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營店的廚房宛如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戰場,各種食材和調料在這裡交織碰撞,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左邊的灶台上,一口來自重慶師傅的鑄鐵老鍋靜靜地蹲著,仿佛在訴說著它所承載的曆史與故事。
這口老鍋經過歲月的磨礪,鍋底已經微微凸起,表麵呈現出一種獨特的黑色光澤。
而在右邊,一口銅鍋正咕嘟咕嘟地冒著泡,散發出濃鬱的番茄椰汁湯底的香氣。
這是老撾廚師精心調配的獨特湯底,將番茄的酸甜與椰汁的醇厚完美融合在一起,讓人垂涎欲滴。
林薇設計的餐桌則成為了這場味覺博弈的前沿陣地。餐桌的中央,巧妙地鑲嵌著一個可升降的火鍋,既方便顧客涮煮各種食材,又增添了用餐的趣味性。
火鍋的四周,轉盤上擺放著各種精心製作的菜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宮保雞丁和香蘭葉包魚。
宮保雞丁色澤紅亮,雞肉鮮嫩多汁,花生米香脆可口,再加上獨特的辣味和甜味,讓人回味無窮。
而香蘭葉包魚則是一道充滿異國情調的菜肴,鮮嫩的魚肉被包裹在翠綠的香蘭葉中,蒸煮後,香蘭葉的香氣滲透到魚肉中,使得整道菜都散發出一種清新的香氣。
試菜那天,老撾商務部的官員宋薩帶來了全家老小。當九宮格火鍋端上桌時,穿筒裙的女主人阿蓮突然捂住鼻子:"這是......中國的"魔法"嗎?"她指著翻滾的紅油,眼神裡既有好奇又有警惕。
史國棟示意服務員端上改良版的毛肚:"用香茅水焯過,沒有那麼重的腥味。"他看著阿蓮小心翼翼地夾起一片,在香油蒜泥裡蘸了蘸,放進嘴裡的瞬間,眼睛倏地睜大了。
"像在嘴裡放煙花。"宋薩的小兒子阿明搶過話頭,已經抓起第二片毛肚往鍋裡涮。這個在萬象國際學校讀書的少年,平時最愛的是漢堡,此刻卻對著九宮格露出了癡迷的表情。
那天的試菜持續了三個小時,桌上的菜品換了三輪。當林薇把"大真特賣"的海報鋪在桌上——每周三所有中餐菜品八折,火鍋底料買二送一——宋薩突然拍了拍史國棟的肩膀:"你們知道老撾人為什麼愛吃生醃嗎?因為以前沒有冰箱,隻能用魚露防腐。"他指了指沸騰的火鍋,"但現在,我們也想嘗嘗滾燙的味道。"
在琅勃拉邦的夜市考察時,史國棟發現了個有趣的現象:老撾人吃飯總愛圍坐在矮腳桌旁,幾雙筷子伸進同一個餐盤,像在進行一場無聲的接力。"
這和川渝的壩壩宴多像啊。"他跟林薇感歎,腳下踢到個空的啤酒瓶,發出清脆的響聲。
林薇正在本子上畫速寫:"我算過了,老撾全國人口七百多萬,六十家店剛好覆蓋主要城市和旅遊線路。"
她指著圖紙上的紅點,從萬象到沙灣拿吉,從占巴塞到豐沙裡,"但得改改桌椅高度,符合當地人席地而坐的習慣。"
他們在一座百年寺廟旁的老茶館裡,遇見了想加盟的華僑周老板。這個在老撾開了二十年中餐館的福建人,指著牆上泛黃的菜單說:"我這裡的魚香肉絲,要放檸檬和魚露才賣得動。"
他端出自己調製的蘸料,小米辣裡混著香茅碎,竟和重慶的蒜泥香油有異曲同工之妙。
史國棟突然明白,所謂的本土化,從來不是簡單的口味妥協。
就像老撾人把法國長棍麵包切開,夾上魚露醃肉做成的三明治,他們的火鍋也該在紅湯裡加些香茅的清爽,在宮保雞丁裡添點青檸的微酸。
簽約儀式那天,周老板帶來了自己釀的糯米酒。琥珀色的酒液盛在竹筒裡,喝起來帶著淡淡的桂花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父親四十年前從福州來老撾,背著一口鐵鍋走了三個月。"周老板的眼睛亮閃閃的,"現在好了,你們把整個川渝的味道都帶來了。"
各加盟店集中開業那天,湄公河上剛過雨季的第一個滿月。
紅泥牆上的辣椒串在晚風裡輕輕搖晃,與隔壁寺廟傳來的鐘聲撞個滿懷。
林薇設計的燈籠亮起來了,印著川劇臉譜的綢布在暮色裡格外醒目,卻不突兀——老撾人原本就愛在佛龕前掛彩色燈籠。
史國棟站在門口,看著穿著筒裙的姑娘們挽著手走進來,熟練地用筷子夾起毛肚;看著法國遊客舉著手機對著九宮格拍個不停,嘴裡念叨著"incroyabe";看著華僑老人顫巍巍地舀起一勺紅油,眼眶突然紅了。
後廚裡,重慶師傅正手把手教老撾學徒炒底料。
牛油在鐵鍋裡化開時,飄出的香氣混著院子裡雞蛋花的甜香,漫過紅泥牆,漫過青石板路,漫過湄公河上的粼粼波光。
林薇腳步匆匆地跑過來,手中緊緊握著一台平板電腦,仿佛它是一件稀世珍寶。她的臉上洋溢著興奮和喜悅,顯然有什麼重要的消息要告訴史總。
“史總,您看!”林薇氣喘籲籲地說道,同時將平板電腦遞到史總的麵前。屏幕上顯示的是最新的營業數據,史總定睛一看,不禁露出滿意的笑容。
“開業首周上座率竟然超過了九成!”史總驚訝地說道,“這可真是個好消息啊!”
林薇連連點頭,接著說道:“不僅如此,我們改良版的檸檬香油也大受歡迎,成為了最受歡迎的蘸料!”
史總對這個結果並不感到意外,他深知這款蘸料的獨特風味一定會受到顧客的喜愛。然而,正當他沉浸在喜悅之中時,林薇又帶來了一個新的消息。
“史總,沙灣拿吉的加盟商剛才打電話來說,他們想在火鍋裡加入當地的淡水魚。”林薇說道。她的聲音裡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說是"魚羊鮮",本來就該有魚啊。"
史國棟望著不遠處的湄公河,夜色裡的河水像條黑色的綢帶,緩緩流向遠方。他想起出發前父親說的話:"好味道是長腳的,能走到任何地方去。"
此刻他才真正懂得,那些跟著腳步遷徙的,不隻是鍋裡的紅油和香料,還有人們對熱辣生活的共同向往。
夜市的煙火氣漸漸升起來了,和川渝味道火鍋中餐店的蒸汽纏繞在一起。
有老撾小夥子抱著吉他坐在紅泥牆下,彈起了改編版的《成都》,歌詞裡混著老撾語和四川話,竟也唱得有滋有味。
史國棟突然覺得,這六十家店的藍圖,早已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一個個等待被煙火填滿的坐標。eday,當人們提起老撾的味道,除了檸檬草和魚露,還會想起紅泥牆下那口沸騰的火鍋——那是川渝火鍋的魂。
中國的中餐火鍋,必將在東南亞的土地上,開出了一朵朵新鮮的花朵。
喜歡舌尖上的創業魚羊鮮火鍋崛起記請大家收藏:()舌尖上的創業魚羊鮮火鍋崛起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