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南方的風,北方的信_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 > 第25章 南方的風,北方的信

第25章 南方的風,北方的信(1 / 1)

顧知行離開後的頭幾天,林曉燕覺得日子仿佛被抽走了一根主心骨,空落落的。辦公室安靜得能聽見牆上老式掛鐘秒針走動的滴答聲,車間裡機器的轟鳴也似乎比往常更顯單調。她坐在辦公桌前,目光不自覺地飄向窗外那條他常來的小路,直到意識到自己的失神,才猛地收回視線,強迫自己將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報表上。

她強迫自己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檢驗室的籌建進入了關鍵階段,沈靜和蘇教授篩選出的設備清單需要她最終拍板,每一筆開銷都要精打細算;新包裝的設計稿已經出了第三版,方芸找來的年輕設計師想法大膽,用了更鮮亮的色彩和更現代的線條,曉燕看著,總覺得少了點“林記”該有的溫潤底蘊,需要反複溝通;嘗試接觸省城百貨公司的過程也並不順利,對方采購科長的態度不冷不熱,遞過去的產品介紹如同石沉大海。

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倒也填滿了白天的時間。隻是到了傍晚,當喧囂漸息,那種無形的空曠感便會再次襲來。她會獨自在廠區裡走一走,看著暮色中靜默的廠房,想起他在這裡時,兩人並肩討論問題,或是僅僅安靜地站一會兒的光景。南方的風,似乎真的與北方不同。它裹挾著海洋的濕鹹氣息,帶著特區建設工地上飛揚的塵土和晝夜不息的喧囂,也帶來了顧知行抵達後的第一封平安信。

信是寄到廠裡的,牛皮紙信封,上麵是顧知行乾淨利落的鋼筆字,落款是“廣州”。曉燕拆信時,指尖有些微不可察的顫抖。信的內容很簡潔,報了平安,說了行程緊湊,寥寥數語描述了南方城市撲麵而來的熱浪和高樓林立的嶄新麵貌。“此處街道寬闊,車流如織,與內地城市氣象迥異。”他這樣寫道。信的末尾,他筆鋒一轉,回到正題:“所見企業,多銳意進取,管理方式與理念頗為新穎,尤其注重品牌塑造與市場反應速度,頗受啟發。望廠中諸事順遂,勿念。”

公事公辦的語氣,符合他一貫的風格。可曉燕反複看了幾遍,目光在那句“勿念”上停留了許久。她幾乎能想象出他寫下這兩個字時,微微蹙眉斟酌的神情。她將信紙按原有的折痕仔細折好,拉開抽屜,放進那個裝著父母舊照片和陳默遺物的小布包旁邊。那空落落的心,好像被這薄薄的幾頁紙稍稍填滿,踏實了一點。

幾天後,第二封信到了。這次,信封比上次略厚。曉燕拿著信,沒有立刻拆開,指尖在信封上摩挲了片刻,仿佛能感受到千裡之外傳遞而來的溫度。信的內容果然厚實了些。他不再僅僅描述宏觀景象,而是開始分享一些具體的、生動的細節。

他提到參觀了蛇口的一家港資餅乾廠,“生產線幾乎不見人影,從投料到包裝,一氣嗬成,效率驚人。其品控之嚴格,近乎苛刻,每一批原料、半成品皆有詳儘數據記錄,值得深思。”他也去了一個由幾位年輕大學生創辦的、主打“天然、無添加”概念的零食品牌工作室,“規模不大,活力十足。其包裝設計極富巧思,營銷手段亦十分靈活,善於利用新興的校園渠道和口碑傳播,令人耳目一新。”

更讓曉燕心動的是,他信中提到,在一個隱匿於老城區騎樓下的傳統茶餐廳裡,嘗到了一種改良過的菠蘿包。“外表酥皮層次分明,入口即化,內裡卻意外地柔軟,帶一絲若有若無的鹹蛋黃香氣,口感奇妙。”他在信紙的空白處,用鋼筆簡單勾勒了那菠蘿包的形狀,旁邊用細小的字標注著:“觀其酥皮開裂形態,似與吾等開花酥異曲同工,然工藝或有不同,或可借鑒?”

信紙的末尾,他依舊寫得克製,但筆觸間似乎多了幾分感慨:“南方風氣開放,信息流通極快,新技術、新觀念層出不窮。身處此地,深感內地企業若想不被時代洪流拋下,亟需打破窠臼,拓寬視野。一切安好,勿需掛慮。嶺南暑熱猶盛,北方想必已漸有秋意,望你亦保重身體,諸事不必過於操切。”

曉燕看著那略顯潦草卻無比生動的草圖和充滿洞見的文字,仿佛能透過紙背,看到他風塵仆仆地穿梭於各個工廠、會議室之間,看到他利用休息時間,伏在賓館略顯簡陋的書桌上,就著台燈,認真記錄、思考,並將他認為對“林記”有用的信息細心摘錄下來的樣子。一股暖流混著酸澀,悄然湧上鼻尖。

