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十二年的金秋,天高雲淡,碩果累累。帝國四方,在經曆了一整年的深耕細作與驚濤駭浪後,終於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豐收季節。金黃的麥浪在風中起伏,工坊的機杼聲晝夜不息,海上的商船滿載而歸,朝堂的新政也漸入人心。然而,在這片繁榮盛景之下,過於迅猛的生長也帶來了新的枝蔓與暗影,潛藏的危機在豐收的喧囂中悄然醞釀。
北疆,廣袤的黑土地上,收割的軍民們臉上洋溢著喜悅與疲憊。今年的收成,不僅足以讓北疆自給自足,更有大量餘糧可調撥後方,或用於交換急需的物資。定王朱由檢站在新建成的“北疆總督府”望樓上,俯瞰著磐石堡外一片繁忙的收獲景象,冷峻的眉宇間卻不見多少輕鬆。
“殿下,今歲各堡屯田總計收獲粟麥豆黍逾百萬石,存貯各倉,足以支撐至來年夏收且有富餘。”新任的北疆屯田使捧著厚厚的賬冊,語氣中帶著難以抑製的興奮。
朱由檢微微頷首,目光卻投向更北方依舊蒼茫的山林。“糧足是好事,然人心易足亦易生變。傳令各堡,收獲期間,防務等級不得降低!‘鐵血騎’巡哨範圍照舊,尤其注意北方山林間的異動。”
“末將明白!”李永芳肅然應道,隨即又呈上一份密報,“另據夜不收回報,斯捷潘殘部與多爾袞敗兵似有合流跡象,雖暫無大舉南下的征兆,但其小股馬隊襲擾我邊境部落與商隊之事,近來愈發頻繁。且……似乎有不明身份的漢人,在暗中與其接觸。”
漢人?朱由檢眼神一凝。這意味著北疆的威脅,可能不再僅僅是外部的蠻族,更摻雜了內部的不穩定因素。或許是流放的罪犯,或許是某些利益受損、鋌而走險的邊商,甚至是……更複雜的勢力。
“查!”朱由檢的聲音冰冷,“無論是誰,敢通虜資敵,一經查實,立斬不赦,株連三族!同時,加強對各屯點、集市的管理,嚴格核查往來人員身份。”
倉廩雖實,然邊患未靖,更添內憂。朱由檢深知,治理北疆,遠非單純的軍事勝利與糧食豐收所能涵蓋,人心的複雜與利益的糾葛,是比羅刹騎兵更難以對付的敵人。
龍安州,秋日的陽光為繁忙的工坊區鍍上一層金色。二代蒸汽機的成功推廣,使得龍安的生產力迎來了新一輪的飛躍。水力與蒸汽動力交織,織機如飛,鍛錘轟鳴,各式各樣的“龍安造”貨物,從布匹、鐵器到改良農具、日用雜貨,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通過日益通暢的商路,銷往帝國各地乃至海外。
然而,國舅爺柳文耀卻在自己的簽押房內,麵對著一份令他眉頭緊鎖的報告——來自州衙“金融司”的《龍安州物價及工錢變動分析》。
報告清晰地顯示,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和白銀的大量流入,龍安州的物價,尤其是糧食、布匹、地價和房租,在過去一年裡出現了顯著且持續的上漲。與此同時,雖然工匠們的名義工錢也在提高,但其漲幅遠跟不上物價的飆升,實際購買力不升反降。一些早期賣掉土地進入工坊的農戶,開始感到生計壓力;而原本安於現狀的農民,看到工坊工匠看似“高薪”實則購買力縮水,也對進入工坊產生了猶豫和抵觸。
“國舅爺,長此以往,恐生民怨啊。”金融司的官員憂心忡忡,“而且,工坊主們也在抱怨成本上升,利潤變薄。”
柳文耀放下報告,走到窗前,望著窗外那片由他親手締造的工業奇跡,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他推動了生產力的革命,卻未能完全掌控隨之而來的社會經濟結構的劇變。通貨膨脹、貧富差距、勞資矛盾……這些陌生的詞彙背後,是帝國從未麵對過的新挑戰。
“即刻召集工商司、戶房及各行會首領議事。”柳文耀沉聲道,“商討平抑物價之策,州衙可動用部分庫銀,平價投放糧食、布匹等必需品。同時,研究製定‘最低工錢’指導,確保工匠基本生活。對惡意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者,嚴懲不貸!”
