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皂坊初開業遇冷巧贈貴人破僵局
吉日選定,鞭炮齊鳴。在陳家溝全村老少的期盼和注視下,位於清河縣集市岔路口的“陳記皂坊”正式開張了!嶄新的匾額上覆著的紅布被老族長親手揭開,露出四個端正的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店鋪內,牆壁粉刷一新,木質櫃台擦得鋥亮,貨架上整齊地碼放著一塊塊淡黃色、散發著淡淡混合香氣的方形肥皂,看上去乾淨又體麵。
陳延嶽穿著特意漿洗過的乾淨短褂,精神抖擻地站在櫃台後,臉上洋溢著自豪和期待的笑容。幾個被選為店夥計的年輕後生也穿著統一的粗布坎肩,忙前忙後地招呼著。開業頭三天,他們還按照陳彥之前的建議,搞了個“開業酬賓”,買一塊肥皂贈送一小包皂角粉作為對比和引流)。
然而,現實卻給熱情高漲的陳家溝人澆了一盆冷水。
開業當天,確實吸引了不少看熱鬨的人。人們擠在店鋪門口,好奇地打量著這間新開的鋪子和櫃台裡那些方方正正、聞著挺香的“皂”。
“喲,這新開的鋪子賣啥的?皂?”
“看著挺稀奇,這玩意兒乾啥用的?”
“陳記皂坊?沒聽說過啊。”
陳延嶽和夥計們連忙賣力地介紹:“各位鄉親,這是我們‘陳記’特製的肥皂!去油汙特彆厲害!洗手、洗臉、洗澡、洗衣裳,比皂角、草木灰強十倍!乾淨還留香!”
有人拿起肥皂聞了聞,點點頭:“嗯,是挺香。”但一問價格,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一百文一塊?!這麼貴!”
“搶錢啊!皂角才幾文錢一大包!”
“就是,草木灰不要錢!誰花一百文買這玩意兒?”
無論陳延嶽如何解釋這肥皂效果好、耐用、製作不易,圍觀的人大多隻是搖搖頭,放下肥皂,議論著“太貴了”、“不實用”,便散去了。一整天下來,看熱鬨的人不少,真正掏錢購買的卻寥寥無幾,隻有幾個家境殷實、圖新鮮的人買了一塊回去試試。
第二天、第三天,情況依舊沒有好轉。甚至比第一天更冷清。贈品皂角粉送出去一些,但肥皂依舊無人問津。店鋪門口從最初的門庭若市,變得門可羅雀。陳延嶽和夥計們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焦慮和沮喪。看著貨架上堆積的肥皂,陳延嶽的心一點點沉了下去。一百文一塊的價格,像一道高高的門檻,將絕大多數普通百姓擋在了門外。
晚上打烊後,陳延嶽拖著疲憊又沉重的腳步回到村裡,臉色灰敗。他徑直找到剛從趙府放學回來的陳彥,也顧不上旁邊還有家人,就哭喪著臉道:“大侄子!完了!咱們的肥皂……賣不動啊!三天了,就賣出去不到十塊!照這樣下去,彆說賺錢,連本錢都收不回來!鋪子的租金、人工、材料錢……這可咋辦啊?”
陳彥看著三叔那副如喪考妣的模樣,心中早已料到幾分,臉上卻不見絲毫慌亂,平靜地問道:“三叔,彆急。你們在店裡是怎麼賣的?怎麼跟客人說的?”
“還能咋賣?”陳延嶽一攤手,語氣帶著委屈和不解,“就跟以前賣綠豆粥一樣啊!大聲吆喝,告訴人家咱這肥皂好,去汙強,還香!可人家一聽一百文,扭頭就走!大侄子,是不是……是不是咱們這定價太高了?要不……降降價?五十文?三十文?”
陳彥搖了搖頭,語氣堅定:“不,三叔,價格不能降。一百文,一分都不能少。”
“啊?為啥啊?”陳延嶽徹底懵了,“價高沒人買,這不是等死嗎?”
陳彥耐心解釋道:“三叔,你想想,咱們這肥皂,一塊抵得上多少皂角?效果又好多少?製作起來又費多少工夫?定價一百文,並非虛高。關鍵在於,咱們一開始就想錯了賣的對象。”
“賣錯了對象?”陳延嶽更糊塗了,“不賣給老百姓,賣給誰?”
“尋常百姓,每日為生計奔波,皂角、草木灰足以應付日常洗滌,他們怎麼會舍得花一百文買一塊肥皂?我們的肥皂,從一開始,就不是為尋常百姓準備的。”陳彥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它的真正買家,應該是那些講究體麵、注重潔淨、並且……不缺錢的人家。”
陳延嶽眨巴著眼睛,努力理解著:“不缺錢的人家?那是……?”
