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家加盟店開業那天,出了件怪事。清晨五點,老王在廚房發現三隻被割喉的孔雀,血順著排水槽流進下水道,在瓷磚上畫出詭異的圖案。
孔雀的尾羽被整齊地擺成扇形,正對著供奉的關公像。
“是阿米爾乾的。”老馬把早餐攤的報紙往桌上一拍,頭版照片上阿米爾正和宗教部長握手,“他的加盟店上周被查出用過期底料,現在把賬算到我們頭上了。”
報紙邊緣還有條小新聞:馬來西亞邊境查獲十噸走私辣椒,涉嫌走私的船隻登記在文萊一家空殼公司名下。
林薇盯著孔雀的屍體,忽然注意到尾羽上沾著細小的椰殼纖維。她想起阿米爾的莊園裡種著大片椰林,當地人說那裡是走私集團的中轉站。
“報警嗎?”老王的聲音在發抖,手裡的菜刀還在滴著水。
“警察總署的署長是阿米爾的叔叔。”林薇拿起一隻尾羽,纖維上還殘留著淡淡的汽油味,“但衛生部門的司長,上個月來店裡吃過三次火鍋,每次都點特辣鍋。”
她讓老馬把孔雀屍體送到衛生部門做檢驗,特意囑咐用保溫箱裝著,箱子裡塞滿冰塊——這樣能拖延屍檢時間,給她爭取到整整一天。
然後她打開保險櫃,取出那份被金粉簽名的特許經營合同,用手機拍下所有條款,尤其是關於底料供應的補充協議。
中午時分,阿米爾的律師出現在店裡。穿著黑色西裝的男人把傳票拍在桌上,宣禮聲恰好從窗外飄進來,給這場對峙蒙上詭異的莊嚴感。
“我的當事人指控你們惡意破壞商業信譽。”律師的華語帶著牛津腔,金邊眼鏡後麵的眼睛像兩潭深不見底的水。
林薇把手機推過去,屏幕上是阿米爾和走私集團頭目在碼頭倉庫的合影,照片是老馬托漁民拍的。
“我這裡還有更精彩的,”她往咖啡裡加了三勺糖,甜膩的氣息漫過桌麵,“比如你們用蘇丹特許牌照走私的,可不止辣椒吧?”
律師的喉結動了動。窗外,陽光穿過棕櫚葉的縫隙,在地上投下晃動的光斑,像一片正在燃燒的火焰。
第九家加盟店簽約那天,史國棟突然從重慶飛來了。他一進店裡就直奔後廚,掀開湯鍋的瞬間,眉頭擰成了疙瘩。
“這是什麼鬼味道?”他舀起一勺湯,香蘭葉的清香混著牛油的醇厚在空氣中彌漫,“老王,你忘了火鍋的魂是什麼?”
“是活下去。”林薇把最新的財務報表遞過去,直營店裡的客人正舉著手機拍攝沸騰的鴛鴦鍋,“上個月遊客增長了百分之四十,本地回頭客占了六成。馬來西亞的分店都開始模仿我們的香蘭葉底料了。”
史國棟的手指在報表上滑動,突然停在“特許經營收入”那欄。“阿米爾的店還在供應走私底料?”
他抬頭時,陽光剛好照在他鬢角的白發上,“我們是來拓荒的,不是來同流合汙的。”
當晚,林薇收到匿名短信,是段碼頭倉庫的視頻:幾十個印著“川渝味道”ogo的箱子被裝上快艇,船頭插著文萊國旗。
發送者的號碼顯示來自馬來西亞邊境。她忽然想起阿米爾袖口的紋身,那些纏繞的蛇形圖案,似乎和視頻裡箱子上的暗紋有些相似。
“明天召開加盟商大會。”林薇給史國棟發了條信息,窗外的文萊河正在漲潮,暗綠色的河水拍打著岸邊的紅樹林,發出沉悶的聲響,“該清場了。”
第二天的會議上,林薇播放了那段視頻。阿米爾猛地站起來,巴迪衫上的金線在燈光下閃得刺眼:“你偽造證據!我要向蘇丹舉報你!”
“舉報我什麼?”林薇點開另一段錄音,是阿米爾和海關官員的對話,討論如何修改底料進口清單,“還是舉報你用特許牌照走私軍火?”她往桌上扔出一疊照片,走私船的船艙裡,辣椒袋後麵露出黑色的槍管。
清真寺的宣禮聲再次響起時,阿米爾的臉已經白了。林薇注意到他手指上的銀戒指在發抖,戒指上刻著的家族徽章,和走私船上的標記一模一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十二家店開業那天,史國棟親自剪的彩。剪彩用的紅綢子是從重慶空運來的,上麵繡著金色的火鍋圖案,在熱帶的陽光下像一團燃燒的火焰。
林薇站在二樓露台,看著街上排隊的人群。有戴著頭巾的馬來婦女,有穿西裝的華人商人,還有舉著相機的歐洲遊客,他們的笑聲混著火鍋的香氣,在棕櫚樹間久久不散。老馬端來一碗新熬的酸湯,山黃皮的酸味裡帶著淡淡的回甘。
“史總說要在吉隆坡開分公司,讓你去當總經理。”老馬的聲音裡帶著羨慕,眼角的皺紋裡還沾著麵粉——他現在是直營店的麵點師傅,發明的椰漿糍粑成了招牌小吃。
林薇搖搖頭,指著街對麵正在裝修的店鋪。那是第十三家分店,店主是哈吉的女兒,那個曾經投訴辣椒味的馬來老人,現在每天都會來店裡幫忙熬製香蘭葉底料。
“你看清真寺的尖頂。”她忽然說,陽光穿過金色的尖頂,在店門口的紅綢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在文萊,最堅固的建築都是建在沙灘上的,因為它們知道潮水總會退去。”
後廚傳來老王的吆喝聲,新一批底料熬好了。林薇下樓時,看見幾個穿著校服的孩子正在調料台前麵,用小勺小心翼翼地調配著香油和蒜泥,他們的母親則在旁邊討論著哪種辣度更適合家庭聚餐。
清真寺的宣禮聲又一次響起,這一次,林薇忽然聽懂了那些阿拉伯語的音節裡,藏著和火鍋沸騰時一樣的韻律——那是不同的文化在時間裡慢慢熬煮,最終融合成的,屬於這座城市的獨特味道。
夜色降臨時,十二家店的燈光次第亮起,沿著文萊河連成一串溫暖的光帶。林薇站在碼頭,看著貨輪緩緩靠岸,甲板上堆著印著“川渝味道”ogo的箱子。
這一次,箱子裡裝的不僅是底料,還有從重慶運來的辣椒苗——它們將被種在哈吉的莊園裡,在文萊的陽光下,長出屬於這裡的新味道。
潮水漲起來了,帶著火鍋的香氣漫過岸邊的紅樹林。遠處,清真寺的金色尖頂在月光下閃著光,像一顆被時光熬煮得愈發醇厚的琥珀,包裹著那些關於拓荒與融合的秘密,在千島之國的夜色裡,靜靜散發著溫暖的光。
喜歡舌尖上的創業魚羊鮮火鍋崛起記請大家收藏:()舌尖上的創業魚羊鮮火鍋崛起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