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香皂暗香動貴人賞花宴上美名揚
夜色漸深,清河縣衙後宅內,燭火通明。縣令夫人周氏沐浴完畢,正坐在梳妝台前,由貼身丫鬟梳理著長發。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不同於往日皂角或花瓣浴的清新香氣,混合著淡雅的桂花和一絲醒神的薄荷味,令人心曠神怡。
周氏抬起手臂,輕輕嗅了嗅,肌膚上殘留的正是那股好聞的香味,而且觸感格外光滑潔淨,仿佛連毛孔都舒展開來。她想起白天那個叫陳彥的孩子送來的名為“肥皂”的物件,心中不由升起幾分好奇和滿意。那孩子舉止得體,送來的東西也確實新奇好用。
這時,縣令周文正處理完公務,略帶疲憊地回到房中。一進門,他便嗅到了一股與眾不同的淡雅香氣,不同於夫人平日用的熏香或脂粉味,清新而持久。他走到夫人身邊,忍不住問道:“夫人,今日用了什麼香?聞著倒是彆致清雅,令人精神一爽。”
周氏見丈夫注意到,微微一笑,拿起梳妝台上那塊用剩的肥皂,說道:“老爺聞到了?不是什麼名貴香料,是今日趙舉人那位高足,陳彥小哥送來的,說是他家自製的‘肥皂’,沐浴潔麵用的。妾身試了試,去汙效果甚好,洗後肌膚滑爽,這香氣也留存得久,確實比皂角強上許多。”
“陳彥送的?”周文正聞言,先是一怔,隨即想起日前關於這孩童獻藥方、製冰、以及最近開的那家“陳記皂坊”的種種傳聞,再結合這肥皂的功效,他立刻便明白了這孩子的用意。他不由莞爾一笑,撚須歎道:“好個伶俐的小子!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他這是借你之手,為他那‘陳記皂坊’揚名來了。”
周氏也是聰慧之人,經丈夫一點,頓時恍然。她掩口輕笑道:“原來如此。這孩子,年紀不大,心思倒是活絡。不過,這肥皂確實好用,香氣也合妾身心意。他這禮,送得倒也巧妙。”
周文正點點頭,沉吟片刻,對夫人道:“此子確非凡品,趙兄收了個好弟子。他既有此心,我們不妨成全他一番。明日天氣晴好,夫人不妨邀約縣裡幾位相熟的士紳家眷,來後園賞賞秋菊,品品新茶。席間,你可順勢提提這肥皂,讓她們也見識見識。如此一來,既全了同僚之誼,也算暗中幫了那孩子一把。”
周氏覺得丈夫所言在理,既能賣趙舉人一個人情,又能惠及鄉裡她用了肥皂,確實覺得好),還能在女眷中引領風潮,一舉多得,便欣然應允:“老爺說的是,妾身明日便下帖子。”
無獨有偶,類似的對話也在趙府悄然進行。趙夫人用了陳彥送的肥皂後,同樣是讚不絕口,在與女兒林婉馨閒聊時提道:“彥兒送來的那肥皂,真是好用,洗後清爽留香,比皂角強了十倍不止。難為這孩子有心。”
林婉馨也深有同感,她帶著女兒馨兒試用後,也對這肥皂的潔淨效果和怡人香氣喜愛有加。她笑著對母親說:“小師弟這肥皂,若是推廣開來,定會受女眷們歡迎。隻是他那鋪子剛開,知道的人少,價格又不菲,尋常人怕是舍不得買。”
趙夫人慈愛地笑道:“彥兒這孩子,做事有章法。他既然送了來,想必自有主張。我們用了覺得好,平日與相熟的女眷們閒話時,提上一句半句,也算是幫他一把了。”
於是,一股無形的、源自縣衙後宅和趙府內院的“暗香”,開始悄然浮動。
翌日,秋高氣爽,陽光和煦。縣衙後花園內,菊花開得正盛,黃的、白的、紫的,爭奇鬥豔。縣令夫人周氏做東,邀請了清河縣幾位有頭有臉的士紳富戶的夫人、小姐,前來賞花品茗。能被縣令夫人邀請,對於這些地方女眷而言,是無上的榮光,因此無人不至,且個個盛裝打扮,珠光寶氣。
花園亭閣內,茶香嫋嫋,笑語晏晏。周夫人作為主人,自然是全場的焦點。她今日特意穿了一身淡雅的秋香色襦裙,略施粉黛,舉止端莊得體。與眾不同的是,她身上散發出的那股若有若無、清雅持久的桂花薄荷香氣,在滿園花香和脂粉香中,顯得格外獨特而引人注目。
很快,便有相熟的夫人忍不住好奇,開口稱讚道:“周夫人,您今日用的這是什麼香?聞著清雅不俗,不像尋常的熏香,倒像是……像是從肌膚裡透出來似的,真好聞!”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其他女眷的共鳴,紛紛附和:
“是呀是呀,我也聞到了,這香氣特彆,讓人聞著神清氣爽!”
