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大馬士革的夜空格外安靜,星星閃爍著。“爸,你說咱們以後還能把川渝味道帶到更多地方嗎?”史欣兒輕聲問。
史國棟看著她,笑了:“當然能。隻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好味道。咱們不僅要讓敘利亞人吃到不一樣的美食,還要讓更多國家的人知道,中國的美食有多棒。”他頓了頓,聲音裡帶著一絲感慨,“你知道嗎?我現在最開心的不是開了多少家店,而是看到那些顧客吃完火鍋後,臉上露出的笑容。那種笑容,比什麼都珍貴。”
史欣兒看著父親,突然覺得他的身影在燈光下格外高大。
她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可能還會遇到很多困難,但隻要父女倆一起努力,隻要他們始終把“做好每一份美食”放在心裡,就一定能走得更遠。
夜風拂過院子,帶來了火鍋的香氣,也帶來了大馬士革的溫柔。
時間很快到了深秋,大馬士革帶著深深的涼意,史國棟裹緊外套站在新店門口,看著工人把“川渝味道”的招牌掛在牆上。
紅底金字的招牌在晨光裡格外亮眼,路過的行人忍不住駐足打量,有幾個熟客還笑著衝他揮手:“史老板,又開新店啦?”
史國棟笑著點頭,眼角的皺紋擠在一起。他掏出手機給史欣兒發消息,手指在屏幕上敲得飛快:“老城這家店招牌掛好了,你那邊預製菜的配送沒問題吧?”
沒過幾秒,手機就震動起來,史欣兒的語音帶著喘息,像是在倉庫裡奔波:“爸你放心,今天的冷鏈車剛出發,每箱都貼了清真標識,哈桑教授還過來抽查了兩箱呢。”
掛了電話,史國棟沿著石板路往老市集走。他習慣每天早上來這裡轉一圈,看看新鮮的食材,也跟相熟的攤主聊聊天。
走到阿卜杜勒的烤肉攤前,對方正拿著鐵簽串羊肉,看到他來,立刻放下手裡的活計:“史,昨天我兒子吃了你家的預製羊雜湯,說比我煮的還香!”
史國棟哈哈笑起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下次讓他來店裡,我讓廚師多放些他喜歡的葛縷子。”阿卜杜勒連連點頭,又壓低聲音說:“最近有幾個從霍姆斯來的朋友,聽說咱們這兒有中國火鍋,都想來嘗嘗,你可得給我留個好位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正說著,史國棟的手機突然響了,是團隊裡負責加盟的小李打來的。“史總,不好了!阿勒頗那家加盟店的湯底出問題了,有顧客反映味道偏淡,還說吃到了一點雜質!”小李的聲音帶著慌亂,“我已經趕過去的路上了,您看要不要……”
“我現在就過去。”史國棟打斷他,語氣瞬間嚴肅起來。他跟阿卜杜勒匆匆道彆,轉身往停車的地方跑。
坐上車,他的手指緊緊攥著方向盤,腦子裡飛速想著可能出問題的環節——是湯底的配料比例錯了?還是運輸過程中包裝漏了?
