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之期轉瞬即至,月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熱鬨。碼頭旁新搭建的“海政議事堂”內,來自泉州、廣州、漳州、寧波等地的十數位海商巨擘濟濟一堂。他們衣著或綾羅綢緞,或素淨布衣,神色或精明外露,或深沉內斂,彼此間寒暄拱手,眼神卻在暗中不斷交換、打量。
沈滄瀾端坐主位,左側是代表朝廷的英國公張惟賢,右側是威名赫赫的老將戚繼光,鄭經與海鬼張則分坐兩側下首。這番陣容,既顯重視,亦含威懾。
“諸位掌櫃,遠道而來,辛苦了。”沈滄瀾開門見山,聲音清朗,壓下了堂內細微的嘈雜,“今日請諸位至此,隻為一事:共商開海大計,同立海事新規。”
泉州來的李光頭,圓臉富態,未語先笑,率先接口:“沈總督言重了。朝廷決心開海,是我等盼了多少年的大好事!隻要能讓我等安心行船,合法貿易,李某第一個鼎力支持!”他話音落下,立時有幾聲附和。
但坐在他對麵,來自廣州的陳祖義,麵容瘦削,眼神銳利,輕輕哼了一聲:“李掌櫃話說得漂亮。可這‘安心行船’,談何容易?以往大家各憑本事,雖有風險,卻也自在。如今朝廷立規矩,這稅怎麼收?船引怎麼發?遇到西夷大船、海盜劫掠,官府真能護得我等周全?彆到時候,規矩立了一大堆,稅銀交了不少,事到臨頭,卻要我等自己拚命。”
他這話說出了不少人的疑慮,堂內頓時安靜下來,目光都聚焦在沈滄瀾身上。
鄭經眉頭一皺,想要開口,卻被戚繼光以眼神製止。
沈滄瀾不慌不忙,目光掃過陳祖義,又看向眾人:“陳掌櫃所慮,合情合理。空口無憑,沈某便以事實說話。”他朝外一揮手,“帶上來!”
幾名軍士押著三個被捆縛的倭寇頭目,以及兩名垂頭喪氣的葡萄牙水手走進議事堂。同時,幾名工匠抬著幾件從“聖菲利克斯號”上拆卸下來的奇特船構件和一門小型佛郎機炮模型,放在堂中。
“諸位請看,”沈滄瀾指著那些人證物證,“此乃前日犯境之倭寇與西夷。其幕後主使,濠鏡葡萄牙商會之卡拉斯科,已被我水師擒獲,其座艦‘聖菲利克斯號’亦被我俘獲!犯我海疆者,便是此等下場!”
堂內響起一片低低的驚呼。擒獲西夷指揮官和戰艦,這戰績比任何言語都更有力量。
“至於護航之事,”沈滄瀾繼續道,“水師新建,確不能時刻護衛每一條商船。故本督提議,由官府與水師牽頭,諸位依船隊規模出資,組建‘聯合護航船隊’,巡弋主要商路。所得收益,按出資比例分紅。同時,海鬼張前輩已構建沿海訊息網絡,何處有險,訊息旦夕可至,足以預警。”
海鬼張適時地用拐杖頓了頓地,沙啞著嗓子道:“老子彆的不敢說,這海上的風吹草動,瞞不過我的耳目!誰家的船在哪兒出了事,保證比你們自家收到信兒還快!”
李光頭眼睛一亮:“聯合護航?此法甚好!以往各家自掃門前雪,力量分散。若能聯合起來,又有水師為依托,尋常海盜誰敢招惹?就算遇到西夷大船,也有一拚之力!”
陳祖義臉色稍緩,但仍有疑問:“稅則又如何?若如以往市舶司般層層盤剝,利潤十不存一,這海不通也罷。”
張惟賢此時開口,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陳掌櫃放心。陛下有旨,開海旨在通商惠工,充盈國庫,而非與民爭利。新定稅則,將參考前朝舊例,大幅削減,並張榜公布,一目了然。凡有官吏敢額外索賄,諸位可直接向總督府,乃至向本公舉報,嚴懲不貸!”
