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常常會因此陷入短暫的沉思,隨後又迅速將思緒拉回眼前的礦務章程上,但那些跨越時空的智慧火花,已然在不經意間,為他處理眼前的事務提供了超越時代的視角和方法。他意識到,陛下交給他的,不僅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座連接著過去與未來、陸地與海洋的橋梁。而他,正在這座橋上,一步步從帝國的礦務管家,向著未來海洋事業的奠基人悄然蛻變。到了任地,在工作之餘,他開始在一個單獨的筆記本上,零星地記錄下一些關於新式海船、水師編製、航海訓練法的構想,這些靈感皆源於鄭和武魂的沉澱與對當前礦務實踐的反思碰撞。
遼東,遼陽城已更名為鳳凰城,寓“涅盤重生”之意)。這裡已成為明軍前線的大本營,到處是忙碌的士兵、轉運的輜重和新修的防禦工事。海州大捷的興奮已然過去,全軍上下都彌漫著一種大戰將至的凝重氣氛。
經略府內,熊廷弼正與袁崇煥、祖大壽、吳三桂等將領進行沙盤推演。沙盤上,沈陽城的模型周圍,插滿了代表敵我雙方兵力的小旗。
“根據夜不收最新回報,”熊廷弼手指沈陽,“努爾哈赤確已收縮兵力,加固城防。城頭新增了大量楯車、裹濕棉被的擋牌,甚至挖掘了壕溝,明顯是針對我軍火器。其精銳騎兵,由阿濟格、多爾袞率領,活動於我軍側翼和後方,頻繁襲擾糧道,雖未造成太大損失,卻牽製了我軍不少精力,疲敝我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袁崇煥皺眉道:“虜酋這是打定主意,要憑堅城消耗我軍。沈陽城高池深,若其一味死守,我軍強攻,縱有火器之利,傷亡亦必慘重。”
祖大壽性如烈火,哼道:“那就圍死他!斷其糧草,看他能撐到幾時!”
吳三桂則相對冷靜:“圍城亦非良策。我軍糧草轉運漫長,同樣耗不起。且曠日持久,恐生變故。必須尋求戰機,迫其出戰,或找到破城之法。”
熊廷弼點了點頭,目光掃過眾將:“諸位所言皆有道理。強攻損失大,久圍耗不起。故而,下一步,我軍當以‘困’與‘誘’相結合。”他指著沙盤上的幾個點:“祖將軍,你部繼續加強對沈陽西麵的封鎖,做出長期圍困的姿態。袁將軍,你率本部兵馬,向撫順方向運動,佯作威脅其舊都赫圖阿拉,迫使努爾哈赤分兵。吳將軍,你率領關寧鐵騎,配合神機營一部,專門清剿建奴遊騎,護衛糧道,並尋機殲其有生力量。”
“而我,”熊廷弼目光一凝,“將親率主力,前出至沈陽城外十裡立營,步步為營,修築炮壘,每日以重炮轟擊其城防,挫其銳氣,耗其物資,逼其做出反應!努爾哈赤性如烈火,我就不信,他能一直忍下去!隻要他敢出城,野戰便是我軍的天下!”
一套組合拳下來,既有正麵對峙,亦有側翼迂回和後勤保障,顯得老成持重又富有攻擊性。眾將聞言,紛紛領命,鬥誌昂揚。
就在此時,親兵送來一份來自京師的密函。熊廷弼展開一看,是皇帝親筆,除了勉勵之外,還特意提醒他需格外警惕建奴火器是否有異常發展,並告知其文淵閣失竊案可能與技術外流有關。
熊廷弼看完,神色更加凝重。他將密函傳閱諸將,沉聲道:“陛下提醒的是。我等亦發現,近期建奴偵騎似乎更加活躍,且對我軍火器陣列格外‘感興趣’。傳令下去,各營需加強戒備,尤其要保護好火炮和火銃手,嚴防敵軍偷襲或窺探。所有繳獲之敵軍軍械,無論破損與否,立即送交格物院專員查驗!”
