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邊關海防,皇子的分憂_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9章 邊關海防,皇子的分憂(2 / 2)

孫傳庭麵色凝重,出列緩緩道:“陛下息怒。崔尚書所言甚是,鄭芝龍所求,決不可應。然,此刻北虜叩關,遼東危殆,實無力再啟東南戰端。鄭芝龍雖狂,然其水戰力確為我朝目前所需,驟加征伐,東南必亂,徒耗國力,且令紅夷、李魁奇坐收漁利。”他話鋒一轉,“或可……行緩兵之策,驅虎吞狼。明發旨意,嚴詞申飭其僭越勒索、侵奪友商、威脅朝廷之罪,拒其一切非分之求,令其即刻歸還所占浙商地盤。同時,密令福建巡撫,可透風於鄭芝龍,朝廷對其‘剿滅為國患之海盜’如李魁奇部)之舉樂見其成,凡擊破此類船隊,所獲戰利品……可默許其‘酌情’自處,以補餉需。此乃權宜之計,待北疆稍定,再圖根本解決。”

朱常洛閉上眼,深吸一口氣,再睜開時,已恢複冷靜,但眼底寒意更盛:“擬旨:明發申飭,措辭需極其嚴厲,曆數其罪,拒其妄求,嚴令其安守澎湖,即刻歸還所有強占之據點,不得再犯境掠商!另,給福建巡撫密旨,就依伯雅之策。告訴鄭芝龍,朕要看他的‘忠’心和‘本事’!但他若再敢襲擾沿海、劫掠官民商船,朕寧可兩線作戰,亦必傾力將其碾為齏粉!”

遼西,寧遠城外。

所謂的“預選台地”,已徹底淪為一片巨大的、塵土飛揚的工地,更似人間煉獄。數萬民夫和軍卒在烈日暴曬下,如同螻蟻般艱難運作。夯土號子聲、監工嗬斥聲、皮鞭抽打聲、以及中暑病倒者的呻吟哀嚎聲混雜在一起,構成一幅殘酷的畫卷。

暑熱、勞累、以及開始蔓延的痢疾霍亂,每天都在無情地收割著生命。屍體被迅速拖走,草草掩埋或焚燒,以防瘟疫。絕望和怨氣在沉默中積累,仿佛乾燥的柴堆,隻差一粒火星。

“大帥!又死了三十多個!病倒的更多!醫官和藥都快不夠了!再這樣下去,恐生大變啊!”吳三桂甲胄在身,熱得滿臉通紅,衝到袁崇煥麵前急稟,他甲胄上還帶著尚未乾透的血跡——那是方才彈壓一次小規模騷亂時留下的。

袁崇煥站在一段剛剛壘起、尚不牢固的矮牆上,同樣汗流浹背,左臂舊傷在濕熱天氣下隱隱作痛。他望著遠處地平線上建奴遊騎揚起的塵土,又看看腳下這片用血汗和生命艱難推進的工程,眼神冷酷而堅定。

“變?能有什麼變?停下來,讓建奴衝過來,大家一齊死嗎?!”他聲音嘶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鐵硬,“逃?煽動?亂我軍心者,殺無赦!剛才那幾個晉商細作,頭砍了掛起來!告訴所有人,不想全家老小被建奴屠戮,就給我咬牙挺住!”

他頓了頓,看著那些搖搖欲墜的民夫,深吸一口灼熱的空氣,補充道:“從即日起,所有軍醫、藥品,優先救治役夫!軍中省出口糧,每日多熬一頓稀粥分發!但工程,一刻不能停!快!還要再快!”他近乎偏執地嘶吼著,仿佛要將自己所有的意誌力都灌注到這搖搖欲墜的防線之中。

紫禁城,坤寧宮偏殿。

這裡與外麵的酷熱和喧囂仿佛是兩個世界。雖也熱,但擺放著數盆冰塊,稍有緩解。

皇後柳青瑤腹部已明顯隆起,穿著寬鬆的夏裳,坐在一張鋪著涼席的軟榻上。她並未因身孕而全然休息,麵前擺著幾張圖紙,穿著工部員外郎的常服,身上還沾著點油汙的信王朱由校正興致勃勃地指點講解。

