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冬藏礪刃 星火交織_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7章 冬藏礪刃 星火交織(1 / 1)

泰昌十一年的初冬,北風卷著細碎的雪末,為帝國廣袤的疆域覆上了一層素白。萬物斂藏,生機內蘊。然而,在這看似沉寂的季節裡,各方砥柱並未停歇,反而利用這難得的“間歇”,或砥礪鋒芒,或深根固本,或悄然布局,將去歲秋日顯露的危機與挑戰,轉化為內部調整與戰略深化的契機。帝國的脈絡,在這冬日的靜謐中,進行著更深層次的整合與蓄力。

北疆,千裡冰封,嗬氣成冰。定王朱由檢並未因嚴寒而放鬆警惕,反而將冬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磐石堡校場上,“鐵血騎”頂風冒雪,進行著嚴酷的適應性訓練。重點不再是大規模的陣型衝殺,而是小股部隊的雪原潛伏、長途奔襲、以及極端天氣下的火力協同與後勤保障。朱由檢親自製定訓練大綱,要求每一名士兵都能在酷寒中保持戰鬥力,每一支小隊都能在失去聯絡的情況下獨立完成任務。

“殿下,各堡存糧、柴炭、藥材已複查三遍,確保萬無一失。新到的五千件加厚棉衣也已分發至各屯點及巡邏隊。”李永芳嗬著白氣彙報,眉毛胡須上都結了一層白霜。

朱由檢點了點頭,目光投向北方被風雪籠罩的山林:“斯捷潘和多爾袞殘部,有何動靜?”

“據夜不收回報,彼輩亦在貓冬,少有大規模活動。然小股斥候交鋒時有發生,其戰力不容小覷,尤其適應嚴寒。”

“傳令各堡,加強哨戒,尤其是夜間。巡哨隊伍必須攜帶狼煙與響箭,遇敵即發,相鄰堡壘需即刻支援。”朱由檢語氣冷冽,“另外,從明日起,‘鐵血騎’各大隊,輪番出堡,進行為期十日的野外拉練,目標,便是這百裡雪原!要讓敵人知道,這冬天,是我們的冬天!”

他不僅是在練兵,更是在主動塑造戰場環境,將嚴寒從敵人的“保護傘”,變為己方的“主場優勢”。與此同時,他再次上書朝廷,詳細陳述了北疆對優質鐵料、牲畜、乃至懂得水利和建築的工匠的迫切需求,並提出了以部分毛皮、藥材等北地特產,與內地進行“易貨”的初步構想。朱由檢以其一貫的冷靜與遠見,在外部壓力稍緩之際,全力夯實內部根基,並嘗試為北疆尋找可持續的生存與發展之道。

朝鮮,漢城。

由匿名揭帖引發的輿論風暴,在趙士楨的強力“維穩”和俞谘皋水師的持續“訪問”下,表麵波瀾漸息。然而,魏國公徐允貞深知,人心的裂痕,絕非武力可以完全彌合。她決定改變策略,從“防禦”轉向“進攻”。

在她的策劃下,一場規模更大、規格更高的“明鮮文化交流盛會”在漢城隆重舉行。不僅有大明學者講學,更有來自大明各地的戲曲班子、雜耍藝人、乃至一個由皇商司組織的“大明物產博覽會”進駐漢城。精美的絲綢瓷器、新奇的自鳴鐘、實用的新式農具、乃至一些價格“親民”的日常貨物,公開展示,允許朝鮮民眾近距離觀看、甚至購買。

一時間,漢城萬人空巷。百姓們被前所未見的繁華與新奇所吸引,對“天朝上國”的富庶與文明有了更直觀的感受。與此同時,徐允貞授意西人黨官員,組織那些親明的士子,撰寫大量文章、歌謠,在茶館酒肆傳唱,內容並非空洞的讚美,而是具體描繪在大明引領下,朝鮮近年來“邊患漸消”、“貿易日盛”、“實學興邦”的“美好圖景”,並與之前北人黨執政時期的“困頓”進行對比。

“爾等可見,如今漢江口,天朝巨艦巍峨,海寇豈敢再犯?”

“若無天朝《天工開物》,我朝鮮農具何能改進?糧食何能增產?”

“昔日黨爭誤國,民生凋敝;今朝共禦外侮,百業待興,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徐允貞的策略,從單純的思想灌輸,轉向了更具衝擊力的“體驗式”宣傳與“事實性”對比。她要用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和對比強烈的現實,來瓦解那些謠言的基礎,爭奪朝鮮的民心。這是一場更為精細、也更為深刻的文化與心理戰。

龍安州,冬日的水流減緩,部分依賴水力的工坊不得不減產。這使得國舅爺柳文耀對穩定動力源的渴望愈發迫切。他派往西南各地尋找煤礦的精乾人員,終於傳回了第一個好消息:在貴州水西地區今畢節一帶),發現了一處儲量可觀、品質上佳的露天煤礦苗!

