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磨鐮待收,曬場巧防_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 > 第29章 磨鐮待收,曬場巧防

第29章 磨鐮待收,曬場巧防(1 / 1)

處暑的晨光帶著久違的涼意,淌過陽穀的曬穀場。場中央架著五台砂輪,周鐵光著膀子,正握著一把鐮刀在砂輪上打磨,火星“滋滋”濺落在濕潤的青石板上,瞬間熄滅。“磨鐮要‘三壓兩抬’,”他揚聲喊道,粗糙的手掌摩挲著刀刃,“壓著刃口磨內側,抬著磨外側,刃口要磨成月牙形,割麥時才省力,還不會勾破麥稈。”

喬鄆蹲在旁邊的木凳上,手裡拿著一塊細磨石,正在精磨一把小鐮刀——這是給蘇婉準備的,她要跟著農戶學割麥,普通鐮刀太重,特意找鐵匠打了把輕便的。“刃口彆磨太尖,”他對周鐵道,“農戶們大多是老把式,但新學的後生容易割到手,磨到‘吹毛斷發’就行,不用削鐵如泥。”

“知道了鄆哥!”周鐵笑著點頭,拿起一把磨好的鐮刀,往空中虛劈一下,刀刃劃過空氣,發出清脆的“咻”聲,“這把能割三畝麥不卷刃!”

蘇婉提著個藤編小籃,從學堂後門走來。籃裡放著幾碗溫熱的小米粥、一碟醃蘿卜,還有十幾個用粗布縫的“護指套”——裡麵塞了曬乾的艾草,既柔軟又耐磨。“磨鐮磨了一早上,先喝點粥墊墊,”她把粥遞給喬鄆,指尖碰到他沾著鐵屑的手,輕輕皺了下眉,“手上都是鐵屑,等會兒用艾草水洗手,能去鏽味,還能防裂口。”

喬鄆接過粥碗,小米的清香混著艾草的淡香,暖融融的。他看著蘇婉把護指套分給農戶,輕聲叮囑:“戴在食指和中指上,握鐮時能隔著布,不會被鐮柄磨破手——昨天王大嬸說她男人磨破了手,今天就用這個。”

農戶們紛紛道謝,劉老漢戴上護指套,試著握了握鐮刀,笑道:“蘇姑娘真是心細!這套子軟和,握鐮更穩了!”

喬鄆激活信息探查掃過曬場的農具:

【物品:鐮刀120把,90已磨至最佳狀態)、竹匾300個,浸過桐油防潮)、打穀機8台,檢修完畢)】

【農戶準備:充分70農戶掌握磨鐮、護具使用技巧)】

【潛在需求:莘縣、東阿縣反饋晾曬竹匾不足,需互助會調配】

【安全措施:到位蘇婉的護指套、艾草洗手水降低80勞作損傷風險)】

“周林呢?讓他統計一下鄰縣需要的竹匾數量,”喬鄆對周鐵道,“互助會倉庫裡還有兩百個備用竹匾,先給莘縣送一百,東阿縣送五十,剩下的留著應急——過幾天收割,咱們自己也得用。”

話音剛落,周林騎著小毛驢從碼頭方向趕來,驢背上馱著個布包,裡麵是莘縣張鄉紳的書信。“鄆哥,張鄉紳說他們的竹匾差一百五十個,昨天一場小雨,沒曬完的麥子潮了點,急得不行!還說打穀機少兩台,農戶們搶著用,差點打架。”

喬鄆眉頭微蹙——莘縣的試點村今年擴種了五十畝,收割量比預期多,農具確實會緊張。“周鐵,你帶十個腳夫,拉五十個竹匾、兩台打穀機去莘縣,”他沉吟道,“打穀機讓木工跟著,現場教他們調試,彆讓農戶瞎擺弄弄壞了。另外,告訴張鄉紳,要是晾曬場地不夠,就把村頭的空場用上,互助會出木料搭臨時曬架。”

蘇婉從籃裡拿出一小袋防潮藥粉,遞給周鐵:“這藥粉撒在潮麥上,能吸潮氣,延緩發黴,讓張鄉紳按每石麥撒三兩。另外,我寫了‘雨天應急晾曬法’,教他們把麥堆成小堆,中間插竹竿透氣,下雨時蓋油布,彆悶著。”

周鐵接過藥粉和紙條,應了一聲,轉身招呼腳夫們裝車。喬鄆看著他們的身影消失在村口,對蘇婉道:“咱們去麥田看看成熟度,估摸著哪天能開割——今年灌漿期長,麥稈壯,得選個晴天,割完能及時曬。”

兩人沿著田埂往示範田走。灌漿後的麥稈已經變成深綠色,穗子沉甸甸地垂著,呈金黃色,麥芒微微卷曲。喬鄆蹲下身,掐下一個麥穗,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揉搓,金黃的麥粒滾落掌心,飽滿圓潤,咬開一粒,澱粉的清甜在舌尖散開。“再有三天就能割了,”他笑道,“顆粒比去年大一圈,畝產能超五石。”

蘇婉拿出個小布包,裡麵是曬乾的麥穗樣本,按灌漿天數排列:“我每天采一個樣本,你看,今天的比昨天的重了半錢,再曬三天太陽,水分降到15,正好收割。”她指著田埂邊的排水溝,“得讓農戶們再清一遍溝,收割時人多,踩壞了溝,下雨排不了水,麥子容易泡潮。”

正說著,遠處傳來一陣銅哨聲——是巡邏隊的預警信號!喬鄆心裡一緊,摸出腰間的銅哨,吹了一聲急促的短音,周鐵留下的巡邏組立刻從柳樹林方向跑出來,為首的夥計手裡舉著一個沾著黃色粉末的粗布鞋:“鄆哥!有人想偷倉庫裡的新竹匾,踩了蘇姑娘撒的預警粉,被我們發現了,往莘縣方向跑了!”

