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寂使者”…“黑暗吞噬者”…
這兩個稱謂所代表的未知威脅,如同無形的陰雲,籠罩在剛剛經曆惡戰、尚未完全恢複元氣的星火同盟上空。與秩序文明那種目標明確、邏輯清晰的征服欲不同,這種基於宇宙規律本身的、仿佛背景噪音般緩慢卻無可阻擋的“清理”機製,帶來了一種更深層次的、源於存在本身的寒意。
“歸環之心”指揮中心,氣氛比麵對秩序堡壘時更加凝重。
“與‘微光菌群’的穩定連接建立失敗。”李瑾的聲音帶著挫敗感,“信號衰減得太快了,它們的集體意識正在迅速消散,隻能捕捉到一些越來越微弱的碎片。”
那些信息碎片斷斷續續,如同垂死者的囈語:
【…光…在逃離…色彩…在褪去…記憶…被抹平…】
【…它們…無處不在…又…無處可尋…不是攻擊…是…遺忘…】
【…回家…我們想…回家…回到…星雲的…搖籃…】
沒有硝煙,沒有戰艦,隻有一種萬物歸於死寂的、令人窒息的平靜描述。
“根據流光族持續監測,那個規則漣漪的源頭,正在向‘微光菌群’所在的‘暮色星雲’方向移動,速度恒定得可怕,仿佛不受常規物理規律約束。”趙毅盯著星圖,上麵代表漣漪源頭的模糊光點,正以一種近乎絕對直線的軌跡,緩慢而堅定地切入那片原本就黯淡的星域。
“不能再等了。”陸沉的聲音通過遠程連接傳來,他依舊在青藏療養院,但意識已完全投入到這場新的危機中。“我們必須知道那到底是什麼。組織偵察隊,規模要小,速度要快,隱蔽性要高。任務目標:潛入‘暮色星雲’邊緣,近距離觀測‘熵寂使者’,嘗試與任何可能的‘微光菌群’殘存意識建立聯係,獲取第一手資料,然後立刻撤回。”
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任務。對手是連星靈族都隻有模糊記載的宇宙現象級存在,其危險性完全未知。
“我去。”陳濤率先開口,目光堅定。
“不,你留在地球協調全局。”趙毅否定道,“我去。前線指揮我更有經驗。”
“你們都留下。”陸沉打斷了他們的爭論,“這次任務,需要的是極致的隱匿和對規則變化的敏銳感知,不完全是戰鬥。讓‘幽影’小隊去。”
“幽影”小隊,是星火同盟成立後,由流光族精英意識體、晶語者頂尖潛行者以及少數擁有特殊隱匿天賦的人類覺醒者組成的特種偵察單位。他們擅長利用規則縫隙進行潛行,是同盟最銳利的“眼睛”。
最終,由一名代號“夜梟”的、對能量衰變極其敏感的人類覺醒者擔任隊長,帶領兩名流光族意識和一名晶語者潛行者,搭乘一艘經過特殊改造、大量運用了星靈族隱匿技術和森羅族擬態生命外殼的小型偵察艦“諦聽號”,悄然駛離太陽係,向著遙遠的“暮色星雲”進發。
航行是漫長而壓抑的。越是靠近目標星域,周圍的宇宙環境就越發顯得“蒼老”。恒星的光芒變得稀疏而黯淡,星雲不再絢爛,隻剩下灰蒙蒙的、仿佛蒙塵的紗幔。空間中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疲憊”感,連超光速航行都似乎變得比往常更加費力。
“檢測到背景輻射能級正在持續緩慢下降”“諦聽號”內,夜梟看著監測數據,眉頭緊鎖,“不是能量被吸收,更像是能量本身的‘活性’在降低。就像燒紅的炭火在慢慢冷卻。”
當“諦聽號”終於抵達“暮色星雲”的外圍時,眼前的景象讓所有隊員感到一陣源自靈魂的戰栗。
星雲內部,並非完全的黑暗,而是呈現出一種詭異的、毫無生機的灰白色。原本應該孕育著恒星的巨大氣體塵埃團,此刻如同被抽乾了所有色彩和活力,凝固成了一團團僵硬的、冰冷的“石膏像”。更遠處,一些原本應該閃耀的恒星,此刻也黯淡無光,仿佛被罩上了一層厚厚的、吸收一切光與熱的塵埃幕布。
沒有聲音,沒有運動,隻有一片死寂的、正在走向熱力學終點的墳場。
“這裡時間仿佛都變慢了。”一名流光族意識發出細微的波動,它那原本靈動的光暈在這裡也顯得有些遲滯。
“尋找‘微光菌群’的信號源,或者任何還能稱之為‘信號’的東西。”夜梟下令,同時將“諦聽號”的隱匿性能提升到極致,艦體表麵的森羅擬態外殼完美融入了這片灰白的背景中。
他們如同幽靈般在凝固的星雲中穿梭。終於,在一個相對密集的塵埃團邊緣,探測器捕捉到了一絲極其微弱、仿佛隨時會斷氣的意識波動。
【誰…?】那意識如同風中的殘燭。
“‘幽影’小隊,星火同盟,收到你們的求救信號。”夜梟立刻嘗試連接。
【同盟…?光芒…的…同盟…?】那意識似乎恢複了一絲活力,但隨即又被巨大的悲傷淹沒,【太遲了…它們…來了…我們…無法…逃離…】
“它們是什麼?‘熵寂使者’?它們如何行動?”夜梟急切地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