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荷南洋暫定事宜》的墨跡未乾,月港上下尚沉浸在對未來航路的憧憬之中,北方那封關於建州女真努爾哈赤勢力坐大的密報,卻如同一盆冰水,澆在了沈滄瀾的心頭。他獨自在行轅內對著巨大的海陸疆域圖,沉默了整整一夜。
翌日清晨,他將戚繼光、海鬼張,以及剛剛從舊港返回述職的鄭經召至密室。
“諸位,”沈滄瀾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但目光依舊銳利,“南洋暫安,然北疆烽煙將起。英國公派人送來消息,朝廷注意力或將北移,未來對我等之支持,恐難如以往。”
他將密報內容簡要告知眾人。室內頓時一片沉寂。
鄭經第一個跳起來,急道:“大哥!北虜鬨事,自有遼東軍鎮應付!咱們這開海大業剛見起色,水師方興未艾,豈能因此半途而廢?若是朝廷削減錢糧,咱們這麼多船,這麼多弟兄,如何維係?”
戚繼光相對沉穩,但眉頭也鎖成了“川”字:“鄭公子所言,亦是實情。水師維係,戰艦營造,南洋據點經營,皆需巨萬銀錢。若朝廷資源北傾,我等確將陷入困境。然北虜之患,關乎社稷根本,亦不可輕忽。”
海鬼張用拐杖敲著地麵,甕聲甕氣道:“老子不懂什麼朝廷大計!就知道這海上的家業,是兄弟們用命拚出來的!不能就這麼丟了!北邊要打,咱們南洋也不能撤!”
沈滄瀾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他走到地圖前,手指先點在北方的遼東,然後緩緩下移,劃過中原,最終落在東南沿海。
“北疆之患,確為心腹大患,不容有失。然東南海疆,乃國家財賦新源,未來命脈所係,亦不可輕棄!”沈滄瀾語氣沉凝,“為今之計,唯有自力更生,以海養海!”
他目光掃過三人,繼續道:“《明荷暫定事宜》已簽,南洋商路初步暢通。去年海關稅銀大增,已證明開海之利。我們要趁此機會,進一步擴大貿易,讓海上來的銀子,不僅能養活水師,更要能反哺朝廷,證明東南海事非但不是負擔,反而是解決北虜軍費的可行之道!”
“以海養海……反哺朝廷?”鄭經眼睛一亮,“大哥的意思是,咱們要賺更多的錢?”
“正是!”沈滄瀾斬釘截鐵,“而且要快!要在朝廷正式決定大規模資源北調之前,拿出實實在在的成果!鄭經,你立刻返回舊港,利用暫定事宜帶來的便利,大力組織商船隊,不僅要往舊港,更要嘗試開辟通往暹羅、占城、甚至天竺印度)的新航線!貨物種類也要擴大,除了絲綢瓷器,茶葉、藥材、白糖,凡有利潤者,皆可貿易!我要看到下一季的海關稅銀,再翻一番!”
“翻一番?”鄭經倒吸一口涼氣,隨即重重抱拳,“是!大哥放心,拚了命我也把這事辦好!”
“戚將軍,”沈滄瀾又看向戚繼光,“水師規模暫不尋求大規模擴張,但求精煉。新艦繼續造,但要更注重效能與成本。將士操練不可鬆懈,尤其要演練以少勝多、快速機動的戰術。我們要用更少的錢,維持一支關鍵時刻能頂上去的精銳之師!”
戚繼光肅然領命:“末將明白!必為總督練出一支可戰之兵!”
“前輩,”沈滄瀾最後看向海鬼張,“商路擴大,情報更要跟上。新航線的探索,沿途水文、港口、勢力分布,就全靠您和您那些徒子徒孫了!此外,北方的消息,尤其是朝廷關於錢糧調撥的動向,也要多加留意。”
海鬼張拍著胸脯:“包在老子身上!陸上的鴿子,海上的船,保證消息靈通!”
