河南下往德州來,郡主歸途正好同一段水路,要是被他們撞見……”

“撞見也不怕,”王之禎陰冷一笑,壓低了聲音:“什麼水匪?那是‘魯王餘孽’!鄭家當年怎麼幫魯王囤積糧草的,賬本都在沈硯手裡。他們殺了郡主和查案官,是報當年的仇,是狗咬狗!咱們,不過是給‘餘孽’們遞了把刀罷了。汪應蛟他們就算撞見,也隻會去剿‘餘孽’,誰想得到你我頭上?”

李三揣著銀子,消失在暗巷儘頭。王之禎望著皇宮的方向,眼裡全是狠勁——他不能輸,輸了就是抄家滅族,哪怕拚了命,也得讓“讓明慧郡主和沈硯死在歸途上。

東宮夜話:父母心的牽與念

入夜的東宮,燭火昏黃。太子妃郭氏坐在床邊,手裡拿著徵妲寫的奏疏,一遍遍地看。朱常洛走進來,見她眼眶發紅,遞過一杯熱茶:“還在想徵妲?”

“嗯,”太子妃接過茶,聲音發顫,“新官雖好,可王之禎沒安好心,歸途怕是危險……還有德州的百姓,剛盼來希望,可彆出岔子。”

朱常洛坐在她身邊,輕輕拍著她的背:“放心,沈硯辦事穩妥,還有張清芷和漕幫的人——父皇也派了錦衣衛精銳跟著,不會有事的。徵妲是大明的小福星,老天會護著她的。”

他拿起奏疏,翻到“軍戶贖身”那頁:“你看,咱們閨女記著最底層的人,連被販賣的軍戶都想著贖回來——她辦的這事,比咱們在東宮忍氣吞聲強百倍。等她回來,父皇肯定要好好賞她。”

太子妃沒有答話,隻是將奏疏又攥緊了些。那奏疏的邊角已被她摩挲得有些發軟。她想起徵妲離京前那個清晨,也是吃了一碗她做的熱湯麵,小小的人兒坐在偌大的椅子上,腳還夠不著地。如今女兒在奏疏裡談的是治國安民,可在她心裡,永遠還是那個需要母親護在羽翼下的孩子。

“等她回來,”太子妃終於開口,聲音輕卻堅定,“我不隻要給她做碗麵。我還要去求父皇,給她一道真正的恩旨。這孩子肩上扛的,太重了,再給她講講東宮的變化:西李不敢鬨了,趙選侍的胎很穩,姐姐等著她教種甘薯……

窗外的月光灑進來,落在奏疏上“贓銀本是百姓膏血”那行字上,像一層暖光——那是一個小郡主的初心,也是這大明寒冬裡,最亮的一點希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運河波濤,暗流湧動

運河之上,漕幫的船隻護衛著一艘略顯樸素的官船,緩緩北行。這正是明慧郡主徵妲的回鑾船隊。沈硯按刀立於船頭,目光如鷹隼般掃過兩岸的蘆葦叢與往來船隻。他接到漕幫兄弟的急報,水路上似乎有些不尋常的動靜,一些陌生麵孔在沿岸碼頭窺探。

“郡主,外麵風大,還是進艙吧。”沈硯回頭,對走出船艙的小女孩說話,為了安全起見,小女孩與與徵妲互換了衣飾,此刻她身著郡主的常服,以迷惑可能的敵人,兩位嬤嬤和張清芷也隨侍在旁。

張清芷搖搖頭,低聲道:“越是平靜,越覺得心慌。穆先生還在研究徐大人的《甘薯疏》,說是到了下一處碼頭,要趕緊把‘窖藏法’的要點抄錄寄回德州。郡主她在艙內有些不安。”

艙內,真正的徵妲郡主,正趴在窗邊,看著運河上往來的漕船和遠處辛勤拉纖的民夫,小臉上沒有了平日的活潑,帶著一絲與她年齡不符的憂思。她聽到了劉顯帶來的好消息,也感受到了德州百姓剛剛燃起的希望,更明白自己此行帶回的證供和推動的新政,觸動了多少人的利益。

“清芷姐姐,沈大哥,”她輕聲說,“我們一定要平安回去。不是為了領賞,是為了趙官屯的甘薯,為了張婆婆的新棉襖,也為了……父王和母妃能少操些心。”

沈硯重重點頭:“郡主放心,臣等拚死護衛!”他暗中打了個手勢,幾名扮作船工的錦衣衛好手悄然移動位置,警戒範圍又擴大了幾分。

與此同時,在李三的引錢和煽動下,幾艘快船悄無聲息地彙入了運河某處支流,與魯王昔日的一些殘部彙合。這些亡命之徒被“十萬兩”和“朝廷正在清算舊賬”的謠言刺激,已然紅了眼,磨刀霍霍,隻等獵物進入預設的伏擊河段。

趙官屯的新綠與州衙的籌謀

德州這邊,新政的春風已然吹拂。第一批甘薯種苗在穆學衍的指導下,分發到了趙官屯的農戶手中。那片曾經飽受澇災和鹽堿之苦的土地上,人們懷著期盼和些許忐忑,開始嘗試新的耕作方法。劉顯忙得腳不沾地,一邊組織青壯按照汪應蛟即將推行的治河方略加固堤壩,一邊協調孤老院的人手準備承接官府的雜役。

州衙內,郭維城與穆學衍等人也沒閒著。他們知道,汪應蛟和徐光啟的到來意味著更大的變革,但也必將引來更頑固的舊勢力反彈。王之禎派李三南下的消息,像一片陰雲籠罩在心頭。

“必須確保郡主和沈大人安全抵京,他們帶回的證供是關鍵。”郭維城沉聲道,“另外,鹽鋪的賬目要儘快理清,形成鐵案。隻要扳倒了王之禎這條線,鄭家乃至其背後的勢力才能被撼動。”

穆學衍推了推眼鏡:“德州這邊,農事一旦鋪開,民心便穩了一半。隻要今年甘薯豐收,有了實實在在的收成,後續政策推行就會順利很多。現在隻盼……運河之上,一切平安。”

生死一線,運河鏖戰

就在船隊即將進入一段河道狹窄、蘆葦密布的水域時,沈硯心頭警鈴大作。“減速!戒備!”他厲聲喝道。


最新小说: 凡星主宰崛起之路 心間落筆繪人間 快穿:嘻嘻,你的渣男,我的忠犬 霸道總裁與落魄千金 美娛:沒人比我更懂娛樂圈 總裁,你的前妻又跑了 老祖宗快穿極品作死先護我崽! 從炮灰到主角,我在三千世界補位 無限合成:從遊戲艙到真實戰場 異界淩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