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陋室銘心見真情 閱卷定榜決前程_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 > 第97章 陋室銘心見真情 閱卷定榜決前程

第97章 陋室銘心見真情 閱卷定榜決前程(1 / 1)

第九十七章陋室銘心見真情閱卷定榜決前程

翌日午後,天氣晴好。陳彥、趙修遠在趙文淵先生和陳延嶽、石頭的陪同下,如約前往柳雲卿家做客。柳雲卿早早便在客棧外等候,臉上帶著掩不住的欣喜和一絲緊張。

“寒舍在鄰縣柳家村,離城有些路程,委屈諸位了。”柳雲卿歉然道。

“無妨,正好沿途看看風景,散散心。”陳彥笑道。

一行人雇了兩輛馬車,出了江陵府城,沿著官道向柳家村行去。時值初夏,官道兩旁稻田青青,阡陌縱橫,遠處山巒如黛,白雲悠悠。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草木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與府城內的喧囂相比,郊外顯得格外寧靜開闊。

陳延嶽看著窗外景色,心情舒暢:“這鄉下地方,空氣就是好!比城裡悶著強多了!”

趙修遠也點頭稱是,連日來的緊張情緒似乎也消散了不少。

約莫一個時辰後,馬車轉入一條鄉間土路,路變得狹窄顛簸起來。兩旁是低矮的土坯房舍,偶爾可見雞犬在路邊嬉戲。最終,馬車在一處極為簡陋的院落前停下。

眾人下車,映入眼簾的景象讓陳彥等人心中微微一震。

柳家的院子很小,泥土地麵,打掃得異常乾淨。院牆是用泥土混合稻草夯築而成,多處已經斑駁脫落。三間低矮的茅草屋便是全部家當,屋頂的茅草有些稀疏,看得出是年久失修。院角用竹籬笆圍了一小塊菜地,種著些青菜,長勢倒是喜人。整個家當,可謂家徒四壁,但處處收拾得井井有條,顯示出主人的勤勉和不易。

柳雲卿臉上閃過一絲窘迫,低聲道:“寒舍簡陋,讓諸位見笑了。”

陳彥連忙道:“雲卿兄何必客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伯母能將家打理得如此整潔,已是不易。”

正說著,茅屋的門“吱呀”一聲開了,一位頭發花白、麵容憔悴但眼神溫和的婦人,在一個約莫十二三歲、穿著打補丁但洗得發白的布裙的小姑娘攙扶下,顫巍巍地走了出來。那小姑娘眉眼與柳雲卿有幾分相似,雖然瘦弱,但眼神清澈,帶著幾分怯生生的好奇。

“娘,小妹,這就是我常提起的陳公子、趙公子、趙先生和陳三叔。”柳雲卿連忙上前介紹。

柳母見到眾人,激動得眼眶瞬間就紅了,掙脫開女兒的攙扶,便要下拜:“恩人!恩人哪!老身……老身替雲卿,謝過諸位恩人大德!”她聲音顫抖,帶著濃重的鄉音。

陳彥和趙修遠嚇了一跳,趕緊上前一步,一左一右扶住柳母:“伯母萬萬不可!折煞晚輩了!”

“使不得!使不得!老人家快請起!”陳延嶽也連忙擺手。

趙文淵上前溫言道:“柳夫人不必多禮。雲卿勤奮好學,品性端良,我等相助,亦是理所應當。”

柳母被扶起,仍是激動得抹著眼淚,緊緊抓著陳彥的手:“陳公子,雲卿都跟老身說了,要不是您……要不是您幾次三番相助,他……他彆說考試,怕是連他娘我這病都……唉!您是我們柳家的大恩人啊!”她又看向趙修遠和陳延嶽,“還有趙公子,陳三叔,多謝你們照應雲卿!”

柳雲卿的妹妹柳小丫也怯生生地行了個禮,小聲說道:“謝謝恩人哥哥,恩人叔叔。”

眾人被這質樸而真摯的感激弄得有些動容。陳彥連忙道:“伯母言重了,雲卿兄與我等乃是同窗,互相幫襯是分內之事。您身體可好些了?”

“好多了!好多了!吃了公子給的銀子抓的藥,已經能下地走動了!”柳母連連點頭,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快,快屋裡請!外麵曬!”

走進茅屋,屋內更是狹小昏暗,但同樣收拾得一塵不染。堂屋正中一張破舊的方桌,幾條長凳,便是全部家具。牆壁被煙熏得有些發黑,但窗戶紙是新糊的,透進些許光亮。

柳母熱情地招呼眾人坐下,柳小丫手腳麻利地端上茶水。茶水是粗茶,碗也是粗瓷碗,但有缺口的地方都被細心地磨平了。柳母又張羅著端出幾碟小菜:一碟鹹菜,一碟炒青菜,最顯眼的是一碗切得薄薄的、油光發亮的臘肉。

“家裡沒什麼好招待的,諸位恩人千萬彆嫌棄。”柳母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陳延嶽一看那碗臘肉,心裡就明白了。這恐怕是柳家過年都舍不得吃的好東西,今天為了招待他們,特意拿出來的。他連忙道:“老人家太客氣了!這臘肉看著就香!我們在城裡還吃不到這麼地道的呢!”