眾人領命,分頭行動。月港這台機器,再次以更高的效率運轉起來,隻是這一次,驅動它的不僅僅是開拓海洋的雄心,更有應對北方威脅的緊迫感。
鄭經重返舊港,雷厲風行。他一方麵召集華商大會,宣布將組織更大規模的船隊,並提供更優惠的貸款和保險,鼓勵他們冒險開拓新航線;另一方麵,他親自拜訪巨港蘇丹及其他已建立聯係的土邦首領,提出更深入的合作計劃。
“蘇丹殿下,”鄭經對巨港蘇丹說道,“以往貿易,多是物物交換,繁瑣且利潤不均。我提議,可在舊港設立銀庫,推行‘銀券’,憑此券可在任何大明商站兌換白銀或貨物。如此,交易更方便,殿下征稅也更容易。此外,我願以優惠價格,向殿下提供一批精良的武器鎧甲,助殿下鞏固勢力,抵禦外侮。”
巨港蘇丹聞言大喜,這等於是大明承認並支持他在舊港地區的權威,還能獲得急需的軍械,自然滿口答應。其他土邦首領見狀,也紛紛效仿,大明在南洋的影響力與商業網絡得以迅速鞏固和擴展。
與此同時,月港的市舶司也變得空前繁忙。來自各地的商船雲集,新的貨物種類不斷湧現。戚繼光對水師的訓練也更加嚴苛,著重演練在兵力、補給受限情況下的作戰能力。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就在南洋局麵看似平穩發展之際,一艘來自福建的商船帶來了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船主是鄭家的老關係,他秘密求見沈滄瀾,稟報道:“總督大人,小人前日在泉州聽到風聲,說朝中有人提議,為應對遼東局勢,可暫時‘借用’東南海關稅銀,甚至……考慮抽調部分水師精銳北上,編入陸師或充實沿江水營……”
沈滄瀾心中一震,麵上卻不動聲色:“消息可確切?”
“小人不敢妄言,但傳言有鼻子有眼,據說……據說背後有趙閣老的影子……”
送走船主,沈滄瀾立刻召來戚繼光。
“戚將軍,最壞的情況,恐怕要來了。”沈滄瀾將消息告知。
戚繼光麵色凝重:“若果真如此,則我水師元氣大傷,南洋局麵恐將前功儘棄!總督,需早作謀劃!”
沈滄瀾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決斷:“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讓朝廷,讓陛下看到,水師不可輕動,海關稅銀更是動不得!我們要上一道萬言書,不僅要陳述利害,更要獻上‘以海餉遼’之策!”
“以海餉遼?”
“不錯!”沈滄瀾走到案前,鋪開紙張,“我們要用詳實的數據,向陛下證明,維持並發展東南海事,所能帶來的稅銀收入,遠超抽調水師、挪用關稅所能節省的區區之數!我們要獻策,將每年海關稅銀的一定比例,固定用於遼東軍費,形成定製!如此,則北疆得餉,海疆不失,兩全其美!”
他目光灼灼地看著戚繼光:“戚將軍,你與我一同署名。我們要讓天下人知道,扞衛海疆的將士,同樣是拱衛社稷的忠臣!”
就在沈滄瀾與戚繼光奮筆疾書,準備上奏之際,又一道來自京城的密信,由英國公的心腹親自送達。
“沈總督,戚將軍,”信使神色嚴峻,“情況緊急。遼東巡按禦史奏報,努爾哈赤已統一建州大部,勢大難製,屢屢犯邊,劫掠人畜。陛下震怒,已下旨嚴飭遼東鎮守,並召集群臣商議增餉增兵之事。趙文華等人趁機再次提出‘暫停南洋拓殖,收縮海防,以節省開支’之議。朝中爭議極大,國公爺勉力支撐,然勢單力孤,望二位早定良策,以解危局!”
壓力,如同北方的陰雲,沉沉地壓向了東南海疆。沈滄瀾知道,決定大明海權命運的,不僅僅是在南洋的波濤,更在於紫禁城內的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喜歡血色白銀請大家收藏:()血色白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