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穀的雨季總裹著化不開的濕熱,史國棟踏出素萬那普機場時,襯衫後背瞬間被潮氣洇出深色印記。
楊小英攥著遮陽傘快步跟上,指尖捏著的紙巾已經揉得發皺:“早知道該多帶兩件速乾衣,這鬼天氣比重慶的伏天還悶。”李秘書長推著行李車走在最後,黑色公文包緊緊貼在身側,裡麵裝著東南亞十一國火鍋酒樓的最新運營報表,封皮邊角已被手心的汗浸得發軟。
車窗外的街景飛速倒退,彩色tuktuk車在車流中靈活穿梭,路邊攤飄來的冬陰功湯味混著尾氣鑽進車窗,與史國棟記憶裡川渝火鍋的麻辣鮮香形成尖銳對比。他翻開報表,目光在“泰國清邁店:預製菜使用率68”“馬來西亞檳城店:三個月投訴量達47起”的紅色批注上停頓,指節不自覺攥緊:“才兩年沒過來,竟亂成這樣。”
完成南亞的整頓,史國棟帶領妻子楊曉英和李秘書長來到東南亞,這十一國的川渝味道魚羊鮮火鍋酒樓整頓工作拉開帷幕。
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和東帝汶。?
開始整頓以後,他們三人隻要對常規的發現的問題,不用總監的資料,管理鬆懈,味道嚴重下降,利用假冒偽劣預製菜品,甚至在一些偏遠的小城市還出現了幾家克隆的川渝味道魚羊鮮火鍋加盟店,及時的進行了清理整頓和處理。
在這裡整頓時,我從來沒有忘記新的商機的拓展。東南亞這些國家,史國棟發現,港口特彆多。巨型的港口有14個,大小的其他港口有100多個。
這些巨型港口許多船上的船員人數特彆多,但是他們都上不了崗,但出不了港口。許多東西都是讓同事能上岸的進行幫著采買。
史國棟突然想起了移動火鍋車,移動火鍋車可以進草原,為什麼不能進港口呢?心中這樣想著,他們到位後,及時開始整頓,同時考慮著火鍋車進港口事宜。
首站抵達曼穀總店時,正是晚餐高峰。本該座無虛席的大廳隻坐了三成客人,穿格子襯衫的服務生靠在收銀台刷手機,見他們進門也隻是抬了抬眼。
史國棟徑直走向後廚,不鏽鋼操作台上堆著未清洗的菜盤,冷藏櫃裡的凍羊肉卷包裝印著模糊的生產日期,角落的垃圾桶旁散落著幾袋過期的火鍋底料。
“王總監呢?”史國棟的聲音冷得像冰。服務生慌慌張張跑去叫人,五分鐘後,頂著啤酒肚的王總監才趿著拖鞋趕來,領口沾著油漬:“史總?您怎麼突然來了?”
“我再不來,川渝味道的招牌就要被你們砸爛了。”史國棟指著冷藏櫃,“這些預製菜是總部批準用的嗎?客人投訴食材不新鮮,你怎麼處理的?”
王總監眼神躲閃,支支吾吾說不出話,最後才憋出一句:“最近原材料漲價,不用預製菜賺不到錢……”
“賺錢?”楊小英上前一步,將手機裡的顧客評價懟到他眼前,“‘味道像白開水’‘毛肚嚼不動’,你看看這些評論,再這麼下去,誰還來吃?”
