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愣住了,他覺得這個想法太冒險:“史總,貧民窟的人要是吃壞了肚子,咱們店就完了。而且回收老油的成本不低,咱們可能會虧本。”
史國棟拍了拍哈桑的肩膀:“消毒環節我來盯著,我從國內運過來機器。相關技術管理人員必須嚴格把關,成本的事你不用擔心,就算虧本,能讓更多人吃上有味道的飯,也值了。”
接下來的幾天,史國棟親自盯著老油的回收處理:先用濾網過濾掉雜質,再用高溫煮沸消毒,然後再用專用集成式回收消毒機進行深度消毒。
然後抽檢化驗,對大腸杆菌等細菌指標進行監控,達標後再進入下道工序。
最後加入香料和調味料,裝在簡易的塑料袋裡。定價時,他特意定了一個貧民窟的人都能接受的價格——每袋隻要16古德海地貨幣),相當於人民幣一塊錢。
離開海地的前一天,史國棟看著第一批做好的回收火鍋底料被運出店鋪,心裡既期待又忐忑。哈桑送他去機場時,他反複叮囑:“一定要保證底料的衛生,要是出了問題,馬上停止銷售。”
兩個月後,史國棟正在重慶的總部開會,突然接到了哈桑的電話,電話裡的哈桑聲音激動得發抖:“史總!您快看看新聞!咱們的回收火鍋底料火了!貧民窟的人都搶著買,而且沒有一個人吃壞肚子!衛生局的人還來檢查過,說咱們的底料完全符合標準!”
史國棟趕緊打開電腦,海地的新聞網站上,全是關於“川渝味道回收火鍋底料”的報道:有記者拍到貧民窟的居民用底料煮著野菜和豆腐,臉上滿是笑容;有醫生說,最近營養不良的孩子數量明顯減少,因為居民們用底料改善了夥食。
更讓他意外的是,哈桑接著說:“史總,還有一個好消息!總統府的人聯係我了,說總統先生知道您的善舉後,想給您頒發‘扶貧榮譽公民’的稱號,還會獎勵您20萬美元!”
史國棟的心裡一陣暖流,他立刻對哈桑說:“榮譽稱號我收下,但20萬美元你幫我捐給當地的公益醫院,專門用來治療因饑餓生病的孩子。對了,還有一個事,你統計一下,咱們現在每天需要多少回收老油,我從美國和加拿大的‘川渝味道’分店調貨過來,咱們把回收火鍋底料的規模擴大,讓更多人受益。”
哈桑哽咽著說:“史總,您真是個好人!貧民窟的人都在感謝您,他們說您帶來的不隻是火鍋底料,還有希望。”
又過了半年,史國棟再次來到海地。這一次,他看到的景象和上次截然不同:貧民窟的路邊,多了很多賣蔬菜和豆腐的小攤,那是他的員工們開的;孩子們穿著乾淨的衣服,背著書包去上學,臉上洋溢著笑容;就連之前堆滿垃圾的空地,如今也種滿了綠油油的蔬菜。
總統府的頒獎儀式上,海地總統利德·傑克遜握著史國棟的手,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史先生,您用一鍋火鍋底料,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您是海地的朋友。”
史國棟看著台下的穆薩、哈桑和其他員工,還有那些曾經吃不飽飯的居民,心裡感慨萬千。
他接過榮譽證書,對著話筒說:“其實我沒做什麼,我隻是把川渝的火鍋文化帶到了這裡,把中國人‘互幫互助’的精神帶到了這裡。未來,我還會在這裡開更多的火鍋店,教更多人種蔬菜、做豆腐,讓更多人過上好日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儀式結束後,穆薩帶著史國棟來到他的家——不再是之前的鐵皮屋,而是一間簡陋但整潔的磚房。穆薩的妹妹正坐在院子裡寫作業,看到史國棟,趕緊跑過來,手裡拿著一個用彩紙折的火鍋模型:“史伯伯,謝謝你,我現在每天都能吃飽飯,還能上學,我以後也要像你一樣,幫助更多的人。”