“母後請看,”朱由校眼睛發亮,早已沒了最初被父親點撥隻沉迷木工時的狹隘,指著圖紙上一件結構複雜的器械,“這是兒臣與格物院幾位博士根據古籍和父皇之訓,改進的‘龍骨翻車’,齒輪傳動用了銅鐵件,更耐用,出力更大,若能成,引水灌溉效率能增三成不止!還有這個,是針對深井的鑽探工具草圖,用了棘輪原理……”

柳青瑤認真聽著,不時提出一兩個關鍵問題,都切中要害,她的求實思維還有皇帝經常和她說些奇思妙想(後世見聞)的超前思維,給了朱由校極大啟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由校介紹完水利工具,臉上興奮稍褪,從懷中又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份明顯翻閱多次、邊角有些卷起的文稿,神情變得有些躊躇甚至畏縮。

“母後,”他聲音低了些,“這……這是兒臣……還有格物院裡幾個從河南、山東來的生員,他們老家常受蝗災,根據老農經驗和古籍記載,一起整理抄錄的《備蝗荒說略》……裡麵寫了些預防和撲殺蝗蝻的土法子,像深耕曝曬蟲卵、組織鄉民掘溝圍打、鼓勵養鴨治蝗什麼的……兒臣覺得,或許……或許有點用處。”

他越說聲音越小,似乎很沒有底氣,不敢抬頭。格物院是他父親力排眾議設立、下詔求賢聚集各方奇才能工之所,裡麵不僅有工匠,也有不少精通實學的書生。他參與其中,雖得父親“殊途同歸”的鼓勵,但內心深處,仍覺得這些“土法子”難登大雅之堂,遠不如造出精妙器械能得父皇認可,生怕拿出來反而被斥為不務正業、瑣碎無用。

柳青瑤接過那份沉甸甸的文稿,她能感受到兒子那份想為父親分憂卻又害怕達不到期望的複雜心情。她溫柔地看著他:“校兒,這份心意極好,父皇若是知道,定會欣慰。”

朱由校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光亮,又迅速黯淡下去,低聲道:“兒臣……兒臣不敢直接打擾父皇。父皇日理萬機,憂心國事,這些微末小事……”

柳青瑤輕輕打斷他,語氣堅定而柔和:“這絕非微末小事。蝗災一起,赤地千裡,顆粒無收,萬千百姓便要流離失所,餓殍遍野,這才是動搖國本的大事!陛下年初頒布求賢詔,求的正是這等能安民濟世的實務之才!格物院也不隻是造奇巧機械,能彙集民智,解決民生疾苦,同樣是經世致用的大學問!你將這些來自民間實踐的有效方法整理出來,正是響應了你父皇的求賢詔令,做的正是陛下最希望看到的實事!”

她輕輕撫過文稿:“這份《備蝗荒說略》,母後先細細看過。若果真切實有效,母後便替你轉呈父皇。你要記住,為你父皇分憂,並非一定要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將這些利國利民的真知灼見上達天聽,讓朝廷能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便是大功一件。陛下求賢若渴,重視實務,絕不會因法子‘土’而輕視,隻會因其‘有用’而珍視。”

朱由校聽著皇後溫和而有力的話語,眼中的畏縮漸漸被一種理解和堅定取代。他用力點了點頭:“兒臣明白了!謝母後點撥!”這一刻,他對父親那份敬畏交織的感情裡,更多了幾分理解,也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作為皇子、作為格物院一員所能儘的責任。

一旁伺候的女官小聲勸道:“娘娘,您有著身子,莫要太過勞神,這些……”

柳青瑤微微一笑,撫著小腹:“正因有著他,才更盼著這天下能少些災荒,百姓能多口飯吃。陛下在前朝殫精竭慮,我等在後方,能儘一分力便是!”

喜歡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請大家收藏:()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詭神密語 讓你回高三奮鬥,你卻做空股市? 鬼吹燈之昆侖神宮新篇 抗戰:隊伍拉起來後,老李人麻了 大唐劍聖錄 變身傭兵以為佬,實則人妻當到老 廢柴覺醒:開局獻祭親妹妹 被休後,每日情報助我熬過荒年 目光所及都將是你 明豔知青遇上偏執痞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