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月下苦讀迎首測 榜前爭鳴顯崢嶸_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 > 第110章 月下苦讀迎首測 榜前爭鳴顯崢嶸

第110章 月下苦讀迎首測 榜前爭鳴顯崢嶸(1 / 1)

第一百一十章月下苦讀迎首測榜前爭鳴顯崢嶸

充實而規律的書院生活,如嶽麓山間的溪流,潺潺流淌,轉眼便是一個多月過去。隨著學習的深入,書院的氣氛也悄然發生著變化。輕鬆愜意的適應期已過,空氣中開始彌漫起一種無形的壓力——入學後的第一次正式學業測試,即將來臨。

測試的消息,是由周大儒在一次講課後宣布的。內容涵蓋近月所學的經義、史論,並有一道策問題,旨在考察學子們的理解深度、融會貫通能力以及經世致用之才。更重要的是,周大儒明確告知,此次測試將進行排名,並張榜公布。

“排名”二字,如同一塊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學子們心中激起了層層漣漪。嶽麓書院彙聚了湖廣乃至周邊行省的青年才俊,誰不是心高氣傲、飽含期許?即便嘴上不說,內心也絕不願落於人後,更遑論排名墊底,那將是何等難堪。一股暗自較勁、奮發作息的氛圍,在書院中悄然形成。

測試前夜,月華如水,灑在靜謐的書院。大多數齋舍的窗戶都透出明亮的燈光,映照著學子們伏案苦讀的身影。

陳彥的齋舍內,燈火通明。他並未像往常一樣早早休息,而是將本月所學的筆記、講義重新梳理了一遍,又將幾處疑難之處反複揣摩。書案上,攤開著《春秋》和相關的集注,旁邊是寫滿批注的稿紙。他雖然對自己有信心,但也深知書院藏龍臥虎,不敢有絲毫懈怠。這次測試,不僅是對學習成果的檢驗,某種程度上,也是入院後第一次同場競技,關乎顏麵與聲譽。

“咚咚咚”,輕輕的敲門聲響起。

“彥弟,睡了嗎?”是趙修遠的聲音。

“師兄請進。”陳彥起身開門。

隻見趙修遠和柳雲卿一同走了進來,兩人臉上都帶著些許疲憊,但眼神中卻毫無睡意。趙修遠手裡還拿著一卷書,柳雲卿則提著一小壺熱茶。

“看來我們都一樣,睡不著啊。”趙修遠苦笑著將書放在桌上,“這《春秋》微言大義,實在是艱深,尤其是那幾處‘弑君’‘奔莒’的筆法,越想越覺得含義複雜,心裡沒底。”

柳雲卿給三人各倒了一杯熱茶,歎道:“是啊,還有那道關於漕運改革的策問題,涉及錢糧、河道、吏治,千頭萬緒,要提出切實可行的新策,談何容易。我翻了不少書,總覺得思路不暢。”

陳彥請二人坐下,將自已梳理的筆記推過去,說道:“師兄,雲卿兄不必過於焦慮。《春秋》重在體會其褒貶之意,不必過於拘泥字句。我方才將幾處關鍵事件的不同注解對比了一番,或許有些心得,我們可以一同參詳。至於漕運之策,關鍵在於‘通’與‘節’二字,既要保障漕糧暢通,又需節省民力國力,或可從改進運輸工具、優化河道管理、嚴查貪腐等方麵入手……”

三人圍坐在一起,就著昏黃的燈光和溫熱的茶水,開始討論起來。你一言我一語,時而爭辯,時而附和,相互啟發,互相補充。寂靜的夜晚,隻有他們低低的討論聲和窗外偶爾傳來的蟲鳴。在這種思想的碰撞中,原本模糊的概念漸漸清晰,堵塞的思路豁然開朗。緊張的情緒,在彼此的鼓勵和智慧的交流中,也漸漸化為了應對挑戰的勇氣。

“聽彥弟一席話,茅塞頓開!”趙修遠撫掌笑道,“心裡總算踏實了些。”

柳雲卿也舒展了眉頭:“多謝陳兄指點,這策問的思路也明晰多了。”

陳彥笑道:“二位兄台過謙了,與你們討論,我也受益匪淺。時辰不早,我們還是早些休息,養足精神,明日方能從容應對。”

送走二人,陳彥吹熄燈火,躺在床上。月光透過窗欞,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影子。他心中一片寧靜,對明天的測試,充滿了期待而非恐懼。

