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降落在伊斯坦布爾國際機場時,楊曉英剛解開安全帶,手機就震個不停。
屏幕上跳出阿凡提的名字,她劃開接聽,那邊傳來帶著異域口音的中文,混著嘈雜的車流聲:“楊總!我在到達口舉著‘川渝味道’的牌子,紅底黃字,特彆顯眼!”
走出航站樓,楊曉英一眼就看見那個高個子男人。
阿凡提穿著黑色夾克,頭發梳得整齊,手裡的牌子被風吹得微微晃動,見她過來,立刻上前接過行李箱:“一路辛苦!我訂了老城區的酒店,順路帶您看看直營總店的位置。”
車子駛進跨海大橋時,楊曉英望著窗外。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海水泛著深藍,一邊是歐洲區的尖頂教堂,一邊是亞洲區的圓頂清真寺,陽光落在水麵上,像撒了一把碎金。
阿凡提握著方向盤,語氣裡帶著幾分得意:“楊總您看,這橋左邊是歐洲,右邊是亞洲,咱們的店剛好在中間——既沾著歐洲遊客的光,又能吸引亞洲區的居民。”
楊曉英沒接話,指尖在平板上滑動——上麵是阿凡提提交的拓店計劃:先在市中心開三家直營店,再逐步向郊區拓展。她皺了皺眉:“阿凡提,你在土耳其待了半年,沒發現這裡的客源跟歐洲其他國家不一樣嗎?”
阿凡提愣了一下:“不一樣?我看伊斯坦布爾的遊客挺多,跟巴黎、羅馬差不多啊。”
“差遠了。”楊曉英把平板遞過去,屏幕上是土耳其教育部的數據,“這個國家有207所大學,光學生就有五百多萬,還有去年旅遊業恢複後,全年接待了四千多萬遊客。你的計劃裡,既沒提大學,也沒重點抓旅遊團,這怎麼能行?”
車子剛好路過一所大學,校門口擠滿了背著書包的學生,路邊的小吃攤前排著長隊。阿凡提盯著那些學生,突然拍了下方向盤:“您這麼一說,我倒想起了——上次去安卡拉考察,看見大學附近的餐館都滿座,可沒一家是中國菜。”
“不止是安卡拉。”楊曉英靠在椅背上,想起出發前史國棟的叮囑,“土耳其是亞洲拓展的關鍵節點,不能按歐洲的老路子來。這裡的年輕人接受新鮮事物快,遊客又來自世界各地,預製菜和預製火鍋剛好能滿足他們‘快、多樣’的需求。”
說話間,車子到了直營總店。門麵在一條商業街裡,紅色的招牌上印著“川渝味道”的ogo,旁邊還掛著一串紅燈籠。推開門,一股麻辣香撲麵而來,店裡已經坐了幾桌客人,有情侶,也有帶著孩子的家庭。
“楊總,您看,這是咱們的招牌麻辣鍋,還有手工切的肥牛。”阿凡提指著鄰桌的火鍋,語氣裡帶著期待,“我覺得味道跟國內的一樣,可生意就是不溫不火。”
楊曉英沒說話,走到後廚。不鏽鋼操作台上擺著新鮮的蔬菜和肉類,冰箱裡隻有三種底料,預製菜更是連影子都沒有。
她拿起一塊凍肉,眉頭皺得更緊:“阿凡提,你這跟塞浦路斯最初的情況一模一樣——太依賴新鮮食材,忽略了預製產品。你想想,學生下課想快速吃頓飯,旅遊團隻有半小時休息時間,他們能等你現切肉、現熬湯嗎?”
阿凡提的臉一下子紅了:“我……我覺得新鮮的才好吃,怕預製菜不受歡迎。”
“怕沒用,得試。”楊曉英掏出手機,撥通了國內供應鏈的電話,“喂,張經理嗎?給土耳其這邊發一批預製菜,酸湯肥牛、麻辣小龍蝦、夫妻肺片都要,還有十四大菜係裡的經典款,每種先來五萬份。另外,把咱們賣得好的二十種火鍋底料也發過來,尤其是藤椒和番茄味的。”
掛了電話,楊曉英看著阿凡提:“明天我跟你去拜訪土耳其最大的旅遊公司,爭取把旅遊團的團餐拿下來。另外,你統計一下學生人數最多的80所大學,咱們先在這些大學附近找店麵,一家家開加盟店。”
接下來的一周,楊曉英和阿凡提跑遍了伊斯坦布爾的大街小巷。白天,他們去大學附近談房租,跟房東砍價時,楊曉英總會把平板遞給對方:“您看,這是我們在塞浦路斯的加盟店數據,每月營業額最少的也有三萬歐元。您的店麵要是租給我們,保證比租給普通餐館賺得多。”
晚上,他們就去拜訪旅遊公司。土耳其最大的旅遊公司負責人卡拉先生,一開始對“預製中國菜”沒興趣:“我們的遊客喜歡當地美食,比如烤肉、冰淇淋,中國火鍋太辣了,他們可能不適應。”
楊曉英沒辯解,直接讓廚房做好預製酸湯肥牛和番茄火鍋。
當服務員把熱氣騰騰的菜品端上來時,卡拉先生嘗了一口酸湯肥牛,眼睛一下子亮了:“這個味道不錯!不辣,還有點酸,很開胃。”
“不止這個。”楊曉英笑著遞過菜單,“我們有二十種火鍋底料,從微辣到不辣都有,預製菜更是有幾十種,能滿足不同國家遊客的口味。而且,我們的出餐速度很快,旅遊團來了,十分鐘就能上齊菜,不耽誤行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卡拉先生盯著菜單,手指在上麵輕輕敲擊:“要是遊客不滿意怎麼辦?”
“我們承諾,隻要有遊客不滿意,這桌餐免費。”楊曉英的語氣很篤定,“而且,我們可以先合作一個月,要是效果不好,您隨時可以終止合作。”
卡拉先生沉默了幾秒,突然伸出手:“好,我相信你。明天我就讓團隊把你們的餐廳加入旅遊路線。”
簽下旅遊公司的合作後,預製菜也陸續到貨了。楊曉英親自在直營總店盯了三天,教廚師怎麼解凍預製菜,怎麼搭配底料。
第一天,有個來自德國的旅遊團來用餐,當他們看到十分鐘就上齊的酸湯肥牛、麻辣小龍蝦時,都忍不住驚歎:“中國菜居然這麼快!”
一個老太太嘗了口預製夫妻肺片,拉著楊曉英的手說:“我去年去中國旅遊,就愛吃這個,沒想到在土耳其也能吃到一樣的味道。”
消息傳得很快,沒過多久,就有大學附近的店主找上門來。
安卡拉一所大學旁邊的餐館老板穆罕默德,拿著厚厚的資料找到楊曉英:“我聽說你們的預製菜賣得很好,我想加盟!我的店就在大學門口,每天都有很多學生路過。”
楊曉英跟他聊了很久,確認他能嚴格按照標準做預製菜和火鍋後,當場簽了加盟合同。
穆罕臨走時,激動地說:“我早就想做中國菜了,可一直沒找到好的項目,現在終於等到了!”
接下來的三個月,楊曉英幾乎沒怎麼休息。她一會兒在伊斯坦布爾幫新店裝修,一會兒去安卡拉培訓廚師,一會兒又去伊茲密爾跟旅遊公司談合作。
有次,她在高速上開車,突然接到阿凡提的電話,那邊傳來興奮的聲音:“楊總!安卡拉那家加盟店,昨天營業額破萬了!全是學生和旅遊團,預製菜賣光了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