一種無形的技術競賽陰影,開始籠罩在遼東戰場上空。
鏡頭再次給到王承恩,山西大同,剛剛鎮壓了一處當地豪強試圖阻撓開礦的陰謀後,“礦務提督太監”王承恩,正站在初具規模的露天礦坑邊緣。他看著眼前如火如荼的開采場麵,數以千計的礦工、工匠在其製定的規章下有序勞作,輸送煤炭的軌道車、改進後的提升器械隨處可見,儼然已是一個高效運轉的工業雛形。
他手中拿著一塊剛呈送來的焦炭樣品,這是京師的宋應星根據陛下提示,用大同之煤試煉成功的。王承恩仔細檢查著這塊銀灰色的堅硬物體,感受著其中蘊含的驚人熱值。
“好東西!”他讚歎道,“立刻組織人手,仿照京師範式,就地建造焦炭窯!今後大同之煤,部分直接南運京師及遼東,部分就地煉焦!煉出之焦炭,其品質需嚴格查驗,分等定級,優者優先供應鳳凰城兵仗局及京師大明兵仗局!”
處理完公務,他回到臨時衙署,再次攤開那本特殊的筆記。看著地圖上漫長的海岸線,又想起陛下對水師的期盼,再對比眼前管理礦場的經驗,他提筆寫道:“新式水師之基,首在戰船。福船敦厚耐波,廣船輕捷,然皆不足為未來海戰之主宰。臣觀西夷船舶之圖源於武魂),其側舷多設炮位,戰力強橫。或可取其長,融合我大明寶船水密隔艙、硬帆之優,設計新艦?然巨艦非一蹴而就,當先擇一二船廠,試造小型炮艦,摸索工藝,訓練匠徒,積累經驗……”“水手之訓,非僅操舟駕帆,更需通曉火炮、測天量海導航)。或可於沿海設立水師學堂,招募善水子弟,教之以文韜武略……”“礦務之驗,讓臣深知後勤之重。未來水師遠征,糧秣、彈藥、維修,皆需海外基地支撐。陛下所標呂宋之金礦社稷圖資源點),若得開采,既可富國,其地亦可為南下之跳板……”
他的筆尖在“呂宋”二字上輕輕一點,眼中閃過一絲鄭和當年揚帆遠洋時的豪情與睿智。管理礦場的經驗正在迅速轉化為他未來規劃水師藍圖的寶貴財富,而鄭和的武魂,也在這腳踏實地的工作與深謀遠慮的思考中,與他融合得愈發緊密深沉。
紫禁城內,朱常洛通過王安,不斷接收著來自各方的消息:宋應星對焦炭和蜂窩煤的興奮、孫傳庭在朝堂上麵臨的壓力、熊廷弼在遼東的步步緊逼、王承恩的學習和計劃……
他感到自己就像是一個同時操控著多個棋子的棋手,每一步都關乎國運。科技、政治、軍事、經濟、外交,多條戰線同時推進,壓力巨大,卻也讓他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乾勁。
夜深人靜時,他再次看向腦海中的社稷圖。國運數值依舊在30上下微微波動,顯示著中興之路的艱難與反複。那“挽天傾2”的任務列表漫長而艱巨。
他的目光最終落在了那85個武魂碎片上。還差15個,就能再次進行一次指定領域的武魂抽取。下一次,該選擇哪個領域?是繼續增強軍事,還是彌補內政短板,或是推動科技飛躍?
“王安,”他輕聲喚道,“傳朕旨意,讓宗人府和禮部,好好籌備太子的周歲誕辰。朕要……好好操辦一下。”
或許,一個普天同慶的場合,不僅能凝聚人心,也能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契機。他需要一切能夠利用的力量,來推動這個古老的帝國,更快地走向新生。
喜歡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請大家收藏:()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