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國棟站在落地窗前,望著窗外紐約曼哈頓的車水馬龍,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窗沿。桌案上攤開的美國中西部地圖上,蒙大拿州、北達科他州和南達科他州被紅筆圈出醒目的痕跡,三個州的輪廓在燈光下像蟄伏的猛獸,正等待著被喚醒的時刻。
“約瑟夫,”他轉過身,聲音裡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這次三州同拓,是我們撬開美國中西部及內陸市場的關鍵一步。我要的不是蜻蜓點水,是徹底紮根。”
約瑟夫站在辦公桌前,筆挺的西裝襯得他身形愈發挺拔。這位跟隨史國棟多年的國外總負責人,早已習慣了這種開疆拓土的節奏。他微微頷首:“史總放心,蒙大拿州的黃石公園周邊商圈、北達科他的法戈市金融區,還有南達科他的拉皮德城旅遊帶,我們都提前數月,己經做好了三個月的市場調研。當地的飲食偏好、租金成本、甚至是居民的用餐時段,都有詳細的數據支撐。”
史國棟拿起桌上的智能夾菜筷樣品,這雙看似普通的筷子頂端裝著微型傳感器,能精準識彆菜品重量並自動計算卡路裡。
他將筷子遞過去:“這些新家夥,這次要同步鋪開。自動智能夾菜筷、上菜機器人、送菜櫃,還有智能點菜係統,一個都不能少。”
約瑟夫接過筷子,指尖觸到冰涼的金屬外殼時,突然想起半年前第一次見到這些設備的場景。當時史國棟在實驗室裡興奮地演示,說要讓美國人見識到“筷子的魔法”。如今,這些曾經的構想正變成沉甸甸的現實。
“智能點菜係統的終端已經調試完畢,”約瑟夫翻開筆記本,語速沉穩,“我們和矽穀的一家科技公司合作,把平板電腦的響應速度提升了0.3秒,就算同時有50桌客人點餐,後台也不會卡頓。
送菜櫃的溫控係統做了特殊處理,零下5度到60度的精準控溫,能保證毛肚在三分鐘內送到時還帶著冰碴,而肥牛卷的油花剛好處於最佳融化狀態。”
史國棟滿意地點頭,目光落在桌角那盤剛從總部廚房送來的魚羊鮮火鍋底料上。琥珀色的湯汁裡浮動著花椒和乾辣椒,濃鬱的香氣混雜著羊肉的醇厚與魚肉的清甜,是他親自敲定的配方。
“記住,智能設備是骨架,但靈魂永遠是鍋裡的味道。三個月前我們在明尼蘇達試推出的酸湯魚羊鍋,這次要作為三州首推菜品。”他用勺子舀起一勺底料,熱氣氤氳中,能清晰看到熬煮了八小時的羊骨高湯裡懸浮的膠原蛋白,“美國人愛吃酸甜口,我們把四川泡菜的酸和內蒙古羔羊的鮮做了融合,這才是川渝味道該有的樣子——既守得住根,又伸得開枝。
約瑟夫將這些細節一一記下,忽然想起什麼似的補充道:“史總,關於預存活動,我們團隊討論後做了些調整。預存1000美元送200美元的基礎上,額外加贈一套定製火鍋餐具。
餐具上印著三州的地標圖案,蒙大拿州是雪山麋鹿,北達科他是草原野牛,南達科他是總統山浮雕。當地的供應商說,這種帶有地域符號的贈品,能提高顧客的複購率至少15。”
史國棟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這個主意不錯。讓當地人覺得,這不是外來的火鍋店,是屬於他們自己的味道。”他走到地圖前,用紅筆在三個州的交界處畫了條直線,“物流中心就建在這裡,離三州的核心商圈都不超過四小時車程。凍品倉庫要用最先進的立體貨架,入庫、分揀、出庫全程自動化,我不希望因為供應鏈拖了後腿。”
約瑟夫應聲時,手機突然震動起來。他看了眼屏幕,抬頭道:“是蒙大拿州的合作商發來的視頻,他們已經按照我們的標準完成了首家門店的裝修。”
