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春芽_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章 春芽(1 / 1)

一九九九年的春天,像是刻意要撫平嚴冬留下的創痕,來得格外溫潤。三月的陽光透過辦公室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暖融融的光斑,連空氣中漂浮的微塵都顯得靜謐安詳。和煦的春風不僅吹綠了廠區角落裡倔強冒頭的雜草,也悄悄驅散了“林記”眾人心頭的最後一絲寒氣。

距離那場幾乎將“林記”摧毀的騙局,已經過去兩個多月。傷口仍在,但痛楚已逐漸被一種劫後餘生的堅韌所取代。信用社那筆五萬塊的救命貸款,如同精準的輸液,穩住了“林記”瀕臨崩潰的資金脈搏。緊接著,那家本地大型機械廠預付貨款訂製的開年禮品單,則像一劑強心針,讓停轉大半的生產線重新發出了令人心安的轟鳴。

車間裡,景象與年前的死寂判若兩地。李師傅穿著那身洗得發白的工作服,嗓門依舊洪亮,正手把手地教兩個新招的年輕學徒如何給酥皮點心捏出均勻的褶子。“手腕要活,力道要勻!你看,這樣……對嘍!”他示範著,儘管偶爾還是會因學徒的笨拙而吹胡子瞪眼,但眼神裡已沒了之前的灰敗,重新燃起了匠人特有的專注光芒。旁邊,幾個選擇留下的老夥計各司其職,和麵、調餡、看管著那幾台重新點亮的烤爐,熟悉的流程在略顯空曠的車間裡有序地進行著。空氣中再次彌漫開麵粉的麥香、豬油的醇香和烤爐散發出的溫暖氣息,這是“林記”賴以生存的根本。

沈靜博士的身影也時常出現在車間。她的“標準化實驗室”雖然因之前的動蕩而擱置,但她並未放棄。此刻,她正拿著筆記本和溫度計,記錄著不同批次原料在現有生產條件下的微小變化,試圖為日後更穩定的品控積累基礎數據。她與李師傅的交流依然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她尊重他的經驗,他則漸漸不再排斥她那些“稀奇古怪”的測量。

省報刊登的那篇報道,效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良心豆”與“騙子局”》這個帶著鮮明對比的標題,吸引了眾多讀者的目光。文章沒有過多渲染被騙的慘狀,而是將筆墨聚焦於“林記”對原料的苛刻挑選借由東山鄉趙滿囤送豆子的細節生動體現)和對傳統手藝的堅守,勾勒出一個踏實本分卻遭無妄之災的民營企業形象。報道刊發後的這些天,報社的熱線電話和“林記”廠裡那部老式搖把電話,竟然接到了不少市民的鼓勵和谘詢訂單,甚至還有以前的老顧客特意騎著自行車,從城市另一端找上門來,就為了買上幾盒棗花酥或蛋黃酥,留下幾句“要支持良心企業”、“相信你們一定能挺過去”的暖心話。

這天下午,林曉燕正在辦公室裡,對著算盤和賬本,仔細核對上一周的出貨單和原料采購清單。數字雖然遠不及展銷會前後的輝煌,但那穩步回升的曲線,像初春解凍的溪流,雖然細弱,卻持續不斷,足以讓她緊繃了幾個月的神經稍稍放鬆。陽光照在她略顯清瘦但已恢複血色的臉上,投下一片寧靜的光影。

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

“請進。”曉燕抬起頭。

進來的是顧知行,他穿著一件半舊的卡其色風衣,手裡拿著幾本裝訂好的資料,臉上帶著他慣有的溫和笑意:“沒打擾你吧,曉燕?”

“顧教授,您怎麼來了?快請坐。”曉燕連忙起身招呼,心裡湧起一陣暖意。這段時間,顧知行幫了太多忙,從聯係貸款到提供建議,他的存在,像一位沉穩的舵手,在她最迷茫的時候提供了方向和力量。

“正好在附近開會,散得早,就順路把之前答應幫你整理的資料送過來。”顧知行將資料放在擦拭乾淨的辦公桌上,最上麵一本的封麵上用鋼筆工整地寫著《小型食品企業成本控製與流程優化淺析》,“這裡麵收集了一些國內外類似規模企業的案例和方法,我結合咱們這邊的實際情況,做了些標注和批注。可能不完全適用,但希望能給你們一些啟發,看看能不能在內部挖潛、降低成本上找到點思路。”

曉燕接過資料,入手沉甸甸的,不僅僅是紙張的重量,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心意和毫無保留的支持。“顧教授,真是太感謝您了,每次都這麼麻煩您。”她的話語裡帶著由衷的感激。

“彆客氣,能幫上點忙就好。”顧知行擺擺手,目光落在曉燕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關切,“看你氣色比年前那陣子好多了,廠裡情況穩定些了?”