她拿著信,立刻去了車間,找到正在指導學徒的李師傅和核對數據的沈靜。她將顧知行信中關於自動化生產線的描述說給沈靜聽,又將那張菠蘿包的草圖遞給李師傅看。

李師傅對那“不見人影”的自動化生產線依舊嗤之以鼻,哼了一聲:“機器冷冰冰,能做得出有感情的點心?花裡胡哨!”但當他接過那張草圖,掏出隨身帶著的老花鏡,湊在燈光下仔細端詳時,眉頭卻慢慢鎖緊,又緩緩舒開,手指在圖紙上那代表酥皮層次的線條上虛劃著,嘴裡喃喃自語:“這開裂的紋路……這層次……有點意思,像是用了不一樣的起酥油,或者烤製溫度有講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沈靜則對信中提到的嚴格品控流程和新穎的營銷理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她追著曉燕問了許多細節,特彆是關於數據記錄和口碑傳播的部分,眼神閃閃發亮:“顧教授提供的這些信息太有價值了,這為我們建立檢驗室和後續的品牌推廣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三個人就著車間裡彌漫的麵粉香和隱約的機器餘溫,討論了小半個下午。曉燕發現,即使顧知行人遠在千裡之外,他的思想和見識,他所帶來的這股“南方的風”,依然能跨越山河,給略顯沉悶的“林記”注入新的活力和激蕩。他像一座橋,連接著內地與沿海,傳統與創新。

她回到辦公室,窗外已是夕陽西沉。鋪開嶄新的信紙,她準備回信。筆尖懸在紙麵上方,一時卻不知該從何寫起。寫廠裡一切都好,顯得過於平淡,也非實情;寫遇到的困難和壓力,諸如省城百貨公司的冷遇、資金周轉的細微窘迫,又怕他遠在南方,公務繁忙,還要為此徒增掛念。

最終,她選擇了如實記述。她寫了李師傅對著那張菠蘿包草圖琢磨了半晌,最後憋出一句“等他回來,非得問問這酥皮是咋弄的”;寫了沈靜如何將他信中關於品控的隻言片語,迅速整合進正在修訂的流程手冊裡;也輕描淡寫地提了方芸在聯係省城市場時遇到的一點小波折,以及她們正準備調整策略,先從一些小的、特色的土特產商店入手。筆調儘量輕鬆,像朋友間絮絮叨叨的閒聊,分享著彼此生活裡的細碎片段。

在信的結尾,她猶豫再三,墨水在筆尖凝聚,終於落下:“南方暑熱蒸鬱,聞之已久,望善自珍攝,勿貪涼飲冷。廠中諸事,雖繁冗,然穩步推進,一切有我,勿以為念。”

“一切有我”四個字,她寫得格外緩慢而用力,墨水微微洇開,仿佛傾注了某種決心。這不僅僅是一句寬慰,更像是一種無聲的宣告,宣告著她足以獨當一麵,也宣告著她願意承擔這份等待與守候。

將信紙仔細疊好,封入信封,貼上郵票。第二天一早,她親自將信投進了廠門口那個墨綠色的郵筒。聽著那一聲輕微的落響,心仿佛也隨著那封信,踏上了南下的旅程。

等待回信的日子,又變得有些漫長而具體。天氣依舊炎熱,但早晚的風裡,確實開始帶上了一絲立秋前的、爽利的涼意。廠區角落裡那幾棵老桂花樹,枝椏間悄悄冒出了米粒大小的、嫩黃的花苞,若有若無的清香開始潛藏在空氣裡。

這天傍晚,曉燕加完班,獨自一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夕陽將她的影子在水泥地上拉得很長。路過廠區那排有些斑駁的宣傳欄時,她停下腳步。玻璃櫥窗裡,還貼著幾個月前省報關於“林記”的那篇《“良心豆”與“騙子局”》的報道,報紙已經泛黃,邊角卷曲。

她靜靜地站著,目光掠過那些熟悉的鉛字,腦海裡浮現的,卻是這大半年走過的驚心動魄的路程。被騙的絕望,員工的離散,獨自支撐的艱難,以及那個總是在她最需要時,帶著溫和目光與切實幫助,悄然出現的的身影。一種複雜的情緒湧上心頭,有曆經坎坷後的酸楚,有絕處逢生的感激,還有一種連她自己都不敢細細分辨的、隱秘而堅定的依戀。

遠處,傳來火車的汽笛聲,悠長而蒼涼,劃破傍晚的寧靜。不知道是不是南下的那一列,也不知道那列車上,是否載著他即將歸來的訊息。曉燕抬起頭,望著被晚霞染成瑰麗錦緞的天際,心裡默默計算著他信中所提的歸期。

南方的風,帶來了灼熱的氣息、嶄新的觀念和遙遠的思念。北方的信,則承載著樸素的日常、紮實的進展和悄然生長的、沉甸甸的期盼。一南一北,書信往來間,空間的距離沒有拉遠彼此,反而讓某種早已埋藏的情感,在時空的發酵與沉澱中,輪廓變得愈發清晰,分量也愈發沉實。

她轉過身,步履沉穩地走向那扇亮著溫暖燈光的宿舍門。身影在暮色中,被勾勒得異常清晰而堅定。

喜歡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請大家收藏:()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半世瘋癲,一生安然 快穿之不再早死的白月光 快穿:從重生末世求生開始 世界569:我帶人類絕處逢生 重生之逆世星途 足球:全能型後腰,殺穿英超? 開局托孤,我帶雙諸葛躺平複漢 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槍獵熊震林場 獨斷諸天 全民覺醒,隻有我覺醒了嘴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