李秘書長適時遞上整改通知書,鋼筆尖在“立即停用所有非總部供應食材”的條款上重重一點:“王總監,限你三天內清退所有問題原料,後廚重新消毒,否則總部將收回經營權。”
接下來的半個月,三人馬不停蹄地穿梭在東南亞各國。在越南胡誌明市,他們查處了兩家用鴨肉冒充羊肉的加盟店,老板哭著求情,說自己是被供貨商騙了,史國棟卻隻留下一句話:“客人信的是‘川渝味道’這四個字,不是你的借口。”
在老撾萬象,他們發現一家克隆店,招牌上“川渝味道”的“渝”字少了一點,店內裝修卻和總店一模一樣,史國棟當即聯係當地工商部門,當天就讓這家店關了門。
最棘手的是緬甸仰光的分店。分店老板是當地華僑,仗著有熟人撐腰,拒絕配合整改,甚至放話說:“你們中國人管不到緬甸的事。”
對於這種很惡心的華僑,史國棟也絕不手軟,但史國棟沒跟他們硬碰硬,而是找到了中國駐緬甸大使館。
外交官出麵協調後,當地政府派人來檢查,發現分店不僅食材不合格,消防通道還堆滿了雜物,老板這才慌了神,乖乖簽下整改協議。
整頓工作漸入佳境,史國棟卻沒閒著。每次路過港口,他總會停下來觀察——新加坡港的巨輪像鋼鐵巨獸般停靠在碼頭,船員們趴在欄杆上眺望岸邊;馬來西亞巴生港的裝卸工人頂著烈日搬運集裝箱,休息時隻能蹲在路邊啃麵包。“你看這些人,吃飯都沒個正經地方。”史國棟指著港口的人群對楊小英說,“咱們的火鍋能不能開到這兒來?”
楊曉英愣了一下:“港口裡能開店嗎?而且船來了又走,客人不固定啊。”李秘書長也皺起眉:“各國的政策不一樣,消防、衛生標準也不同,怕是不好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好辦不代表不能辦。”史國棟的眼睛亮了起來,“咱們不是有移動火鍋車嗎?在草原上能開,在港口為什麼不能?”他立刻讓李秘書長整理東南亞各國港口的政策資料,自己則聯係國內的女兒史欣兒:“欣兒,幫我改造一批移動火鍋車,要能裝高壓天然氣罐,還要有拖車,製式一拉開組裝桌椅和製式封裝菜品,下雨的時候能快速搭起蒙古包。”
史欣兒接到電話時正在川中市中國火鍋餐飲大學的工廠裡盯著生產,聽到父親的想法,當即來了興趣:“老爸,您放心,我保證半個月內改好樣品。”
掛了電話,她立刻召集技術人員開會,將天然氣罐的位置調整到車尾部,避免碰撞,又把桌椅設計成可折疊式,能最大限度節省空間,充氣蒙古包則選用了耐磨的pvc材質,十分鐘就能充好氣。
樣品送到東南亞時,史國棟正在和東盟各國的港口管理部門協商。起初,對方都持懷疑態度,新加坡港的負責人說:“移動火鍋車在港口運營,安全隱患太大,我們不能批準。”
史國棟帶著他們去看樣品,打開天然氣罐的安全閥,演示自動熄火裝置:“您看,隻要檢測到燃氣泄漏,會立刻斷電斷氣,而且我們的工作人員都經過專業培訓,絕對符合新加坡的安全標準。”
為了說服文萊的港口管理部門,史國棟甚至請中國大使館的官員出麵。外交官在會談中說:“川渝味道是中國的知名品牌,他們的移動火鍋車不僅能解決船員和工人的吃飯問題,還能促進兩國的飲食文化交流。”經過反複協調,文萊終於同意先試點運營。
首輛移動火鍋車在新加坡港亮相那天,引來了不少人圍觀。銀色的車身印著鮮紅的“川渝味道”ogo,拖車打開後,不鏽鋼桌椅整齊排列,廚師現場切著新鮮的毛肚,麻辣鍋底的香氣飄出老遠。第一個顧客是新加坡籍船員李偉,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點了一份鴛鴦鍋,吃了第一口就忍不住說:“這味道,跟我在重慶吃的一模一樣!”
消息很快在港口傳開,第二天,就有二百三十幾名船員來排隊。史國棟看著熱鬨的場景,又有了新想法:“咱們不能隻守著港口,人口密集的街道、小島、廠礦區都可以去。”
他立刻安排人員調研,在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他們把移動火鍋車開到了工業區,工人們下了班就能吃上熱乎的火鍋;在菲律賓的宿務島,他們的火鍋車成了海邊的一道風景線,遊客們一邊看海一邊吃火鍋,讚不絕口。
不過,拓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麻煩。在泰國普吉島,移動火鍋車剛停在街邊,就有當地小吃攤主來鬨事,說他們搶生意。
史國棟沒有跟攤主爭吵,而是請他們品嘗火鍋,又提出合作——攤主可以推薦客人來吃火鍋,總部會給他們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