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的落地窗外,九月的陽光正把成片楓樹林染成淺金,史國棟捏著剛取的行李牌,指節無意識摩挲著“川渝味道”的燙金ogo。
楊曉英把薄外套搭在臂彎,剛接通約瑟夫的電話,聲音就被機場廣播的法語播報蓋過幾分:“約瑟夫,我們在t3行李提取處,你跟邁克爾到了嗎?”
“剛到,看見你們了!”穿深灰西裝的約瑟夫揮著手穿過人群,身後的邁克爾舉著個印著“多倫多華人商會”的文件夾,快步走近時還不忘調侃:“史,楊,你們這趟航班居然沒延誤——要知道上周我去溫哥華,光在跑道上等了倆小時。”
史國棟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掃過不遠處舉著“歡迎川渝味道考察團”紙牌的華人接機員:“看來加拿大的華人朋友比天氣預報靠譜。先去酒店放行李?還是直接去北約克的華人社區?”
“聽你的,不過得先跟你說個事。”約瑟夫突然收了笑,翻開文件夾遞過去,“昨天約克區有三家本地餐廳老板找過商會,說擔心你們的火鍋會搶生意,甚至提到要聯合施壓市政廳,要求提高中餐店的衛生審核標準。”
楊曉英接過文件的手指頓了頓,史國棟卻隻是掃了眼上麵的簽名,隨手遞給邁克爾:“施壓?當年在洛杉磯,還有人說四川火鍋太辣不符合美國人胃口呢。走,先去吃碗牛肉麵,邊吃邊聊。”
街角的“老李牛肉麵”店裡,紅油辣子的香氣混著花椒的麻意飄滿整個空間,史國棟舀了勺牛肉湯,看著窗外排隊買奶茶的華人學生:“邁克爾,你在多倫多待了十年,說說看,這邊華人最常去的聚餐地是哪類?”
“以前是粵菜館,這兩年川湘菜館多了起來,但火鍋還是缺正宗的。”邁克爾掰著手指算,“北約克、士嘉堡、列治文山這三個區的華人密度最高,尤其是士嘉堡,光唐人街就有三條,周末連停車位都搶不到。”
“那咱們的直營店就先從這三個區紮進去。”史國棟放下筷子,從包裡掏出張手繪地圖,上麵用紅筆圈出十幾個點位,“你看,這幾個地方要麼挨著華人超市,要麼在地鐵站附近,輻射範圍至少能覆蓋五萬華人。加盟店就選在港口和尼亞加拉大瀑布景區,遊客多,回本快。”
楊曉英突然指著地圖上的一處:“這裡不是約克區的商業街嗎?旁邊就是兩家麥當勞,咱們把店開在這,會不會太紮眼?”
“要的就是紮眼。”史國棟用筆尖點了點那個位置,“你忘了在悉尼的時候,咱們把店開在肯德基對麵,三個月就把他們的下午茶客流分走了三成。加拿大這邊的人越來越注重健康,咱們的十四大菜係菜品,蒸的煮的炒的都有,比炸雞薯條健康多了,正好打差異化競爭。”
約瑟夫突然插了句:“可你們剛才說加盟店隻招華人店主,會不會被人說搞歧視?上周就有本地媒體問我,為什麼華人企業隻願意跟華人合作。”
史國棟端起茶杯喝了口,語氣很堅定:“不是搞歧視,是為了守住味道。你想想,要是找個不懂中餐的本地人當加盟店主,他可能會把麻辣鍋底改成番茄味,把毛肚換成牛排,那還叫川渝味道嗎?而且華人店主更懂華人食客的需求,知道什麼時候該上免費的酸梅湯,什麼時候該多送份鴨血。”
正說著,店門被推開,一個穿藍色工裝的中年男人走了進來,看見史國棟他們,眼睛一亮:“史總?我是士嘉堡華人商會的周明,昨天跟您通過電話的。”
史國棟趕緊起身握手:“周會長,辛苦你特意跑一趟。聽說你有個空置的商鋪,就在華人超市旁邊?”
“對,我帶了鑰匙,現在就能去看。”周明從口袋裡掏出串鑰匙,“那地方以前是個粵菜館,廚房設備都還在,稍微改改就能用。我本來想自己開家火鍋店,可沒找到靠譜的配方,後來聽說你們要來加拿大,就想著跟你們合作加盟。”
“加盟沒問題,但得先跟你說清楚規矩。”史國棟放慢語速,“第一,店裡的鍋底必須用咱們總部統一配送的料包,不能自己加東西;第二,員工優先招華人,要是招了本地人,得先送總部培訓三個月;第三,店裡必須用咱們的點餐機器人和結算機器人,這些高科技設備不僅能省人力,還能吸引年輕人。”
周明連連點頭:“這些都沒問題!我兒子在多倫多大學讀計算機,正好能幫著維護機器人。對了,史總,我還有個疑問,要是開店資金不夠,你們能幫忙解決嗎?”
“可以。”史國棟從包裡拿出張名片遞過去,“這是咱們環球世界銀行加拿大分行的聯係方式,你把商鋪的資料和你的資金需求報過去,他們三天內就能出評估報告。隻要符合標準,貸款利息比本地銀行低兩個點。”
周明接過名片,激動得手都有點抖:“太好了!我這就回去準備資料,爭取下個月就能開業。”
送走周明,楊曉英看著史國棟:“你倒是把資金的事想得挺周全,不過加拿大的銀行監管比美國嚴,咱們的銀行能順利放款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放心,我早就跟分行的人打過招呼了。”史國棟靠在椅背上,看著窗外飄落的第一片楓葉,“咱們在加拿大要做的不隻是開幾家火鍋店,是要讓華人在北美餐飲界有話語權。你想想,以後外國人提到中餐,不隻是想到左宗棠雞,還能想到咱們的魚羊鮮火鍋,想到十四大菜係,這才是咱們的目標。”
接下來的一周,史國棟團隊幾乎跑遍了多倫多的各個區域。在北約克的直營店選址現場,邁克爾指著一處正在裝修的商鋪:“這裡以前是個服裝店,層高夠高,能裝下咱們的表演機器人。而且旁邊就是地鐵站,每天人流量至少有兩萬。”
史國棟抬頭看了看天花板,又蹲下來摸了摸地麵:“地麵得重新鋪防滑磚,畢竟吃火鍋容易灑湯。廚房要隔出兩個區域,一個做火鍋,一個做中餐,這樣能滿足不同食客的需求。”
楊曉英拿著平板電腦記錄:“我已經聯係了國內的設備廠家,點菜機器人和切菜機器人下周就能運過來。對了,約瑟夫剛才說,溫哥華的華人商會也想邀請咱們去考察,要不要安排在下周?”
“可以,不過得先處理好約克區的事。”史國棟站起身,“昨天有個本地餐廳老板找我,說想聯合其他餐廳抵製咱們,你怎麼看?”
約瑟夫皺了皺眉:“我覺得他們是怕競爭不過咱們。要不咱們舉辦個試吃活動,請當地的媒體和食客來嘗嘗,讓他們知道咱們的火鍋有多好吃。”
“這個主意好。”史國棟眼睛一亮,“就定在本周末,在士嘉堡的唐人街辦試吃會,準備魚羊鮮火鍋、水煮魚、宮保雞丁這幾道菜,再搞個機器人表演,肯定能吸引不少人。”
試吃會當天,士嘉堡唐人街的廣場上擠滿了人。史國棟親自站在火鍋旁,給食客們舀湯:“您嘗嘗這個魚羊鮮火鍋,魚肉是從大西洋剛運過來的鱈魚,羊肉是本地牧場的羊,鮮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