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金石淬火,新政周歲_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6章 金石淬火,新政周歲(1 / 2)

遼東寬甸堡附近,一處新設立的營寨,與明軍主力營地的規整肅殺不同,此地更顯粗獷與混雜。營寨外圍由明軍哨卡嚴密看守,內部則多是麵龐黝黑、發式各異的女真降卒以及部分被收編的遼東漢人、朝鮮銃手。空氣中彌漫著汗味、皮革味以及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與猜疑。

這就是曹文詔奉熊廷弼之命,嘗試組建的“新編營”。兵源複雜,心思各異,其管理難度遠超正麵戰場廝殺。此刻,營校場上並未進行大規模操演,而是劃分出十數個小型區域。

其中一個區域,約十二人一隊。三名原白甲兵出身、身材魁梧的女真降卒手持加長的狼筅一種改良過的長杆兵器,前端枝杈密布,可格擋、攪擾),他們動作尚顯笨拙,卻努力模仿著教官的動作。其後是四名手持長槍的遼東漢子,槍尖寒芒閃爍,伺機突刺。再後是兩名刀盾手,護持側翼。最後則是三名來自朝鮮的火繩槍手,正練習快速裝填與隊列輪射。

教官並非明軍傳統將官,而是一位身材精悍、麵色冷峻的浙兵把總,名曰陳大成。他乃當年戚繼光舊部,通曉“鴛鴦陣”及其變陣的精髓。曹文詔費儘心力才將他從薊鎮調來。

“狼筅手!前推!對!不是讓你捅,是格!擋住他!亂其陣型!”“長槍!跟上!刺!”“火銃!第一排!放!後排預備!”陳大成的吼聲沙啞卻極具穿透力。他穿梭於小隊之間,不時親手糾正動作,解釋要領。

“鴛鴦陣非是死陣,乃活陣!五人、七人、十人皆可變!山地、林地、城巷皆可用!爾等來自不同地方,習性不同,但既入此營,便是同袍!鴛鴦陣練的便是默契!你護我,我救你,方能以小隊之力,克敵製勝!”

一個女真降卒嘟囔了一句女真話,大意是“這玩意不如騎馬衝殺痛快”。陳大成耳尖,猛地轉頭,目光如電:“不服?覺得這陣法窩囊?好!你出來!”

他隨手點出另一隊明軍老兵組成的標準鴛鴦陣小隊。“你們,用木兵刃,跟他們這隊練練手!輸了,今晚全隊沒飯吃!”

片刻之後,那隊自恃勇力的女真降卒為主的小隊,被老兵小隊用嫻熟的配合、詭異的走位和狼筅長槍的配合打得暈頭轉向,個個鼻青臉腫地倒在地上,而老兵小隊幾乎毫發無傷。

陳大成走到那嘟囔的女真降卒麵前,冷冷道:“現在覺得如何?戰場上,活下來的才是好漢!你們單打獨鬥是厲害,可碰上建奴……哦,碰上皇太極的正經擺牙喇護軍,你們能討得好?現在學了這陣法,將來若是碰上他們,活下來、殺了他們的機會,就多一分!想報仇,想活命,就給我好好練!”

那女真降卒掙紮爬起,抹去嘴角血跡,看著陳大成,又看看那些配合默契的老兵,眼中的不服漸漸化為一絲複雜的情緒,最終重重一點頭。

曹文詔遠遠站在點將台上,看著校場上這略顯混亂卻生機勃勃的一幕,眉頭稍展。陛下密旨中強調的“以夷製夷”、“練精兵、用奇兵”的思路,正在艱難地落地。這支新編營若能練成,熟悉遼東地形氣候,又掌握了克製建奴戰法的技巧,未來或可成為插入殘敵心臟的一把尖刀。但這把刀,此刻還需小心淬火,耐心打磨,稍有不慎,恐反傷己身。

南京戶部衙門前的石獅,曆經一年風雨,似乎也洗去了幾分暮氣。衙門內,氛圍與前一年已是迥然不同。曾經的推諉拖遝雖未絕跡,但一種務實而緊迫的風氣已悄然生成。值房內,算盤聲劈啪作響,書吏抱著一摞摞新製的魚鱗冊和圖簿匆匆往來,空氣中彌漫著墨香和一種忙碌的生機。

奉旨總理江南新政事務的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孫傳庭,端坐堂上。一年的奔波勞碌,在他清臒的臉上刻下了更深的皺紋,鬢角華發漸生,但他那雙眼睛,卻愈發沉靜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鬼蜮伎倆,又蘊含著“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不改執著。範仲淹武魂的融合,不僅賦予了他風骨,更賦予了他一種將宏大理想轉化為細致執行的驚人耐心與能力。

