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金榜題名入聖殿書院氣象啟新篇
考試結束的鐘聲餘音仿佛還在庭院中回蕩,緊張的氣氛卻並未立刻消散。學子們從考場上陸續起身,臉上帶著或釋然、或疲憊、或忐忑的神情。試卷被書吏們收走,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等待審判的凝重。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是漫長而煎熬的等待。
學子們並未被允許離開,而是在庭院中指定的區域休息等候。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聲交談,討論著剛才的考題,交流著自己的答案,時而發出幾聲驚歎或惋惜。
“那經義題,‘明明德’與‘親民’的關係,我按朱子集注答的,不知是否穩妥?”
“策問題太難了!苗疆土司之事,牽涉甚廣,我隻略談了安撫教化,怕是淺薄了。”
“詩賦題‘夏日晚晴’倒還尋常,隻是時間倉促,未能儘善。”
陳彥、趙修遠和柳雲卿也聚在一處古柏的蔭涼下。趙修遠輕輕揉著有些發酸的手腕,歎道:“這嶽麓書院的考核,果然名不虛傳。經義要求新見,策問直指時弊,若非平日有些積累,怕是難以應對。”
柳雲卿點頭道:“確實如此。尤其是那策問題,若非修遠兄平日與我等常論時政,今日恐難以下筆。隻是不知結果如何。”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安。
陳彥相對平靜,安慰道:“師兄,雲卿兄不必過慮。我等已儘力而為,靜候結果便是。書院重真才實學,自有公斷。”他心中對自己的答卷雖有把握,但也知山外有山,不敢妄自尊大。
等待中,時間仿佛過得特彆慢。陽光透過古樹的枝葉,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緩緩移動。不少學子緊張地踱步,或頻頻望向那扇緊閉的、通往內院的大門。
約莫一個時辰後,那扇門終於再次開啟。先前宣布規則的老者,在幾名執事的陪同下,再次出現在眾人麵前。他手中拿著一份名單。
庭院內瞬間鴉雀無聲,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老者和他手中的名單上。空氣仿佛凝固了。
老者目光掃過全場,麵容嚴肅,聲音清晰地傳遍每個角落:“經諸位教授評閱,本次入院考核結果已出。現將通過者名單公布如下。”
他展開名單,開始宣讀:
“通過第一場經義考核者,共七十二人:”他念出了一長串名字,其中包含了大部分在場的學子。每念到一個名字,人群中便有一人鬆了口氣,露出欣喜之色。趙修遠和柳雲卿的名字也赫然在列,兩人對視一眼,眼中都有喜色。
“通過第二場策問考核者,共三十一人:”名單縮短了許多。被念到名字的人,臉上喜色更濃,這意味著他們在實務方麵得到了認可。陳彥、趙修遠、柳雲卿三人的名字再次出現!趙修遠和柳雲卿更是心中一喜,能通過難度更高的策問,說明他們的經世之才得到了肯定。
“通過第三場詩賦考核者,”老者頓了頓,目光似乎有意無意地掃過陳彥所在的方向,聲音提高了一些,“共三人:陳彥,周文博,李茂才。”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陳彥!一百餘人參考,僅三人通過詩賦考核!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三人擁有了成為內舍生、享受藏書閣自由閱覽和優先得名師指點的資格!
趙修遠和柳雲卿先是一愣,隨即激動地抓住陳彥的胳膊:“彥弟陳兄!三場全過!你是內舍生了!”
“恭喜陳兄!”柳雲卿由衷地說道,眼中滿是敬佩和羨慕。他自知詩賦非己所長,能過兩場已屬僥幸,對陳彥能三場全過,尤其是最難的詩賦也通過,感到由衷的欽佩。
趙修遠也笑道:“好啊!彥弟,你這‘小三元’的才名,果然不虛!日後藏書閣的大門可是為你敞開了,可彆忘了提攜師兄我啊!”話語中帶著調侃,更多的是為好友高興。
陳彥心中也湧起一陣激動,但很快平複下來。他謙遜地對二人拱手:“師兄,雲卿兄過獎了。僥幸而已,二位兄台能過兩場,才學亦是非凡,日後同在書院,正可互相砥礪。”
老者抬手壓下議論聲,繼續說道:“以上通過考核者,皆可錄入我嶽麓書院!通過一場者,為外舍生;通過三場者,為內舍生,享相應待遇。未在名單之列者,恕書院不能收錄,望諸位再接再厲,來年再考。”
有人歡喜有人愁。通過的學子歡欣鼓舞,未通過的則垂頭喪氣,黯然離去。
待人群稍定,老者對留下的七十餘名新晉學子道:“恭喜諸位!自今日起,爾等便是我嶽麓書院的一員!現在,隨我入內,熟悉書院環境,安頓住所。”
在老者的帶領下,眾人懷著激動和好奇的心情,正式踏入了嶽麓書院的內院。
一進內院,景象豁然開朗。與門外廣場的開闊不同,內院更是彆有洞天。但見庭院深深,廊廡回環,青磚黛瓦,飛簷鬥拱,處處透露出古樸莊嚴的氣息。庭院中古木參天,多是鬆柏樟楠,皆有數百年樹齡,枝乾虯勁,綠葉成蔭,灑下滿地清涼。地麵以巨大的青石板鋪就,縫隙間生出些許青苔,更顯歲月沉澱之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沿著中軸線,依次是講堂、禦書樓藏書閣)、文昌閣、先賢祠等主要建築,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講堂名為“忠孝廉節堂”,是平日講學、集會之所;禦書樓更是重簷歇山頂,莊重肅穆,是書院的靈魂所在;先賢祠內供奉著朱熹、張栻等曆代書院先賢,香火繚繞,令人肅然起敬。兩側則是齋舍宿舍)、膳堂、以及各位教授的住所,布局嚴謹,功能分明。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墨香和書卷特有的陳舊氣息,混合著草木的清香,形成一種獨特的、令人心靜神凝的學院氛圍。不時有身著青衫的學子捧著書卷匆匆走過,或有三兩學子在廊下、亭中低聲討論學問,見到老者一行人,皆恭敬行禮,然後繼續自己的事情,整個書院顯得秩序井然,學風濃厚。
老者帶著眾人大致參觀了主要建築,介紹了書院的日常規矩和作息時間。隨後,便由執事引導新學子們前往齋舍區挑選住所。
齋舍區位於書院東側,環境清幽。每間齋舍都不大,但乾淨整潔,一床一桌一椅一書架,陳設簡單,卻足夠學子安心讀書。窗外可見翠竹搖曳,聽到鳥鳴啾啾。
陳彥作為內舍生,可以優先選擇了一間位置較好、光線充足的單間。趙修遠和柳雲卿作為外舍生,則選擇了相鄰的兩間屋子,便於互相照應。石頭作為書童,被安排住在緊鄰學子齋舍的一排較為簡樸的書童房內,雖然陳設更簡單,是通鋪,但乾淨明亮,與學子宿舍規製相仿,可見書院考慮周到。
安頓好行李,推開窗戶,清新的山風帶著草木香氣湧入。陳彥站在窗前,望著窗外蒼翠的嶽麓山色,聽著遠處隱約傳來的講堂鐘聲,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這裡,將是他接下來數年求學深造的地方。浩瀚的書海,博學的師長,誌同道合的同窗……一切都充滿了希望。
新的篇章,正式開始了。
第一百零七章完)
喜歡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請大家收藏:()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