“比如,城裡的富戶、鄉紳、官吏家眷,還有……像師母、趙師姐林婉馨母親)、縣令夫人這樣的官宦女眷。”陳彥緩緩說道,“對於她們而言,一百文或許隻是一盒胭脂、一束鮮花的價錢。但一塊好用的肥皂,卻能帶給她們更舒適的沐浴體驗、更潔淨的肌膚、更優雅的體香,以及……一種區彆於常人的身份象征。”
“身份象征?”陳延嶽似懂非懂,他覺得大侄子說的話越來越深奧了。
陳彥知道,跟三叔講“消費心理”、“目標客戶定位”這些現代營銷概念是對牛彈琴。他換了一種更直接的說法:“簡單說,就是咱們要把肥皂,當成一種‘好東西’,送給那些‘用得起好東西’的人先用。隻要她們用了覺得好,自然會口口相傳,到時候,不怕沒人來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送?”陳延嶽一聽,聲音都提高了八度,“大侄子!咱們本錢都收不回來,還要白送?這……這豈不是虧得更厲害?”
“不是白送,”陳彥笑了笑,“是‘試用品’。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三叔,你信我,照我說的做。明天一早,你讓作坊的嬸嬸們,用最好的豬油,加入多一些的桂花和薄荷香料,再做一批特彆香的、品相最好的肥皂出來,用乾淨的油紙包好,給我準備幾塊。”
陳延嶽雖然滿心疑惑,但看著侄子那篤定的眼神,想起他以往創造的種種奇跡,一咬牙:“成!三叔信你!我這就去安排!”
第二天一早,陳彥的書包裡,除了書本,多了幾塊用乾淨油紙精心包裹、散發著濃鬱香氣的特製肥皂。
放學後,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先來到了趙府內院,拜見師母趙夫人。
趙夫人正在窗下繡花,見到愛徒來了,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彥兒來了,今日功課可還順利?”
陳彥恭敬行禮:“勞師母掛心,一切安好。弟子今日來,是有一物想請師母品鑒。”說著,他從書包裡拿出一塊用油紙包好的肥皂,雙手奉上。
“哦?這是何物?”趙夫人好奇地接過,打開油紙,一股清雅的桂花混合著清涼的薄荷香氣便撲麵而來,讓人精神一振。隻見一塊淡黃色、質地細膩均勻的方形物事呈現在眼前。
“師母,此物名為‘肥皂’,是弟子家中依古法所製,用於潔麵沐浴,去汙留香之效遠勝皂角。”陳彥解釋道,“弟子想著師母平日操持家務,接觸油煙筆墨,此物或能略儘綿力,讓師母盥洗時更覺清爽舒適。您不妨一試。”
趙夫人拿著這塊精致的肥皂,聞著那沁人心脾的香氣,又聽說是弟子家中自製、一片孝心,心中十分受用。她本就喜愛潔淨,對這新鮮物事頗感興趣,笑道:“彥兒有心了。這物件看著就清爽,香味也雅致。難為你想著師母。好,我今晚沐浴時便試試。”
離開趙府,陳彥又來到了大師姐趙露趙夫人大女兒)暫時居住的廂房。趙露正在教女兒馨兒女紅,見小師弟來訪,有些意外。
陳彥同樣恭敬地送上肥皂,並說明了用途:“……師姐從鄰縣歸來,一路舟車勞頓,此物或可解乏淨身,望師姐不棄。”
趙露是讀書人家的女兒,性情溫婉,見多識廣。她拿著這塊香氣宜人、做工細致的肥皂,眼中露出驚訝和欣賞之色。她不像普通村婦,更能體會到這物件背後蘊含的巧思和品味。她微笑著收下,溫言道:“小師弟費心了。這肥皂瞧著便是不凡,師姐定要好好試試。若果真如師弟所言,倒真是件實用的好東西。”
最後,陳彥來到了縣衙後宅,求見縣令夫人周氏。這需要一些勇氣,但陳彥鎮定自若,通過門房遞了話,說是趙舉人弟子陳彥,有家製小物敬獻夫人。
周夫人聽聞是丈夫好友趙舉人的弟子,又是近來頗有名氣的“神童”,便好奇地見了。陳彥依舊恭敬地奉上肥皂,言辭得體:“家母偶得古方,製成此‘肥皂’,潔膚去汙頗有奇效,且留有淡香。小子想著夫人持家辛勞,此物或可稍解煩膩,特冒昧獻上,聊表敬意,萬望夫人笑納。”
周夫人身份尊貴,什麼好東西沒見過?但眼前這孩童舉止從容,談吐清晰,所獻之物又確實新穎雅致,香氣不俗,不由生出了幾分好感。她讓丫鬟接過肥皂,溫和地說了幾句勉勵的話,便讓陳彥退下了。
做完這一切,陳彥才背著輕輕了許多的書包,踏著夕陽返回家中。他知道,種子已經播下,接下來,就是等待開花結果的時候了。他相信,對於這些生活優渥、注重生活品質的女性來說,一塊好用的肥皂,所帶來的體驗提升,足以讓她們成為“陳記皂坊”最有力的活廣告。
而店鋪裡,望眼欲穿的陳延嶽,還在苦苦等待著侄子的“妙計”能夠奏效,挽救這瀕臨絕境的生意。
第五十六章完)
喜歡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請大家收藏:()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