兩個小時後,史國棟趕到了阿勒頗的加盟店。店主是個三十多歲的敘利亞男人,看到他來,臉色蒼白地迎上來:“史總,對不起,都怪我沒檢查好……”史國棟沒說話,先去後廚看了看。操作台很乾淨,湯底的包裝也完好,他打開一盒湯底加熱,嘗了一口,確實比標準口味淡了些,還隱約能嘗到一點細小的香料殘渣。
“是不是這批湯底的香料沒磨細?”史國棟問。店主愣了一下,才恍然大悟:“上次總部發的香料用完了,我就從當地市場買了些,想著都是葛縷子,應該沒問題……”
史國棟歎了口氣,拉著店主坐在店裡的角落。“咱們做餐飲,最忌諱的就是隨便換食材,”他語氣放緩,“你知道為什麼顧客願意來咱們店嗎?不是因為裝修多好,是因為他們相信‘川渝味道’這四個字,相信不管在哪家店,吃到的味道都是一樣的。”
他拿出手機,翻出總部的食材采購清單:“以後缺什麼,直接跟總部說,哪怕晚兩天到貨,也不能隨便換。今天這些有問題的湯底,全部撤下來,我讓欣兒重新發一批過來,損失的錢,總部來承擔。”店主看著史國棟,眼圈突然紅了:“史總,謝謝您……我以後再也不會犯這種錯了。”
處理完阿勒頗的事,回到大馬士革時已經是晚上。
史國棟剛走進家門,就看到史欣兒坐在客廳裡,桌上擺著他愛吃的番茄炒蛋。“爸,累壞了吧?”史欣兒起身給他倒了杯熱水,“阿勒頗的事我聽說了,已經讓倉庫準備好新的湯底,明天一早就發過去。”
史國棟喝著熱水,心裡暖烘烘的。他看著女兒,突然覺得她長大了不少,以前遇到事還會慌,現在已經能沉著應對了。
“欣兒,你還記得第一次在大馬士革做預製菜試吃嗎?”他突然開口,“那天法蒂瑪說湯太辣,你立刻就去調整了辣椒的比例。”
史欣兒笑了:“當然記得,那時候我還擔心調整後味道不好,沒想到大家更愛吃了。”
“其實做美食跟做人一樣,”史國棟放下杯子,“得學會傾聽,知道彆人需要什麼,才能做得更好。”
接下來的日子,史國棟和史欣兒開始更嚴格地把控食材供應鏈,還專門組織加盟店店主培訓,教他們如何辨彆優質食材,如何保證湯底的口味統一。
慢慢地,“川渝味道”的口碑越來越好,甚至有外國記者來采訪他們,問他們為什麼敢在敘利亞開這麼多火鍋店。
“因為這裡的人需要快樂,”史國棟在采訪裡說,“戰爭讓大家吃了太多苦,我希望能通過一碗熱湯、一頓火鍋,讓他們感受到一點溫暖。”記者又問史欣兒,有沒有想過放棄。史欣兒笑著搖頭:“有一次我在店裡,看到一個小女孩吃完火鍋,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以後我們每周都來好不好’,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們做的事是有意義的。”
這天晚上,史國棟和史欣兒去了老城區的一家小咖啡館。老板是個喜歡中國文化的敘利亞人,特意給他們煮了中國的普洱茶。
兩人坐在咖啡館的窗邊,看著外麵的行人來來往往,偶爾有顧客路過“川渝味道”的店,會停下腳步,推門進去。
“爸,你說咱們以後能不能在敘利亞開一家火鍋學校?”史欣兒突然說,“教當地人做中國火鍋,讓他們也能自己創業。”史國棟看著女兒,眼睛亮了:“這個主意好!不僅能讓更多人吃到中國美食,還能幫他們找到工作,這不就是‘美食改變生活’嗎?老師可以從西亞的各店裡選,咱們的中國火鍋,餐飲大學也可以派過來一些教授。”
夜風輕輕吹過,帶著咖啡的香氣和遠處火鍋的味道。史國棟靠在椅背上,心裡滿是欣慰。他想起剛到敘利亞時的忐忑,想起那些困難的日子,再看看現在——113家店,無數張因為美食而綻放的笑臉,還有女兒眼裡的光。
“欣兒,”史國棟輕聲說,“咱們沒白來。”史欣兒點了點頭,眼眶有些濕潤。她知道,未來還有很多路要走,但隻要父女倆一起,隻要他們始終記得初心,就一定能讓川渝味道的香氣,在大馬士革的每一個角落,久久飄散。
喜歡舌尖上的創業魚羊鮮火鍋崛起記請大家收藏:()舌尖上的創業魚羊鮮火鍋崛起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