“嗯,”曉燕點點頭,露出一絲踏實而真心的笑容,“多虧了大家幫忙,總算緩過一口氣了。訂單在慢慢回來,生產也基本穩住了。就是……”她頓了頓,語氣帶著些無奈,“人手還是緊張,特彆是熟練工,被‘麥香坊’挖走那幾個,一時半會兒很難補上。”

“慢慢來,彆急。”顧知行安慰道,聲音沉穩,“傷筋動骨尚且需要一百天,企業恢複元氣也一樣。現在穩紮穩打,把內部管理理順,把產品質量這個根基打得更牢,比盲目追求擴張更重要。有時候,慢就是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的話總是能切中要害,讓曉燕浮躁的心安定下來。兩人又聊了聊近期市場上的一些變化和顧知行聽到的一些政策風聲。

正說著,車間主任劉大姐她病好後,內心愧疚,更是拚了命地工作)有些激動地拿著一份傳真紙走了進來,腳步都比平時輕快了些:“曉燕姐!你看看這個!剛收到的!”

曉燕接過那張帶著滾輪印記的傳真紙,目光掃過上麵的文字。這是一張從鄰省一個她從未聽說過的、名為“清源”的縣級市發來的采購詢價單。發函方是當地一家新開的“百彙副食品商店”。對方在函中提到,是在省報上看到了關於“林記”的報道,對他們堅持傳統手藝、苛求原料品質的做法非常讚賞,想訂購一批點心試銷,隨函附上了初步的需求種類和數量,並詢問詳細價格和發貨事宜。

訂單量不大,種類也隻是幾種最經典的款式。但重要的是,這是“林記”第一次接到省外、而且是主動找上門的訂單!並且,其源頭,竟然是那篇在她最低穀時出現的報道!

“太好了!”曉燕難掩心中的喜悅,將傳真遞給顧知行看,聲音都明亮了幾分,“顧教授您看,是省報那篇報道帶來的效果!清源市……我都沒聽說過這個地方。”

顧知行接過傳真仔細看了看,鏡片後的眼睛也流露出讚許的笑意,他輕輕將傳真放回桌上:“這就是口碑和品牌的力量。好的名聲,經過媒體的放大,本身就是無形的資產,能跨越地域,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這是個非常好的開端。”

這件事給曉燕帶來了新的觸動和思考。她意識到,在這個信息開始加速傳遞的時代,除了埋頭苦乾抓好生產,適度的、正麵的宣傳同樣重要,它能在關鍵時刻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市場信任和商業機會。她心裡開始琢磨,是不是可以嘗試與本地電台那個頗受歡迎的生活欄目聯係一下?或者,像蘇望卿教授之前建議的那樣,把“林記”幾十年的風雨故事和點心製作背後的一些匠心細節,寫成幾篇小文章,投給更多的生活類報刊?

送走顧知行後,曉燕拿著那份薄薄卻意義非凡的傳真,腳步輕快地走到了車間。她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正在休息間隙、端著搪瓷缸喝水的李師傅和在一旁核對記錄的沈靜。

李師傅用他那雙布滿老繭和麵粉漬的手接過傳真,眯著眼,湊近了看了半天,嘴裡習慣性地哼了一聲:“清源市?那麼老遠,路上顛簸好幾天,這點心運到了還能有個好模樣?彆砸了咱‘林記’的招牌!”但他那刻意板著的臉上,嘴角卻控製不住地向上揚起,眼角的皺紋也舒展開來,暴露了他內心難以掩飾的驕傲。這訂單,是對他這門手藝的價值認可。

沈靜則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表情一如既往的冷靜,她迅速抓住了關鍵點:“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林董事長。說明我們品牌的輻射範圍和影響力正在突破本地市場。不過,李師傅的擔憂很有道理,長途運輸確實對我們現有的包裝材料和保質期控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需要針對這種情況,進行專門的測試和優化。”

喜歡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請大家收藏:()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緬北歸來:複仇的她致命太惹火 七零軍婚:我攜億萬物資閃嫁兵王 穿越星際,我在荒星綜藝度假 米西的海歸生活 快穿之美強慘你先彆慘 青紀元 靈魂迷宮第一卷覺醒紀元 祖國母親支援穿甲彈,射爆萬族 靈卡劫:王朝餘燼 關於NBA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