翌日,測試在忠孝廉節堂進行。

氣氛莊重肅穆。學子們按號入座,書案上已備好試卷和草稿紙。周大儒和幾位助教親自監考,目光如炬,掃視全場。

鐘聲響起,試卷發下。眾人凝神屏息,迅速瀏覽題目,隨後便是一片沙沙的落筆聲。

陳彥沉心靜氣,先快速通覽全卷。經義題果然涉及《春秋》筆法,要求結合具體史事闡發“尊王攘夷”大義;史論題則要求評述秦漢郡縣製與分封製之得失;策問題正是昨晚討論的漕運改革。題目有深度,有廣度,確實考驗真才實學。

他略一思索,便有了腹稿。首先解答經義題,他並未簡單複述經典,而是結合近期所學,從曆史背景、人物心理、事件影響等多角度分析《春秋》的記載為何如此簡略而寓意深遠,闡述其“微言大義”對維護禮樂秩序的重要性,論述嚴謹,引證恰當。解答史論題時,他客觀分析郡縣製與分封製的利弊,指出二者並非絕對對立,後世演變實為利弊權衡與時代選擇的結果,體現了辯證的曆史觀。最後的策問題,他綜合昨晚討論的要點,提出了“改漕船以省運力、疏河道以增效率、嚴考成以杜貪墨、酌折色以蘇民困”等數條具體建議,條理清晰,務實可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整個答題過程,陳彥筆走龍蛇,文思泉湧,將一個月來的所學所思,淋漓儘致地發揮了出來。

兩日後,測試結果張榜公布。榜文貼在書院講堂外的照壁上。

一大早,照壁前就圍滿了焦急等待的學子。當執事將紅榜貼上時,人群立刻騷動起來,紛紛踮腳伸頸,尋找自己的名字和位次。

“看到了!我在第十八名!”有學子欣喜地喊道。

“唉,我在五十七名,還需努力啊……”也有學子黯然歎息。

趙修遠擠到前麵,仔細尋找,很快臉上露出了笑容:“第十五名!尚可,尚可!”他鬆了口氣,這個排名在百餘名學子中已屬上乘,符合他的預期。

柳雲卿也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第二十五名!”他眼中閃過一抹喜色,對於出身寒微、基礎相對薄弱的他來說,能躋身前三十,已是極大的鼓勵,證明他的努力沒有白費。

最後,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紅榜的最頂端。那裡,赫然寫著:

“甲辰年嶽麓書院首測,第一名:陳彥清河縣)”

“果然是陳彥!”

“小三元名不虛傳!”

“經義、史論、策問皆評為上上等,真是厲害!”

人群中響起一片讚歎和議論聲。羨慕、敬佩、乃至一絲不易察覺的嫉妒,種種目光投向了站在人群外圍,神色平靜的陳彥。

陳彥看著榜首自己的名字,心中並無太多波瀾,更多的是一種踏實感。這次測試,驗證了他的學習方法和努力方向是正確的。他走到趙修遠和柳雲卿身邊,拱手笑道:“恭喜師兄,恭喜雲卿兄,取得佳績!”

趙修遠拍拍他的肩膀,由衷讚道:“彥弟,你是真才實學,這第一名,實至名歸!”

柳雲卿也誠懇地說:“陳兄才識淵博,我等還需向你多多請教。”

首測奪魁,讓陳彥在嶽麓書院中聲名鵲起。原本一些隻聞其名、未見其人的學子,如今都對他刮目相看。不少人也開始主動與他交往。

課後閒暇,常有一些學子前來與陳彥討論學問。其中有出身長沙府世家、風度翩翩的周文博,他學識淵博,尤精禮製;有來自湘西、性格豪爽直率的李茂才,他關心民瘼,對實務有獨到見解;還有性情溫和、刻苦踏實的寒門學子數人。大家聚在齋舍、亭中或林下,或辯經析義,或縱論古今,或探討時政。

陳彥並不藏私,總是坦誠地分享自己的見解,同時也虛心聽取他人的觀點。他的論述往往能切中要害,視角新穎,令人信服;而他謙和的態度,也讓人如沐春風。在這種交流中,他不僅鞏固了所學,也汲取了他人之長,視野更加開闊。趙修遠和柳雲卿也常參與其中,幾人形成了一個以學問相交、互相砥礪的小小圈子,書院生活也因此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陳彥知道,學海無涯,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在這千年學府中,能與這些優秀的同窗一起切磋學問,共同進步,實在是人生一大樂事。首測的佳績,是一個肯定,更是一個新的起點。前方的路還很長,他需要繼續保持謙遜,腳踏實地,在這片學術的沃土中深深紮根,努力生長。

第一百一十章完)

喜歡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請大家收藏:()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