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傑起草的內參報告,被機要秘書從眾多文件中篩選出來,放在了省委馬書記待閱文件夾的顯眼位置。
周末下午,馬書記剛處理完一批緊急文件,順手拿起了這份風格迥異的材料。
起初,他隻是隨意翻閱,但很快,他的目光變了,眉頭也微微皺起。
報告裡通篇用數據和案例說話。
當看到“近三年來,全省鄉鎮衛生院臨床執業醫師流失率高達28,其中工作不滿五年的年輕醫生流失比例超過六成”,“部分偏遠縣區影像、檢驗等關鍵設備超期服役率超過40”,“基層醫保資金監管存在‘跑冒滴漏’,據抽樣估算,年損失可能達數億元”這些觸目驚心的表述時,馬天河的臉色沉了下來。
他尤其對“斷崖式人才流失”這一節反複看了幾遍。
報告不僅列出了詳實的數據,還附上了幾個典型案例:一名重點醫學院校畢業的年輕醫生,在偏遠鄉鎮衛生院工作三年後,因待遇低、發展空間窄、婚戀困難,最終辭職去了一家醫藥公司做代表;一個縣的疾控中心,近兩年竟無一名大學畢業生願意入職。報告深入剖析了背後的原因:薪酬待遇與付出不匹配、職業晉升通道狹窄、工作生活環境艱苦、社會尊重度下降,以及規範化培訓後人才向上級醫院單向流動的“虹吸效應”。
這些問題,馬天河並非完全不知情,但如此係統、具體、尖銳地呈現在他麵前,還是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他想起之前下去調研時,一些縣鄉領導也含糊地提到過人才難留,但都被“加大引進力度”、“改善條件”等籠統的彙報搪塞過去了。
這份內參,像一把手術刀,精準地剖開了覆蓋在基層醫療體係表麵的那層薄紗,露出了內裡嚴峻的現實。
報告的後半部分,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若乾建議。
其中,“探索建立‘縣管鄉用’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管理新機製”這一條,引起了馬天河的注意。
建議提出,由縣級衛健委統一招聘、管理基層醫務人員,建立“編製在縣、崗位在鄉、服務定期、輪換流動”的用人模式,並配套設計更有吸引力的薪酬包和職業發展路徑,試圖破解“招不來、留不住、水平低”的困境。
這個思路,與常見的單純要求增加投入、提高待遇相比,顯得更具機製創新性和可操作性。
馬天河拿起紅筆,在內參的扉頁上,鄭重地寫下一段批示:
“此內參反映的基層醫療衛生體係風險,特彆是人才‘斷崖式’流失問題,數據翔實,案例典型,分析深刻,所提建議頗具啟發性。此問題關乎醫療衛生服務網底安危,關乎健康江東建設成敗,切不可等閒視之!請衛國同誌並省衛健委黨組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專題研究,結合內參所提思路,特彆是‘縣管鄉用’等機製創新,儘快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報省委。——馬天河”
寫完批示,他沉吟片刻,又讓秘書通知省長李建國和分管副省長劉誌峰,將這份內參複印送閱。
周一上午,帶著馬天河長長批示的內參複印件,由省委辦公廳專人送到了省衛健委,交到了主持工作的趙衛國手上。
趙衛國看到馬書記那熟悉的、力道遒勁的紅字批示時,手微微一抖。
尤其是“切不可等閒視之”、“立即組織專題研究”這些字眼,讓他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他仔細閱讀內參內容,越看越是心驚。裡麵提到的很多問題,他隱約知道,卻從未如此清晰、係統地掌握過。而這份內參的視角和深度,讓他瞬間就猜到了出自誰的手筆。
“這個林傑……”趙衛國放下材料,揉了揉太陽穴,心情複雜。
他不得不承認,林傑雖然個性不強,但抓問題的能力和務實的精神,確實遠超常人。
這份內參,無疑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麵,它指出了委裡工作的軟肋和盲區,給他這個主持工作的人帶來了壓力;
另一方麵,如果能借此機會推動解決一些深層次問題,也是他的政績。
更重要的是,馬書記的批示明確要求衛健委“研究解決”,而這份內參的核心思想和建議都來自林傑。
於公於私,他都無法繞過林傑。
下午,趙衛國親自來到林傑的辦公室。
“林主任,忙著呢?”趙衛國將那份帶著批示的內參複印件放在林傑桌上,“馬書記對基層醫療人才流失的問題做了重要批示,要求我們立即研究解決方案。這份內參……是你寫的吧?”
林傑看了一眼那份熟悉的報告回應:“趙主任,這份內參是我基於信訪和調研情況整理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沒想到……驚動馬書記了。”
“寫得很好!切中要害!”趙衛國豎起大拇指,語氣誠懇,“馬書記非常重視,要求我們立即研究。這件事,你最有發言權。我的意見是,由你牽頭,組織相關處室和專家,成立一個工作專班,儘快拿出一個解決基層人才流失問題的初步方案,特彆是把這個‘縣管鄉用’的機製琢磨透。需要什麼支持,你儘管提!”
林傑看著趙衛國,知道這不是客套,而是形勢使然。
他沉吟片刻,沒有推辭:“既然組織信任,趙主任您又點了將,我一定儘力。我建議,專班由您掛帥,我具體負責,邀請人社、財政、教育等相關部門一起參與,這樣更有利於方案後續的推動。”
“好!就按你說的辦!”趙衛國爽快答應,林傑的提議既尊重了他,也考慮了實際操作性。
送走趙衛國,林傑拿起那份帶著紅批的內參,指尖在上麵輕輕摩挲。
心中沒有太多的喜悅,隻有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
他知道,借由這份內參和領導的批示,他重新獲得了一個寶貴的話語權和做事平台。
但這隻是一個開始,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將紙麵上的思路,變成落地可行的政策,如何在這場複雜的利益博弈中,真正為基層撕開一道口子。
他坐回座位,拿起筆,開始草擬工作專班的組建方案和初步調研計劃。
喜歡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