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助手正在全力進行聲波武器的設計,進展很快。另外,他再次提出要見裝備部的專家。”
司令員沉吟片刻:“可以。你親自帶他去裝備部下屬的裝甲車輛研究所,找他們的總工周衛國。周總是個老軍工,技術過硬,為人正派,但也極其固執。讓陸沉自己去說服他。記住,全程錄音錄像,所有對話記錄在案。”
“是!”
裝甲車輛研究所,總工程師辦公室。
周衛國是個六十歲左右的老者,頭發花白,身材瘦削,但眼神矍鑠,透著一股技術權威特有的固執和嚴謹。他看著被趙毅帶來的陸沉,眉頭皺成了川字。
“趙主任,不是我老周不配合工作。”周衛國的聲音帶著濃重的西北口音,“你們情報處搞來的什麼‘外星怪物’的情報,我有所耳聞。但打仗要靠實實在在的裝備!讓我基於這種……這種科幻小說裡的設定,去改動我們經過成千上萬次測試才定型的裝甲車?這是對國家和軍隊不負責任!”
趙毅試圖緩和氣氛:“周總,情況特殊,我們也是以防萬一……”
陸沉卻抬手製止了趙毅,他平靜地看向周衛國:“周總工,我不是來否定您的心血。恰恰相反,我是希望它們能在真正的威脅麵前,發揮應有的作用。”
他走到辦公室一側的裝甲車結構圖前,目光掃過複雜的傳動係統和電子控製單元:“我想請教幾個問題。比如,我們最新式的99a主戰坦克,其火控係統的核心處理器,是否采用了某種特定架構的商用芯片?它的內部總線數據傳輸,是否有冗餘校驗機製?在極端電磁環境下,係統冗餘節點的切換延遲是多少毫秒?”
一連串極其專業、甚至觸及核心機密的技術問題,像連珠炮一樣砸向周衛國。老總工先是愕然,隨即眼神變得銳利起來。這些問題,絕不是外行能問出來的,甚至很多細節屬於高度機密。
“你……你怎麼知道這些?”周衛國的聲音帶著警惕。
“這不重要。”陸沉避而不答,繼續道,“重要的是,如果存在一種未知的攻擊方式,不是傳統的電磁脈衝,而是更……‘精巧’的,能夠通過數據總線或電源係統,精準地注入惡意指令,或者引發特定芯片的邏輯錯誤,我們的係統有多少防禦能力?”
周衛國沉默了。他意識到,眼前這個年輕人提出的,是一種全新的、他從未考慮過的威脅模式。這已經超出了簡單的“加固”範疇,涉及到更深層次的電子戰和網絡安全。
“你的意思是,那些所謂的‘寄生獸’,還能進行電子攻擊?”周衛國的語氣不再那麼排斥,而是充滿了技術人員的探究欲。
“隻是一種假設,基於它們‘矽基’的特性。”陸沉謹慎地選擇著措辭,“我們需要考慮最壞的情況。或許不需要對現有裝備做大規模改動,但至少,應該在軟件層麵增加一些異常指令過濾機製,對關鍵節點的物理接口進行隔離防護。哪怕隻能爭取到幾秒鐘的反應時間,在戰場上可能就是生與死的區彆。”
陸沉的話,半真半假。他引導周衛國思考電子戰威脅,是為了給後續可能提出的、針對“機械感染”的更深層防護做鋪墊,同時又避免直接點破那最驚世駭俗的一點。
周衛國陷入了長時間的思考,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麵上敲擊著。最終,他抬起頭,看向陸沉的眼神複雜了許多:“小子,你提出的問題……很刁鑽,也很可怕。我需要時間研究。這樣吧,你留下一個具體的技術需求清單,我和我的團隊評估一下。”
這已經是巨大的進展了。
離開研究所,趙毅看著身旁沉默的陸沉,心中的疑慮和驚歎交織。這個年輕人,就像一個深不見底的謎團,每一次接觸,都能帶來新的震撼。他到底還隱藏著多少秘密?
回到工作室,陳濤興奮地迎了上來:“陸工!初步的聲波發生器樣機電路設計完成了!模擬測試效果很好!另外,您要的天文數據有結果了!”
陸沉快步走到計算機前,屏幕上顯示著複雜的軌道計算模型。結果清晰地標注出:三天後,隕石雨的主要墜落帶,將覆蓋國內數個重要經濟區和交通樞紐,包括……他前世記憶中最早淪陷的那個沿海特大都市圈。
時間,隻剩下三天。
陸沉深吸一口氣,對陳濤說:“加快樣機試製。另外,幫我準備一份新的報告,我要向趙主任和更高層,彙報最終的……落點預測和防禦優先級建議。”
他知道,真正的風暴,即將來臨。而他的每一步,都如在刀尖上行走。那份關於機械感染的終極警告,他必須在合適的時機,以無法被拒絕的方式,說出來。
窗外,夜色深沉,軍區卻燈火通明,一種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氛,籠罩著每一個角落。
喜歡末世重生開局說服軍區搞超聲炮請大家收藏:()末世重生開局說服軍區搞超聲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