戚繼光也沉聲道:“水師亦會監督各口岸,確保稅吏依法行事,不得刁難商旅。”
得到朝廷重臣和沙場老將的保證,商賈們的神色明顯鬆動了許多。
沈滄瀾見火候已到,命人將擬好的《海事新章》草案分發下去。“此乃初步章程,諸位可細看。涉及通商口岸、貨物稅則、船引申領、護航細則、糾紛處置等各項。今日之會,便是要與諸位共同商議,查漏補缺,務求公允可行。”
商賈們立刻圍攏過來,仔細翻閱,不時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月港、泉州、廣州、寧波……嗯,這幾個口岸選得妥當。”
“絲綢、瓷器、茶葉……稅率為值十抽一?這……這比以往私下打點的還少些?”
“船引需登記船主、噸位、航線、貨物……雖有些麻煩,卻也清晰。”
“聯合護航,按次繳費或按年認購……此法可省去自家養船養兵的大筆開銷……”
看著眾人專注的神情,鄭經湊到沈滄瀾身邊,低聲道:“大哥,有門兒!我看這幫老狐狸,心動了。”
沈滄瀾微微頷首,低語:“利益動人心。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看到,守規矩比不守規矩,更能賺到安穩錢。”
就在這時,一名親兵匆匆入內,在沈滄瀾耳邊低語幾句。沈滄瀾臉色微變,隨即恢複平靜,對眾人拱手道:“諸位掌櫃先行商議,沈某有些俗務,去去便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起身與張惟賢、戚繼光交換了一個眼神,三人一同走出議事堂。
來到後堂,沈滄瀾才沉聲道:“剛接到急報,趙文華在朝中聯合幾位禦史,上書彈劾我‘擅啟邊釁’、‘靡費國帑’、‘結交海寇’,說我扣押葡人船隻,恐引發兩國交戰,要求皇上將我革職查辦,暫停開海事宜。”
張惟賢冷哼一聲:“果然跳出來了!動作倒快!”
戚繼光花白的眉毛緊鎖:“趙文華此舉,定是受了東南某些不願見開海成功的勢力遊說。此刻彈劾,是想攪黃這次海商大會,動搖人心。”
沈滄瀾眼中寒光閃爍:“他想釜底抽薪,我偏要火上澆油!公爺,朝中之事,還需您多周旋。”
張惟賢點頭:“放心,皇上既已決意開海,便非區區彈劾所能動搖。本公即刻修書入京,陳明利害。隻是……此地之事,需速戰速決,儘快將章程定下,造成既定事實,讓朝中反對者無話可說!”
“正該如此!”沈滄瀾轉身,目光堅定,“我們回去,今日之內,必須讓這《海事新章》落地生根!”
當沈滄瀾三人重回議事堂時,商賈們的討論已趨於熱烈,甚至有些爭執。沈滄瀾直接走到堂中,朗聲道:“諸位,章程細節,可後續慢慢完善。然開海之舉,關乎國運,亦關乎諸位身家性命,刻不容緩!本督在此問一句,這《海事新章》之框架,諸位是願共襄盛舉,還是就此作罷?”
李光頭率先站起:“沈總督,戚將軍,張公爺皆在此作保,李某信得過!泉州李家,願遵新章!”
有他帶頭,其他觀望的商賈也紛紛表態:
“廣州陳家,也願一試!”
“漳州船隊,沒意見!”
“寧波商幫,附議!”
最終,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尚未表態的陳祖義身上。
陳祖義緩緩站起身,看著沈滄瀾,一字一句道:“沈總督,陳某在海上漂泊半生,見過的人不少。今日見總督行事,擒西夷,護海疆,與吾等共商章程,而非強行攤派……陳某信你一次!廣州陳祖義,願奉新章!”
“好!”沈滄瀾聲如洪鐘,“既然如此,我等便以此草案為基,即刻簽署盟約!自今日起,大明海商,當以月港為基,以新章為繩,揚帆四海,互通有無!”
議事堂內,氣氛達到高潮。盟約簽署,印信落下,標誌著一種全新的海上秩序正式誕生。而幾乎同時,遠在京城的朝堂之上,另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才剛剛拉開序幕。
喜歡血色白銀請大家收藏:()血色白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