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麒麟才顯闔家共議讀書事
陳彥那清晰流暢、一字不差的背誦,如同在平靜的堂屋裡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的波瀾久久未能平息。
外公張老漢那難以置信的追問,道出了在場所有知情人心中的震撼。尤其是陳滿倉,他年輕時也曾斷斷續續在村裡的社學蒙過幾年眼,認得幾個字,深知《三字經》雖是蒙學開篇,但對於一個年僅五歲、從未接觸過文字的稚童而言,僅憑表哥隨口教了不到半個時辰,便能如此完整無誤地背誦出來,這意味著什麼!
這已不僅僅是聰明伶俐可以形容,這簡直是……是天賦異稟!是過耳成誦的神奇能力!
陳滿倉的心臟因為激動而劇烈地跳動著,他看著小孫子那依舊帶著天真懵懂表情的小臉,仿佛看到了一塊未經雕琢便已光華內蘊的璞玉!他老陳家世代農耕,何曾出過這樣的人物?!
而真正被這巨大驚喜衝擊得幾乎難以自持的,是外公張老漢。他不同於親家隻是粗通文墨,他是正經考取過童生功名的!雖然止步於此,未能更進一步,但正因如此,他更深知讀書的艱難與天賦的可貴!他當年為了考取這個童生,不知熬了多少夜,掉了多少頭發。而眼前這個小外孫……
張老漢激動得渾身都在微微發抖,他猛地一把將陳彥抱了起來,舉得高高的,仿佛要透過燈光仔細看清這小小的身體裡究竟蘊藏著怎樣的智慧。他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狂喜,放聲大笑,笑聲洪亮而暢快,幾乎要掀翻屋頂:
“哈哈哈!好!好!好外孫!天佑我張家!天佑陳家啊!麒麟兒!這是真正的麒麟兒啊!過耳不忘!這是文曲星下凡的征兆啊!”
他激動地轉向同樣處於震驚中的陳滿倉,聲音因為興奮而有些嘶啞:“滿倉兄!你看到了嗎?聽到了嗎?咱們兩家……咱們兩家這是出了個了不得的苗子啊!彥兒這天賦,萬中無一!萬中無一啊!若是好好栽培,將來科舉入仕,光耀門楣,指日可待!這是咱們兩家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啊!”
舅舅張守業也從極度的震驚中回過神來,臉上充滿了與有榮焉的激動,連連點頭附和:“爹說的是!彥兒這聰慧,簡直聞所未聞!定要好好培養,絕不能埋沒了!”
表哥張宏文站在一旁,小臉依舊漲紅,看著被外公高高舉起、仿佛沐浴在榮光裡的小表弟,眼神裡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有震驚,有羨慕,還有一絲難以言喻的……崇拜?他學了這麼久,背下這些尚且費了不少功夫,而表弟……
堂屋裡的氣氛徹底被點燃了。之前的家常閒話瞬間被拋諸腦後,所有的話題都圍繞著陳彥這驚人的表現展開。張老漢抱著陳彥,像是抱著舉世無雙的珍寶,不住口地誇讚,時而感歎天道酬勤,時而又慶幸祖宗積德。陳滿倉也是老懷大慰,臉上笑開了花,不住地點頭,看向孫子的目光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期許和驕傲。
王氏、張桂娘等人更是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圍在旁邊,看著陳彥,眼裡都閃著激動的淚花。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讓陳彥心裡既有些許計劃達成的竊喜,又有些不好意思。他本意隻是想借此機會推動家裡送自己讀書,沒想到效果如此“炸裂”,引得外公如此失態。他隻能繼續扮演乖巧懵懂的樣子,偶爾害羞地把頭埋在外公肩膀上。
熱熱鬨鬨的晚飯後,又閒話了一陣,外公一家因還要趕回鎮上,便起身告辭了。臨走前,張老漢還千叮萬囑,緊緊握著陳滿倉的手:“滿倉兄,彥兒的事,務必上心!這是頭等大事!若有任何需要,儘管來鎮上尋我!”
