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指著自動上菜櫃,“裡麵全是四川的辣條,學生說吃完火鍋再嚼兩根,複習到淩晨都不困。”
約瑟夫走進店裡,牆上貼滿了學生的塗鴉:“毛肚是學霸,黃喉是學神”“感謝川渝味道,讓我微積分考了90”。
他拿起菜單,發現“學生套餐”裡除了常規菜品,還多了“腦花補腦”“鴨血養血”的備注。“這是誰想的?”
“曆史係的教授出的主意。”王芳笑著說,“他說中國有‘以形補形’的說法,學生們覺得好玩,點單率提高了三成。我們還跟學生會合作,搞‘火鍋辯論賽’,贏的隊免單,上周辯的是‘番茄鍋該不該加辣’,視頻在校園網上火了。”
約瑟夫翻開采購記錄,本地農場的羊肉卷供應穩定,連四川的藕片都找到了從加州轉運的渠道。“菜價怎麼樣?”
“比路易斯維爾便宜15,畢竟是農業州。”王芳指著賬本,“我們跟農場簽了‘多退少補’協議,保證每天的蔬菜都是新鮮的。對了,下周有個‘家長開放日’,我們準備推出‘家庭共享鍋’,送六個小料碟,讓家長和學生一起吃。”
肯塔基州的試營業日,路易斯維爾的市長帶著電視台記者來了。剪彩時,舞獅隊的鑼鼓聲震得玻璃發顫,穿旗袍的服務員端著試吃盤穿梭,一個絡腮胡大叔咬了口毛肚,辣得直吸氣,卻舉著大拇指喊:“betterthanfriedchicken!”
張磊在後台盯著屏幕,開業兩小時翻了四台,收銀機的“叮咚”聲沒停過。“史總在視頻裡嗎?”他對著對講機喊,“那個牧師帶了二十個教友來,點的全是清真鍋,說要給上帝證明,辣也是一種祝福!”
田納西州的開業恰逢鄉村音樂festiva,納什維爾的新店前排起長隊。林薇站在二樓,看著穿牛仔靴的年輕人舉著手機拍視頻,有人舉著“我愛毛肚”的燈牌跳街舞。
駐唱歌手抱著吉他唱著改編的《火鍋歌》:“納什維爾的夜,火鍋在沸騰,你的笑比辣椒還紅……”她給史國棟發消息:“網紅造勢太管用了,那個美妝博主的探店視頻,播放量已經破兩百萬。”
阿肯色州的新店更熱鬨。學生們舉著“開業大吉”的牌子,有人用吉他彈著《火鍋版小蘋果》。
王芳忙著給排隊的人發冰粉,忽然看見校長帶著幾個教授走來,趕緊迎上去:“李教授,您預定的‘學霸包廂’留好了,特地帶了四川的老鷹茶,解辣又醒腦。”
史國棟在紐約的辦公室裡,看著三地傳來的實時數據,嘴角忍不住上揚。肯塔基的商務套餐成了企業團餐首選,田納西的夜場翻台率破了紀錄,阿肯色的學生客群穩定增長。
他拿起筆,在東南亞地圖上圈出曼穀三個點,旁邊批注:“複製三州經驗,先建總店,再拓全局。”
會議室的百葉窗漏進陽光,史國棟把東南亞地圖推到李秘書長和林薇麵前。曼穀、吉隆坡、雅加達的位置上,已經用紅筆標了星號。“美國這三個州的經驗證明,預先打點能少走彎路。”他敲著曼穀的標記,“東南亞不搞遍地開花,每個國家先開一家旗艦總店,任務是收集情報、理順渠道。”
李秘書長翻開文件:“越南胡誌明市的老店數據顯示,當地人愛用檸檬草調味,對牛肉的接受度比羊肉高;新加坡的租金是東南亞最高的,得走高端路線,主推海鮮火鍋;印尼雅加達的穆斯林多,必須嚴格遵守清真標準,連廚師都得雇穆斯林。”
