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皂名遠揚商機湧利澤鄉梓建塾基
“陳記皂坊”的生意,如同被點燃的乾柴,火勢迅猛得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縣令夫人賞花宴的效應,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的漣漪迅速擴散至整個清河縣的上流社會,進而席卷了全城。
最初幾日,還隻是各府邸的丫鬟仆役手持銀錢,循著消息找來,指名要買“縣令夫人同款”、“趙夫人推薦”的肥皂。陳延嶽和夥計們雖忙得腳不沾地,但還能勉強應付。可沒過幾天,情況就開始失控了。
先是縣城裡其他一些富戶、鄉紳的家眷,聽聞風聲後,也紛紛派下人前來購買,生怕落了人後,失了體麵。緊接著,一些消息靈通的普通殷實人家,也開始嘗試購買這“新奇玩意”。一傳十,十傳百,“陳記皂坊”門口竟然破天荒地排起了長隊!
這可把陳延嶽給忙壞了。他既要收錢記賬,又要取貨包裝,還要維持秩序,嗓子都喊啞了,臉上卻始終洋溢著疲憊而幸福的傻笑。作坊那邊更是連夜趕工,張桂娘和李秀娟帶著十位婦人兩班倒,也才勉強供應得上店鋪的銷售。原本堆得滿滿的貨架,如今常常是上午剛補滿,下午就銷售一空。銅錢如同流水般嘩啦啦地湧入錢箱,沉甸甸的,需要每天打烊後由專人護送回村,交到老族長和陳滿倉手中清點入庫。
這股突如其來的“肥皂熱”,不僅讓“陳記皂坊”措手不及,更是把清河縣其他商戶給徹底搞懵了。
那些經營胭脂水粉、綢緞布匹、甚至雜貨的店鋪掌櫃,這幾天都遇到了同樣古怪的事情:總有些穿著體麵的下人或者管家模樣的人進店,開口第一句不是問自家商品,而是急切地問:“掌櫃的,你這裡有‘肥皂’賣嗎?”
“肥皂?什麼肥皂?”掌櫃們一頭霧水。
“就是‘陳記皂坊’賣的那種,洗手洗臉用的,香噴噴的方塊!”
“陳記皂坊?沒聽說過啊……我們這隻有皂角粉。”
“皂角粉哪能比!唉,算了算了,我去彆家問問!”
看著顧客失望離去的背影,這些掌櫃們麵麵相覷,心裡直犯嘀咕:這“肥皂”究竟是何方神聖?怎麼突然之間就這麼搶手?連帶著那個名不見經傳的“陳記皂坊”也成了香餑餑?
有心思活絡的掌櫃派人去打聽,這才弄明白了原委。當得知這小小的肥皂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並且得到了縣令夫人等貴人的青睞,甚至引發了搶購風潮時,這些經商多年的老手們頓時嗅到了巨大的商機!
很快,就有幾個在清河縣乃至鄰縣都有生意往來的大商戶,主動找上了門。他們不再是零散購買,而是直接找到了忙得團團轉的陳延嶽,遞上名帖,要求商談大宗采購。
“陳掌櫃,鄙人是‘隆昌號’的東家,想從貴號長期、大批量進貨這肥皂,價格好商量,您看如何?”
“陳管事,我們是府城‘廣源商行’的,想代理貴號的肥皂在府城的銷售,可否詳談?”
麵對這些衣著光鮮、談吐不凡的“大客戶”,陳延嶽起初有些手足無措,但他牢記侄子的囑咐——穩住,彆慌,一切等他放學回來商議。於是他陪著笑臉,將這些人請到店內僻靜處喝茶,隻說東家不在,此事需從長計議,容後回複。
等陳彥放學回來,陳延嶽立刻將情況彙報。陳彥聽後,並不意外,反而露出了笑容。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通過高端市場引爆口碑,吸引渠道商,從而將市場擴大到更廣闊的區域。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和與族老們的商議,陳彥定下了策略:對於本縣及鄰縣有實力的商戶,可以適當批發,但必須簽訂契約,規定銷售區域和最低價格,以防惡意競爭,損害“陳記”品牌;對於想代理到更遠地方如府城)的大商行,則可以考慮合作,但需確保品質和利潤分成。
有了明確的方向,陳延嶽談判起來也有了底氣。最終,“陳記皂坊”與幾家信譽良好的商戶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雖然批發價低於零售價,但巨大的出貨量帶來的利潤更為可觀!僅僅一個月的時間,“陳記皂坊”不僅完全收回了前期開店、原材料、人工等所有投入成本,還實現了驚人的盈利!當初集資的一百多兩銀子,如今翻了好幾番!