柳文耀聞訊,精神大振。他立刻召集心腹,商議開采與運輸事宜。

“國舅爺,水西之地,土司勢力盤根錯節,朝廷控製力尚弱。且道路險峻,運輸極為困難,若要大規模開采並運回龍安,成本極高,恐非易事。”負責此事的官員麵露難色。

柳文耀沉吟片刻,果決道:“此礦關乎龍安工業命脈,再難也要拿下!立刻以州衙及本公名義,行文貴州布政使司及水西宣慰司,申明此礦於朝廷新政、西南邊防之重要性,請求其協助勘測與開采。同時,奏請朝廷,將此礦納入皇商司直轄或官督商辦,由朝廷協調地方,確保開采順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頓了頓,繼續道:“至於運輸……可先組織人力畜力,修建一條從礦場至最近通航河道的簡易道路,利用水道轉運。同時,著手規劃,未來或可修築一條‘煤鐵大道’,直通龍安!此事可先進行前期勘測。”

與此同時,麵對大量白銀流入帶來的社會問題,柳文耀頒布的《金融管理暫行條令》開始嚴格執行。幾家試圖操縱市場、放印子錢的外地錢莊被重罰驅逐,龍安本地的信用合作社在州衙扶持下開始嘗試發行小額“工坊債”,募集資金用於工坊擴建和技術改良,試圖將民間資本引導向實體經濟。柳文耀以其沉穩而富有魄力的手段,一邊奮力開拓資源渠道,一邊小心翼翼地駕馭著工業化帶來的金融浪潮。

東南,福州。

與荷蘭人的海上對峙暫時告一段落,但張獻忠的視線已投向更東方。他派往日本九州島的密使帶回了重要消息:薩摩藩對與大明進行直接貿易表現出濃厚興趣,尤其是對生絲、藥材和書籍,並表示願意在琉球此時琉球同時向大明和薩摩藩進貢)問題上與大明“溝通”。而長崎的荷蘭商館,則對大明與日本地方勢力的接觸表現出明顯的警惕和不安。

“好!薩摩藩……是個可以下棋的地方。”張獻忠看著密報,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他立刻下令,組織一支精乾的商隊,攜帶薩摩藩感興趣的貨物,以及一些“特彆”的禮物——幾箱精心挑選的、涉及火器原理和西方科技的“禁書”抄本,準備再次前往九州。同時,他授意水師,加強對琉球海域的“例行巡弋”,並嘗試與琉球王國建立更直接的聯係。

“倭國這潭水,是該攪動攪動了。”張獻忠對心腹將領道,“德川幕府閉關鎖國,但其下諸侯未必齊心。若能扶植一二親明勢力,將來無論是對付荷蘭人,還是……嘿嘿,都大有裨益。”

他的目光,已然超越了眼前的貿易摩擦,投向了瓦解潛在對手、經營東北亞戰略格局的更高層麵。張獻忠以其敏銳的嗅覺和狠辣的手段,開始在更廣闊的棋盤上落子。

紫禁城,暖閣內地龍燒得正旺。太子朱由楧正在朱常洛的指導下,嘗試草擬一份關於協調北疆、西南需求的廷寄草案。

“北疆需鐵、需匠,西南尋煤、需路……”朱由楧邊寫邊思忖,“或可由朝廷牽頭,令工部、皇商司統籌,將西南之煤鐵,與北疆之需求相連,開辟一條新的‘北西南物貿通道’?雖路途遙遠,然若能成,則兩利……”

朱常洛看著太子略顯稚嫩但已初具格局的草案,微微頷首:“思路不錯。然需考慮成本、運輸、沿途安保,乃至各地督撫之協調。可先將此議下發相關各部及督撫,令其呈報具體困難與對策,再行定奪。”

此時,信王朱由校送來喜報,應用於京杭大運河某段險峻閘口的、以改良蒸汽機為動力的“牽引發”試驗成功,極大提升了漕船過閘效率!

“好!此物若推廣,漕運效率將倍增!”朱常洛大喜,隨即心生一念,“告訴由校,著其研究,此‘牽引發’能否用於牽引車輛於固定軌道之上?若可用於礦區運輸……”

他的思維再次活躍起來,技術突破帶來的可能性,正與他整合各方資源的構想相互碰撞。

朱常洛走到寰宇全輿圖前,目光深邃。北疆的雪原,朝鮮的輿情,西南的煤鐵,東南的暗棋,運河上的蒸汽牽引……各方星火,其光芒已開始相互映照。

“是時候,編織一張更大的網了。”朱常洛低聲自語,一個以蒸汽與鋼鐵為筋骨,以金融與貿易為血脈,以信息與律令為神經的帝國新時代藍圖,在他心中愈發清晰。泰昌十一年的冬天,帝國在靜謐中蓄力,在整合中謀新,準備迎接一個更加波瀾壯闊的未來。

喜歡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請大家收藏:()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奪回家產,資本家大小姐下鄉邊疆 死亡遊戲:失敗者的逆襲 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 七零下鄉知青挖我前任牆角 快穿:反派都得給我跪著叫爸爸 在彈道儘頭吻你 惟見南星 讀動物心聲的小師妹,竟是沈家真千金 逆蝶緬北囚籠 穿書星際,炮灰竟是SSS級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