此刻,他正在聽取各府縣呈報新政推行一周年的成效。

“鬆江府報:去歲清丈官田、勳田共計八萬四千餘畝,追繳隱漏稅賦折銀五萬七千兩。今春起始清丈民田,雖有阻力的,然民眾見官紳田畝皆已清查,怨言稍平。新式魚鱗冊已繪製六成。”“蘇州府報:攤丁入畝之策,去歲在官田試行,今年推廣至已完成清丈之民田。百姓聞知‘永不加賦’指丁銀定額攤入田畝,以後滋生人丁不再加征),踴躍核實田畝,恐自家田畝登記有誤而多擔丁銀。府庫去歲丁銀收入並未減少,而民間隱匿人丁之事大為減少。”“常州府報:嘉禾推廣,紅薯、玉米長勢頗佳,尤以山地坡田為甚。去歲試種之農戶,今歲多有擴種。府衙已按大人要求,設‘嘉禾種倉’,平價售賣薯種、玉米種,並派老農下鄉傳授儲種、育苗之法。”“應天府報:一條鞭法全麵施行,各項雜役、土貢儘可能折銀征收,百姓稱便。胥吏借催科之名盤剝的機會大為減少,雖仍有奸猾胥吏在銀錢成色、火耗上做手腳,然一經發現,嚴懲不貸,此風已刹住許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份份文報,記錄著一年來的艱辛與收獲。數字是枯燥的,但其背後,是無數被清查出、重新納入稅籍的田畝;是成千上萬底層農戶因丁銀固定而稍稍喘過的一口氣;是荒歉之年可能因為多了一種耐旱作物而得以存活的家庭;是胥吏權力被約束後,民間減少的無數冤屈和盤剝。

孫傳庭仔細聽著,不時發問,關鍵數據親自提筆記錄。他臉上並無太多喜色,反而眉頭微蹙。

“成效雖有,然隱患亦不容忽視。”他放下筆,目光掃過堂下諸位官員,“清丈之事,越到後期,觸及民田深處,阻力越大。地方豪強、積年胥吏,勾結串通,詭寄、飛灑、影射等伎倆層出不窮,新冊與舊冊糾纏不清,需反複核對,耗時耗力。此其一。”

“其二,攤丁入畝,士紳優免雖未明廢,然其名下田畝均攤丁銀,實則已觸動其利。彼等明裡不敢抗旨,暗地鼓噪‘與民爭利’、‘違背祖製’者,大有人在。江南文風鼎盛,輿論掌控尤需謹慎。”

“其三,嘉禾雖好,然百姓慣種稻麥,對新作物心存疑慮,推廣全賴官府強力,非長久之計。且儲存、加工之法若未能跟上,豐產亦可能變成‘穀賤傷農’。”

“其四,一條鞭法,折銀征收,然民間銀錢短缺依舊,銀貴錢賤之弊未除。百姓仍需賤賣糧帛以換銀兩,中間折損,實則仍由百姓承擔。”

他一番話,將表麵的繁榮下的隱憂剖析得清清楚楚。堂下官員皆默然,他們深知這位孫侍郎並非隻會歌功頌德的好好先生,其眼光之毒辣,思慮之深遠,令人歎服。

“然,事雖難,不可不為。”孫傳庭語氣轉為堅定,“清丈,務必求精求實,寧可慢些,不可留下糊塗賬,遺禍將來。對豪強胥吏勾結,需發現一例,嚴辦一例,以儆效尤。陛下授予我等‘便宜行事’之權,非為擺設。”

“士紳輿論,不必過於憂心。陛下聖意已決,新政利在千秋,功在社稷。我等但秉公行事,將賬目做明,將實惠予民,清議自在人心。至於嘉禾推廣、銀錢周轉,乃細務,需我等更加用心,細化章程,暢通渠道。”

他站起身,走到懸掛的江南地圖前,手指劃過長江沿岸:“新政周歲,僅是起步。猶如嬰孩學步,跌撞難免,然其勢已成。接下來一年,乃關鍵之年。望諸位同心協力,勿惰勿懈,勿懼勿私。將這利國利民之事,真正落到實處,使江南之地,成為陛下中興之堅實基業,而非紙上空談!”

他的聲音不高,卻自有一股凜然之氣和令人信服的力量。眾官員紛紛起身,肅然拱手:“謹遵大人教誨!”

新政在江南的根係,經過一年風雨,已穿透表層土壤,開始觸碰到堅硬的深層岩石。未來的成長必然伴隨更多的掙紮與陣痛,但生命的綠意,已然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可逆轉地萌發出來。而孫傳庭,便是那位最堅定、最耐心的園丁。

泉州外海,黑雲壓頂,風暴欲來。

三艘懸掛著鄭氏旗幟的快船,正死死纏住一艘試圖轉向逃離的葡萄牙武裝商船“聖卡特琳娜號”。海浪洶湧,炮聲轟鳴,鳥銃射擊的爆豆聲不絕於耳。

“聖卡特琳娜號”船身較鄭氏船隻高大,舷側裝備了十數門佛朗機炮,火力凶猛。但鄭氏船隻勝在數量多、速度快、操控靈活,如同群狼圍攻猛虎,不斷迂回貼近,發射火箭、投擲火罐,試圖接舷跳幫。

“瞄準他們的帆!給老子燒!”鄭芝龍麾下的頭目陳莽,站在船頭聲嘶力竭地吼叫著,獨眼中閃爍著嗜血的光芒。自從鄭芝龍下達了更瘋狂的掠奪命令後,他們這些前海盜更是肆無忌憚,甚至連這些背景複雜的西洋商船也敢動手。

一枚火箭幸運地命中了“聖卡特琳娜號”的主帆,帆布迅速燃燒起來,雖被水手拚命撲滅,但船速明顯一滯。

“靠上去!跳幫!”陳莽大吼。


最新小说: 歡喜妙法,女帝尤憐 重生為魔,我以雙修證無敵 靈狐涅盤:神醫嫡女 驚鴻照影落絮無聲 半世瘋癲,一生安然 快穿之不再早死的白月光 快穿:從重生末世求生開始 世界569:我帶人類絕處逢生 重生之逆世星途 足球:全能型後腰,殺穿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