送走了客人,陳家新屋漸漸安靜下來。但一種興奮而又鄭重的氣氛卻彌漫在每個角落。
是夜,油燈再次被撥亮。陳滿倉將全家人都召集到了堂屋,包括剛剛生產不久、還在月子裡的張桂娘被裹得嚴嚴實實坐在避風處)和李秀娟也抱著孩子在一旁)。
陳滿倉麵色凝重而嚴肅,目光緩緩掃過全家人,沉聲開口:“今天的事,大家都看到了,也都聽到了。彥兒這孩子……跟他爹、他叔、跟我們所有人都不一樣。他外公說得對,這是老天爺賞飯吃的天賦,是咱們老陳家,也是他老張家,幾輩子都沒出過的讀書種子!”
他頓了頓,聲音更加沉重:“咱們家,世代土裡刨食,麵朝黃土背朝天,能吃飽穿暖,蓋上新房,已經是托了老天爺的福。但要想真正改換門庭,讓子孫後代不再受窮受累,被人看得起,光靠種地、打獵,是遠遠不夠的!唯有讀書!唯有考取功名!”
這話說到了所有人心坎裡。陳延峰重重地點了點頭,他今日親眼見證了兒子的“神異”,又聽了嶽父那番話,心中早已波濤洶湧。張桂娘更是激動得眼眶發紅,看著兒子的目光充滿了希冀。
“以前,是咱家沒這個條件,也不敢想。”陳滿倉繼續道,“但現在,不一樣了!家裡攢下些底子,還能支撐。更重要的是,彥兒他有這個天分!我們不能耽誤了他!更不能對不起老天爺給的這份恩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看向眾人,語氣斬釘截鐵:“所以,我今天把大家叫來,就是想定下一件事:開春之後,就想辦法送彥兒去讀書蒙學!咱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他念下去!”
“爹,我同意!”陳延峰第一個表態,聲音堅定,“桂娘身子好了,地裡活我能頂起來,打獵還有延嶺延嶽幫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讀書!”
“爹,我們也同意!”陳延嶺和李秀娟也連忙點頭。陳延嶺憨厚地道:“大侄子讀書是正事,是咱們全家的大事,我們能幫襯一定幫襯!”
陳延嶽更是跳起來,臉上滿是興奮:“對!供大侄子讀書!等我再多抓點獵物,賣了錢給大侄子買最好的筆墨紙硯!咱家要出讀書人了!”在他簡單的認知裡,讀書人是極其了不起的,如今這好事落在了他最親近的大侄子身上,他隻覺得與有榮焉,乾勁十足。
王氏抹著眼角,連連道:“好,好,讀書好!咱彥兒肯定有出息!往後就是文曲星!”
張桂娘虛弱卻堅定地點頭,聲音帶著哽咽:“爹,娘,相公,你們決定就好。我……我沒意見,就是……就是苦了大家了……”她既為兒子高興,又為給家庭增添負擔而感到愧疚。
全家人的意見空前統一!沒有任何猶豫和反對!所有人都清晰地認識到,投資陳彥讀書,可能是這個家族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最重要、最正確的一筆投資!無論是作為父親的陳延峰,作為叔叔嬸嬸的陳延嶺夫婦,還是作為小叔的陳延嶽,都將其視為整個家族共同的責任和榮耀。
看到全家如此支持,陳滿倉心中大定,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想了想,又道:“既然定了,就要抓緊。鎮上的蒙學館開春就招生,但好的先生名額緊俏。這樣,明天我就讓延峰跑一趟鎮上,去找他外公,把咱們家的決定告訴他,也請他務必費心,動用他的關係和人麵,為彥兒尋一位好蒙師,爭取一個入學的機會!這份情,咱們老陳家記下了!”
“哎!我明天一早就去!”陳延峰立刻應下,語氣中充滿了決心。
大事已定,籠罩在陳家上空的是一種沉甸甸卻又充滿希望的使命感。每個家庭成員仿佛都看到了家族未來那絲耀眼的光亮,而這一切,都係於那個年僅五歲、已然展現出不凡天賦的孩子身上。
陳彥躺在自己的小床上,聽著外間家人逐漸散去的低語聲,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的人生軌跡,乃至整個陳家的命運,都將因為今晚的這個決定,而駛向一個全新的、未知卻又令人無比期待的方向。知識的海洋,科舉的道路,正在前方等待著他。
喜歡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請大家收藏:()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