林薇補充道:“供應鏈是個問題。東南亞的食材分散,最好自己建中央廚房。招工也得注意,得雇會中文、英文和當地語言的,我們聯係了華人商會,他們說能幫忙推薦人。”她忽然想起什麼,“泰國的宋乾節快到了,到時候搞‘潑水節吃火鍋’,肯定能火。”
史國棟點頭:“總店每月要交專項報告,內容包括:當地食材價格波動、租金漲幅、消費習慣變化,甚至是節日習俗。比如馬來西亞的開齋節,就得推出‘齋月特惠套餐’。”他看向林薇,“裝修要融合當地特色,曼穀的店加佛塔元素,吉隆坡的用娘惹花紋,雅加達的搞皮影戲裝飾。”
李秘書長速記的筆停了停:“網紅造勢怎麼弄?東南亞的社交平台跟美國不一樣。”
“找當地的頭部博主。”史國棟打開手機,“泰國的那個美妝博主有兩千萬粉絲,請她來探店;馬來西亞的歌手愛直播,讓她在店裡唱改編的火鍋歌;印尼的網紅愛拍搞笑視頻,就設計個‘吃火鍋被辣哭’的段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會議結束時,夕陽正把雲層染成金紅。約瑟夫收拾文件時說:“美國這三個州的拓張,從選址到開業平均42天,比中部五州快18天,全靠前期的直營店打基礎。”
史國棟望著窗外,紐約的霓虹燈次第亮起。他想起路易斯維爾那個咬毛肚的大叔,納什維爾唱歌的牛仔,小石城舉著橫幅的學生。“
中國美食走出去,不隻是賣味道。”他在地圖上寫下“夯實基礎”四個字,“等歐美拓完,東南亞就是下一站。到時候,讓那邊的人也知道,火鍋裡煮的不隻是食材,還有中國人的精氣神。”
肯塔基州的雪落了整夜,張磊在總店的後廚核對庫存。冰櫃裡的羊肉卷碼得整整齊齊,貨架上的豆瓣醬貼著“四川直供”的標簽。“史總剛發消息,下個月要在列克星敦開分店。”他對采購員說,“跟菜籽油廠談談,能不能再降兩個點,我們保證每月至少訂五十桶。”
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正籌備聖誕活動,約瑟夫對著設計圖修改方案:“聖誕夜搞‘火雞火鍋’,把火雞肉切片當涮品,蝦滑做成薑餅人形狀。廣告已經嵌進當地的聖誕歌單,每小時播一次:‘今年聖誕不吃火雞,要吃川渝味道的毛肚’。”
阿肯色州的小石城迎來了期末考試周,王芳在店裡貼滿了紅紙條。“學生們組團來吃‘學霸套餐’,我們送定製書簽,上麵寫著‘毛肚補大腦,黃喉提分高’。”她笑著說,“昨天有個教授來謝我們,說他學生的平均分比上學期高了十分,問能不能給教師搞個‘教研火鍋局’。”
史國棟在紐約看著三州的月報,約瑟夫發來的視頻裡,路易斯維爾的新店已經開始盈利,納什維爾的夜場需要排隊等位,小石城的學生客群穩定到連寒暑假都不愁客流。
他拿起筆,在東南亞的計劃上添了一句:“複製美國三州的‘四步拓張法’——選址靠數據,菜品本地化,裝修融特色,營銷借網紅。”
落地鐘敲響時,窗外的紐約飄起了雪。史國棟忽然想起剛創業時,在四川的小店裡,一個老人說的話:“做火鍋,得先搞懂客人的口味,再考慮味道方麵。”現在,這句話正隔著太平洋,在肯塔基、田納西、阿肯色的火鍋店裡,正冒著熱氣。
喜歡舌尖上的創業魚羊鮮火鍋崛起記請大家收藏:()舌尖上的創業魚羊鮮火鍋崛起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