史國棟接過平板,屏幕裡出現的火鍋店瞬間抓住了他的目光。門頭的“川渝味道餘陽新火鍋酒樓”幾個燙金大字,在夕陽下泛著暖光,左側是用英文寫的“fisabhotpot”,右側則掛著串紅燈籠,燈籠穗子隨著穿堂風輕輕擺動。走進店內,原木色的桌椅整齊排列,牆上掛著四川剪紙和美國西部牛仔的拚貼畫,吧台上的玻璃罐裡裝著紅亮的辣椒和飽滿的花椒,旁邊卻擺著美式咖啡機,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符號在此刻竟顯得格外和諧。
“後廚的標準廚房已經通過驗收,”視頻裡傳來合作商興奮的聲音,“按照您給的生產標準,我們把切肉機的厚度調到了3毫米,剛好能掛住湯汁。連洗碗機的水溫都嚴格控製在85度,保證殺菌的同時不破壞餐具上的圖案。”
史國棟放大視頻畫麵,看著後廚牆上貼著的操作流程圖,從食材解凍的時間到鍋底熬煮的火候,每一個步驟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他忽然想起五年前在美國開第一家店時,光是為了讓當地廚師理解“微辣”和“中辣”的區彆,就花了整整兩個月。如今這套標準化體係,早已成了川渝味道最鋒利的武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試營業定在下周?”史國棟問。
“下周三,”約瑟夫答道,“我們安排了三天的宣傳試吃活動。第一天針對當地居民,第二天邀請商戶和媒體,第三天專門留給學生群體。現場會有機器人跳舞表演,還有智能夾菜筷的互動遊戲,獲勝者能得到全年免費鍋底的特權。”
史國棟放下平板,走到酒櫃前倒了兩杯威士忌。琥珀色的液體在水晶杯裡輕輕晃動,映出他眼底的雄心:“我要讓這三個州的人知道,川渝味道不是來賺快錢的。
等門店穩定了,就在蒙大拿建中央廚房,從國內空運的香料和本地采購的牛羊肉,要在這裡完成初加工。這樣既能保證味道統一,又能把成本壓下去。”
約瑟夫接過酒杯,指尖傳來杯壁的微涼:“已經在和當地的牧場主談合作了。蒙大拿的安格斯牛和北達科他的黑安格斯羊,肉質完全能達到我們的標準。而且他們承諾,每批牲畜都能提供完整的檢疫報告,這對通過fda的檢查很有幫助。”
兩人碰杯的脆響在辦公室裡回蕩,窗外的夜色愈發濃重,而地圖上的三個紅圈,仿佛正隨著這聲響開始跳動。
半個月後,蒙大拿州比靈斯市的首家川渝味道門店前,清晨六點就排起了長隊。穿著印有“川渝味道”ogo衛衣的工作人員正忙著搭起試吃台,不鏽鋼鍋裡咕嘟咕嘟翻滾的魚羊鮮火鍋冒著熱氣,香味順著街道飄出半條街遠。
“這是什麼味道?”排在隊首的金發女孩艾米麗吸了吸鼻子,好奇地朝鍋裡張望。她是附近大學的交換生,昨天在社交軟件上刷到這家店的預熱視頻,智能點菜係統的動畫演示讓她瞬間產生了興趣。
工作人員笑著舀起一勺湯遞過去:“這是我們的招牌魚羊鮮鍋底,用內蒙古羔羊骨和長江鱘魚熬了八個小時,再加上四川的漢源花椒和貴州的子彈頭辣椒。”
艾米麗接過試喝杯,淺嘗一口的瞬間,眼睛猛地睜大。湯汁先是帶著淡淡的鮮甜,舌尖剛感受到暖意,一股微麻的後勁便悄然漫開,像是有無數細小的煙花在味蕾上綻放。“天呐,”她忍不住咂咂嘴,“這比我在唐人街吃的火鍋有層次多了!”
上午十點,門店正式開業。當艾米麗走進店內,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每張餐桌中央都嵌著一塊平板電腦,屏幕上滾動播放著菜品的3d動畫,點擊“毛肚”圖標,就能看到從重慶空運的毛肚在清水裡涮燙七秒的慢動作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