史國棟蹲下來,摸了摸小女孩的頭,眼眶有些濕潤。他看著院子裡種滿的蔬菜,看著廚房裡擺著的豆腐模具,突然明白:扶貧不是簡單的施舍,而是給人希望,教人生存的技能。而那鍋看似普通的回收火鍋底料,不僅承載著川渝的飲食文化,更承載著跨越國界的善意與溫暖。
時間過了不久,太子港的旱季來得猝不及防,陽光像熔化的金子潑在貧民窟的鐵皮屋頂上,反射出刺眼的光。
史國棟站在“川渝味道”配送中心的倉庫前,看著工人將一桶桶貼著“精製半成品”標簽的油桶搬下集裝箱,桶身外壁凝著一層細密的水珠,在烈日下迅速蒸發,留下淡淡的油印。
倉庫裡彌漫著香料與紅油混合的氣息,比重慶總店的味道更烈,卻又帶著海地特有的潮濕感。幾個黑人工人圍著巨大的攪拌鍋忙碌,金黃的老油在鍋裡翻滾,升騰的熱氣模糊了他們黝黑的臉龐,隻看見他們不時用長勺舀起油液,對著光查看澄清度。牆角堆著成箱的簡易包裝袋,印著紅底黃字的“川渝味道”ogo,袋麵上用海地克裡奧爾語寫著“5古德袋”,數字旁邊畫著一顆小小的辣椒。
史國棟走到攪拌鍋旁,指尖碰了碰鍋壁,溫熱的觸感順著指尖蔓延。他抬頭望向倉庫外,遠處貧民窟的鐵皮屋像被揉皺的錫紙,擠在裸露的紅土坡上,偶爾有穿著破舊衣服的孩子跑過,手裡攥著用塑料袋包著的玉米糊,腳步揚起的塵土在陽光下形成細小的光柱。
“史總,這批從美國運過來的老油,消毒指標比上次還高。”負責質檢的海地員工阿莫斯拿著檢測報告走過來,黝黑的手指在數據上劃動,“您看,細菌數遠低於國家標準,香料比例也剛好,煮的時候能飄三條街遠。”
史國棟接過報告,目光落在“合格率100”的字樣上,嘴角微微上揚。他想起上個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分店,看著工人將過濾後的老油裝進密封桶,窗外飄著細雪,而此刻海地的陽光正把倉庫裡的每一寸空氣都曬得發燙。兩種截然不同的溫度,卻因為這桶紅油有了關聯。
倉庫外傳來卡車發動的聲音,第一批裝袋的回收火鍋底料被搬上貨車,車身上貼著巨大的海報:一個皮膚黝黑的小男孩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湯,碗裡飄著幾片青菜,旁邊寫著“一口暖湯,一頓飽飯”。
貨車緩緩駛離,揚起的塵土中,史國棟看見幾個貧民窟的居民站在路邊張望,眼神裡帶著期待——他們已經習慣了每周三的“紅油時刻”,用5古德就能換回一袋能讓玉米糊變香的底料。
風從倉庫的通風口吹進來,帶著遠處海水的鹹腥味,與鍋裡的紅油香氣交織在一起。
史國棟望著貨車消失在紅土路上的背影,想起剛到海地時,看見孩子們爭搶發黴麵包的場景,心裡忽然變得柔軟。他低頭看著攪拌鍋裡翻滾的紅油,金色的油麵映著頭頂的燈泡,像撒了一把碎星——這鍋從美洲發達國家回收來的老油,在海地的陽光下,正變成照亮貧民窟的溫暖光亮。
拓展完畢離開海地時,史國棟站在飛機舷梯上,回頭望著這片曾經貧瘠的土地,心裡暗暗發誓:他會把“川渝味道魚羊鮮火鍋酒樓”的故事繼續在這裡書寫下去,讓紅油的香氣,飄向更多需要溫暖的角落。
喜歡舌尖上的創業魚羊鮮火鍋崛起記請大家收藏:()舌尖上的創業魚羊鮮火鍋崛起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