他知道,這隻是權宜之計。根本的解決之道,在於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以穩定糧價,在於拓展更廣闊的市場以消化產品,在於建立更完善的社會保障體係。工業化帶來的,不僅是煙囪與齒輪,更是一整套需要重新構建的社會運行規則。柳文耀意識到,他麵臨的,是一場比技術攻關更為複雜的治理考驗。
東南外海,大明皇家海貿總公司的旗幟,在越來越多的航線上迎風招展。整合後的海商力量,在張獻忠的強硬手腕和朝廷水師的保駕護航下,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以及龍安出產的優質布匹和鐵器,成為南洋乃至印度洋沿岸市場上的搶手貨,換回了巨量的白銀、香料、珍稀木材以及各種異域物產。
然而,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觸動舊有勢力的奶酪。這一日,張獻忠在福州總督行轅,同時接見了葡萄牙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代表。與以往不同,這次兩位代表的臉上,都帶著難以掩飾的焦慮與隱隱的敵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總督閣下,貴國商船近來在滿剌加海峽以東的活動……是否過於頻繁了?這影響到了我們傳統的貿易航線。”葡萄牙代表率先發難,語氣雖然儘量保持禮貌,但措辭尖銳。
荷蘭代表更是直接:“張大人,我們注意到,貴國總公司的船隊,正在嘗試建立通往印度古裡的直達航線。這是對我們公司利益的嚴重侵犯!我們必須提出最強烈的抗議!”
張獻忠靠在虎皮大椅上,漫不經心地剔著指甲,等兩人說完,才嗤笑一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大海茫茫,何時成了爾等家的池塘?我大明船隊想去哪裡貿易,還需向你們報備不成?”
他頓了頓,聲音轉冷:“貿易,講究的是你情我願,價高者得。若覺得我大明貨物占了你們的市場,大可以拿出更好的貨色,更低的價格來爭!若是沒這個本事,就想靠著幾門老掉牙的炮來嚇唬人……哼,儘管放馬過來試試!”
他強硬的態度讓兩位西夷代表臉色鐵青,卻又不敢真正翻臉。他們深知,眼前這個明國總督,是個說得出做得到的狠角色,其麾下的水師更是今非昔比。
張獻忠成功地打開了局麵,但也將大明徹底推到了與老牌海上殖民勢力正麵競爭的風口浪尖。海上的利益博弈,從此進入了更直接、更殘酷的新階段。
北京,隨著《進一步規範及推廣實學取士》方案的逐步推行,國子監內新設的格物、經濟專科迎來了第一批通過嚴格考核的生員。他們不再僅僅埋首於經史子集,而是開始接觸《天工開物》、學習幾何算學、探討財稅田畝。一股務實求真的新風,開始在帝國的最高學府內吹拂。
然而,在這股新風之下,舊的積弊並未根除,反而以更隱蔽的方式延續。這一日,魏國公徐允貞在樞密院審閱各地密報時,一份來自江南的奏報引起了她的注意。奏報中提到,一些地方官員在推行“清丈田畝”以合理征收“一條鞭法”稅銀時,遇到了極大的阻力。許多田產被詭寄、投獻於有功名的士紳或致仕官員名下,以逃避稅賦,導致“小民稅重,豪強稅輕”的現象依然嚴重。甚至有地方官因為觸及利益,遭到了士林輿論的圍攻和彈劾。
“看來,僅僅在取士標準上革新,還不足以動搖盤根錯節的舊利益格局。”徐允貞放下奏報,輕聲自語。經濟基礎的變革,必然要求上層建築的調整,而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更難。她意識到,新政在取得表麵成功的同時,正麵臨著來自帝國肌體內部更深層次的抵抗。文化的革新易,利益的重新分配難。
乾清宮暖閣內,秋日的陽光帶來了幾分暖意。皇帝朱常洛仔細閱讀著各方送來的秋收報告、貿易賬冊以及輿情彙總。太子朱由楧侍立一旁,看著父皇時而展眉,時而凝思。
“北疆糧足而邊患猶存,龍安工興而民生日艱,海疆利厚而西夷側目,朝堂新風而舊弊未除……”朱常洛放下最後一本奏章,感慨道,“楧兒,看到了嗎?這治國,如同烹小鮮,火候稍有不均,則滋味頓失。如今四方皆有進展,然進展之中,又各自孕育著新的難題。”
“兒臣受教。”朱由楧恭敬應答,“父皇,是否需對各方加以調控,以防失衡?”
朱常洛微微搖頭:“調控是必然,但關鍵在於引導,而非簡單的壓製。北疆之患,需內緊外鬆,分化瓦解;龍安之困,需開源節流,完善製度;海疆之爭,需張弛有度,以戰促和;朝堂之弊,需循序漸進,水到渠成。”
他走到寰宇全輿圖前,目光深邃:“帝國的版圖在擴大,肌體在變得更強壯,但也更複雜。往後,不再是一味開拓進取,更需懂得如何消化、如何平衡、如何讓這龐大的軀體協調運轉。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
泰昌十二年的秋天,帝國在豐收的喜悅中,清晰地聽到了來自內部結構深處發出的、細微卻不容忽視的嘎吱聲響。前方的道路依舊光明,但路麵的崎嶇與暗坑,已需要駕駛者付出更多的謹慎與智慧。
喜歡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請大家收藏:()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