眾人圍坐在一起,雖然環境簡陋,但氣氛卻十分溫馨。柳母不停地給陳彥和趙修遠夾菜,絮絮叨叨地說著感激的話,也說起柳雲卿從小如何懂事、如何刻苦讀書。柳雲卿在一旁聽著,時而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時而關切地看著母親。柳小丫則安靜地坐在母親身邊,偶爾偷偷打量一下幾位“恩人”。

飯後,柳母示意柳雲卿。柳雲卿從懷裡取出一個洗得發白的舊手帕包成的小包,小心翼翼地打開,裡麵是幾塊碎銀子,加起來約莫有五六兩。他雙手捧著,遞到陳彥麵前,誠懇地說:“陳公子,這是家母病好轉後,家裡攢下的一點銀子,連同之前您贈予的,先還上一部分。雖然不多,但是學生一片心意。餘下的,學生日後定當做工償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彥看著那幾塊帶著體溫的碎銀子,又看看柳母殷切而堅持的目光,以及柳雲卿臉上那不容拒絕的鄭重,心中明白,這是柳家在竭儘全力維護的尊嚴。他若推辭,反而會傷了他們的心。

於是,陳彥鄭重地雙手接過銀子,微笑道:“好,雲卿兄的信義,我收下了。餘下之事,不必著急,待你安心完成學業再說。”

見陳彥收下銀子,柳母和柳雲卿都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臉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隨後,幾人又聊起了剛剛結束的院試。柳雲卿也坦誠地說了自己的答題情況,與陳彥、趙修遠互相印證、討論。談到策問題時,柳雲卿歎道:“此題確實艱難,學生也隻能依據平日所見鄉村疾苦,勉強答了些修水利、儲糧食的淺見,遠不如陳公子思慮周全。”

趙文淵先生聞言,點撥道:“雲卿能從切身經曆出發,已得務實之要。救災之策,未必需要高深理論,有時最樸素的道理,反而最切實用。”

柳雲卿受教地點點頭。

夕陽西斜時,陳彥等人起身告辭。柳母和柳小丫一直送到村口,千恩萬謝,依依不舍。柳雲卿則堅持將眾人送回了官道上。

視角切換:江陵府衙)

就在陳彥等人感受著柳家質樸溫情的同時,江陵府衙內的一處戒備森嚴的廳堂裡,氣氛卻截然不同。

十幾名被抽調來的府學教授、訓導以及資深書吏,正埋首於堆積如山的試卷之中,進行緊張的閱卷工作。廳內燭火通明,鴉雀無聲,隻有紙張翻動的沙沙聲和偶爾的咳嗽聲。空氣中彌漫著墨香和一種無形的壓力。

所有的試卷都已糊名謄錄,閱卷官們隻能根據文章內容評定優劣。他們神情專注,時而蹙眉沉思,時而提筆在草稿紙上記錄,時而與鄰座低聲交換意見。

主考官胡平端坐於上首,並未參與初閱,而是如同鷹隼般,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全場,偶爾會起身踱步,隨機抽取幾份已被閱卷官初步評定等級的試卷,親自審閱。

他閱讀的速度很快,但目光如炬,往往能一眼看出文章的精髓與瑕疵。看到辭藻華麗卻空洞無物的文章,他眉頭緊鎖,毫不留情地將其歸入下等;看到引經據典卻脫離實際的論述,他微微搖頭,麵露不豫;而當他看到一份觀點新穎、論證嚴謹、尤其是策問部分能切中時弊、提出切實可行對策的試卷時,他會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激賞,甚至忍不住低聲道:“嗯,此子見識不凡!”

當他看到另一份試卷,其策問部分雖然文筆略顯稚嫩,但所述對策如修小型陂塘、鼓勵鄉民儲糧等,極為貼近鄉村實際,顯然源於生活觀察時,他更是撫須輕笑:“樸拙之中見真知,好!”

整個閱卷過程持續了數日。經過數輪篩選、複核、交叉審閱,最終,一批最為優秀的試卷被挑選出來,呈送到胡平的案前,由他最終裁定名次,尤其是確定本次院試的“案首”。

胡平一份一份地仔細審閱著這些優等卷,看得非常仔細。當他看到一份經義文章深刻、策論高屋建瓴且務實、詩賦亦佳的試卷時,目光凝住了。他反複看了兩遍,尤其是對其策問中關於“建立災情預警機製”、“以工代賑的具體項目管理”等新穎而具體的建議讚賞不已。

“經義紮實,策論尤佳,見解超群,確為翹楚!”胡平忍不住低聲讚道。他又對比了其他幾份優卷,雖各有千秋,但論及綜合實力與文章氣象,尤其是策問的深度與前瞻性,皆稍遜於此卷。

最終,他提起朱筆,在此卷上鄭重地寫下了“甲上”的評語,並初步圈定為本次院試的案首。隨後,書吏們當眾拆開糊名……

而這一切,尚在歸途馬車中閒聊的陳彥等人,還一無所知。命運的齒輪,正在府衙內悄然轉動。

第九十七章完)

喜歡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請大家收藏:()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 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 什麼我的光之力是黑神給的 第一滴熱血 東莞盲妹 開局極樂功法,女帝跪求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