生意走上正軌,陳彥並沒有滿足。他敏銳地意識到,單一的產品和香味,時間長了可能會讓顧客產生審美疲勞。於是,他再次展現了其創新思維。
他找來母親和二嬸,提出了新的想法:“娘,二嬸,咱們現在的肥皂主要是桂花薄荷香。我想著,可以試著加入其他花草的香氣,比如秋天可以製菊花香的,清肝明目;冬天可以嘗試梅花香的,冷豔清幽;春天還可以用桃花、茉莉……這樣,不同季節,不同喜好的人,都能有更多的選擇。”
張桂娘和李秀娟如今對兒子侄子)的奇思妙想已是深信不疑,立刻著手試驗。她們嘗試將曬乾的菊花、梅花瓣研磨成粉,或在熬製皂液時加入浸泡過花瓣的汁液,果然製出了帶有不同清雅香氣的肥皂。雖然工藝更複雜些,但成品更加精致,令人愛不釋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這些散發著菊花、梅花等不同香味的“新品”肥皂在“陳記皂坊”推出時,再次引起了轟動!尤其是那些追求時尚、喜歡新奇的女眷們,更是紛紛追捧,甚至有人為了集齊不同香型而多次購買。肥皂不再僅僅是清潔用品,更成了一種帶有季節感和品味的“雅物”。
隨著口碑的持續發酵和產品的推陳出新,“陳記”肥皂的名聲越來越響,甚至傳到了周邊縣城。物以稀為貴,在清河縣零售一百文一塊的肥皂,被一些投機者轉賣到外地,價格竟然被炒到了一兩銀子甚至更高!即便如此,依然有人願意買單。“陳記皂坊”和它的主人陳彥,成為了清河縣商界的一個傳奇。
巨大的財富,如同甘霖般滋潤了曾經貧瘠的陳家溝。全村入股的家庭,都按照股份分到了可觀的紅利。家家戶戶翻修了房屋,添置了新衣,飯桌上也有了肉腥。更重要的是,一種名為“希望”和“自信”的光芒,照亮了每個村民的臉龐。
陳家溝,這個曾經默默無聞、以貧窮聞名的小山村,一躍成為了整個清河縣乃至周邊地區都豔羨的“富裕村”、“明星村”。村裡適婚的青壯年,一下子成了婚戀市場上的“搶手貨”。附近村子乃至鎮上的媒婆,都快把陳家溝的門檻踏破了。短短兩個月內,村裡就有不下十個小夥子娶上了媳婦,而且姑娘的條件都比以往好了不知多少。整個村子洋溢著喜慶和生機勃勃的氣息。
麵對這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陳彥在喜悅之餘,思考得更為長遠。一天晚上,在家庭會議上,他鄭重地向祖父和父親提出了一個建議:
“爺爺,爹,如今咱們村日子好過了,手裡也有了餘錢。但我覺得,光有錢還不夠。咱們陳家溝要想真正改變命運,一代比一代強,還得靠讀書識字,明事理,長見識。我想……從咱們家這次分得的利潤裡,拿出一大部分,再倡議村裡其他有餘力的人家也出一些,在村裡建一座像樣的學堂,請一位有學問的先生來,讓村裡的孩子們,無論男女,都能有機會啟蒙讀書。您們覺得怎麼樣?”
陳滿倉和陳延峰聽完,先是愣住,隨即眼中爆發出激動和讚許的光芒!建學堂!請先生!這是他們這些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漢,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這可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啊!
“好!好!彥兒,你說得太對了!”陳滿倉激動得胡須直顫,“咱們陳家溝,不能光出會賺錢的,更要出讀書人!建學堂!這事爺爺支持!明天我就去找族長說!”
第二天,當陳滿倉將陳彥的提議在祠堂前向全村宣布時,整個陳家溝再次沸騰了!建學堂!讓娃娃們讀書!這比賺多少錢都更讓人激動和向往!這意味著他們的後代,有可能擺脫土裡刨食的命運,有可能像陳彥一樣,成為受人尊敬的讀書人!甚至……考取功名!
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全村人一致擁護這個提議!老族長更是老淚縱橫,顫抖著聲音說:“好!好!彥哥兒這是給咱們陳家溝立下了萬世的基業啊!建!這學堂必須建!各家各戶,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咱們一定要建一座最好的學堂!”
於是,在“陳記皂坊”生意紅紅火火的同時,另一項更為宏大、影響更為深遠的事業——興建村塾,在陳家溝熱火朝天地展開了。而這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於那個年僅七歲,卻已深刻改變了一個村莊命運的孩童——陳彥。
第五十八章完)
喜歡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請大家收藏:()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