“周夫人肌膚本就白皙,今日看著更是光潔潤澤,莫非是得了什麼新的養顏秘方?”
周夫人見時機成熟,心中暗笑陳彥這小家夥算計得準,麵上卻保持著得體的微笑,輕輕擺手道:“諸位夫人過獎了。哪有什麼秘方,不過是昨日偶得一小物,試了試,效果尚可罷了。”
她這麼一說,更是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在眾人追問下,周夫人這才仿佛不經意地,從袖中取出那塊用了一半、用油紙精心包裹的“陳記”肥皂,展示給眾人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便是此物,名叫‘肥皂’,是城中新開的‘陳記皂坊’所製,專用於潔麵沐浴。妾身用了,覺得去汙能力甚強,洗後肌膚清爽,這淡香也能留存許久,倒是比尋常皂角好用許多。”
女眷們立刻圍了上來,好奇地傳看著這塊看似普通卻散發著誘人香氣的方塊。有人拿起來聞了聞,連連稱讚香氣雅致;有人詢問價格和用法;更有與周夫人關係親近的,半開玩笑地討要嘗試。
周夫人順勢笑道:“這‘陳記皂坊’就在集市東頭岔路口,諸位夫人若感興趣,不妨遣人去瞧瞧。據說這肥皂製作不易,用料講究,數量有限呢。”她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既點了名,又暗示了稀缺性,更是借自己的身份為這肥皂做了無聲的背書。
幾乎在同一時間,趙府內,趙夫人和林婉馨在與前來拜訪的文人雅士的家眷們閒聊時,也“無意間”提起了這好用又香的“陳記”肥皂,言語間不乏讚賞之詞。
縣令夫人和趙舉人夫人的雙重推薦,其分量之重,可想而知!這些士紳富戶的女眷,本就是清河縣時尚和消費的風向標。她們認可的東西,立刻便成了眾人追捧的潮流。
賞花宴結束後,“陳記皂坊”和其出產的“神奇肥皂”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在清河縣的上流社交圈中傳開了。
“聽說了嗎?縣令夫人和趙夫人都用的那種‘肥皂’,特彆好用!洗得乾淨還留香!”
“真的?在哪能買到?”
“集市東頭,‘陳記皂坊’!就是那個神童陳彥家開的!”
“價格不便宜呢,要一百文一塊!”
“一百文?縣令夫人都說好,那肯定值這個價!趕緊讓下人去買,去晚了怕是就沒了!”
一時間,“陳記皂坊”這個前幾天還門可羅雀的小店,突然之間變得炙手可熱起來。一輛輛裝飾華麗的馬車、轎子開始停在巷口,各府的丫鬟、仆役手持銀錢,紛紛湧向這家小店,指名要買“縣令夫人同款”的肥皂。
店鋪內,陳延嶽和夥計們被這突如其來的轉變驚呆了。看著眼前熙熙攘攘、爭相購買的人群,聽著“要十塊!”“給我包五塊!”的喊聲,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前幾天還愁雲慘淡,轉眼間就顧客盈門,貨架上的肥皂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
陳延嶽一邊手忙腳亂地收錢、取貨,一邊激動得心臟砰砰直跳。他此刻才徹底明白侄子那“送皂”策略的高明之處!這哪裡是送?這分明是點石成金啊!用幾塊肥皂,就撬動了整個清河縣最頂級的客戶群!他對侄子的佩服,簡直到了五體投地的地步。
而“陳記皂坊”和“陳彥”這個名字,也隨著這波熱潮,再次響徹清河縣。這一次,不再是“神童”的聰慧,而是“商賈”的奇才。一塊小小的肥皂,以其獨特的功效和精準的營銷,在秋日的清河縣,掀起了一場不小的風波,也為陳家溝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和聲譽。
第五十七章完)
喜歡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請大家收藏:()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