喬鄆接過布鞋,鞋底沾著的硫磺預警粉還在泛著淡光,鞋幫上繡著個歪歪扭扭的“周”字——是周通餘黨的標記。“沒追上就算了,”他沉聲道,“他們隻是想偷竹匾,攪亂咱們的收割準備,沒膽子硬來。讓兄弟們加強倉庫和曬場的巡邏,特彆是晚上,彆給他們可乘之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婉蹲下身,查看地上的腳印:“腳印淺,說明人沒帶重物,不是來硬搶的,就是試探。咱們在倉庫周圍再撒些帶刺的蒼耳粉,他們踩上去不僅留印,還會紮腳,跑不快。”

處理完預警,兩人回到曬場時,農戶們已經開始搭建臨時曬架。木杆插進土裡,用麻繩綁成三角形,上麵鋪著結實的粗麻布,像一個個巨大的曬網。劉老漢正指揮著後生們抬竹匾,見喬鄆回來,喊道:“鄆哥!咱們的曬架比去年高了半尺,通風好,雨天蓋油布也方便!”

“做得好!”喬鄆點頭,“再在曬架邊挖條小溝,下雨時水能流走,彆積在架下泡壞竹匾。”

中午,夥房準備了綠豆湯和麥餅,農戶們圍著木桌吃飯,熱鬨得像過節。張嬸端著一碗新蒸的南瓜餅走過來,遞給蘇婉:“蘇姑娘,嘗嘗這個,用新收的南瓜和麥粉做的,甜絲絲的,收割時帶兩個當乾糧,頂餓。”

蘇婉接過餅,咬了一口,軟糯香甜:“好吃!張嬸,這方子能教我嗎?我想寫在《農桑簡易法》的‘秋收乾糧’篇裡,讓大家收割時不用帶太多東西,方便。”

“當然能!”張嬸笑得合不攏嘴,“就是南瓜蒸熟了搗成泥,加麥粉和白糖,揉成團蒸就行,簡單得很!”

下午,喬鄆和蘇婉在學堂整理“秋收計劃”。長案上擺著厚厚的幾摞紙:左邊是收割分組表,按農戶的體力和地塊遠近分了十組,每組配一個懂技術的組長;中間是晾曬安排,標注了每個曬場的容量、負責人;右邊是鄰縣支援清單,莘縣的竹匾、東阿縣的打穀機都列得清清楚楚。

“收割要‘先熟先割’,”喬鄆指著分組表,“地埂邊的麥子先熟,容易倒伏,讓劉老漢的組先割;窪地的麥子晚熟兩天,讓王老爹的組最後割,錯開時間,農具也夠用。”

蘇婉在一旁補充:“我準備了秋收急救包,每組帶一個,裡麵有金瘡藥、止血布、防中暑的草藥茶,還有治蚊蟲叮咬的薄荷膏。另外,我和醫藥角的農戶說好了,每天派兩個人在收割現場待命,有小傷能及時處理。”

她把急救包的清單遞給喬鄆,字跡清秀,每個物品後麵都標了數量和用法:“金瘡藥20包每包用三次)、止血布50塊浸過艾草水消毒)、薄荷膏10罐防蚊)。”

喬鄆翻看著清單,忍不住道:“有你在,我什麼都不用操心,連急救包都準備得這麼細。”

蘇婉臉頰微微發燙,低下頭整理紙張:“我隻是不想讓大家收割時受傷,一年的辛苦,可不能在最後關頭出岔子。”

傍晚,夕陽把麥田染成了金紅色。喬鄆和蘇婉坐在曬場的石凳上,看著農戶們收拾農具,竹匾整齊地堆放在曬架下,鐮刀掛在木架上,閃著銀光。周鐵從莘縣回來了,臉上帶著笑意:“鄆哥,竹匾和打穀機都送到了,張鄉紳說晚上就組織農戶搭曬架,還讓我帶回來兩袋莘縣的新棗,說給大家嘗嘗鮮。”

蘇婉接過棗袋,裡麵的紅棗飽滿紅潤,透著甜香。她拿起一顆遞給喬鄆:“嘗嘗,莘縣的棗比陽穀的甜,曬乾了能當秋收的乾糧。”

喬鄆接過紅棗,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在舌尖散開。他看著蘇婉被夕陽染紅的臉頰,發梢垂落在肩頭,沾著一片細小的麥葉,忍不住伸手幫她拂掉。指尖掠過她的發絲,柔軟的觸感讓兩人都頓了一下,隨即錯開目光,喬鄆的耳尖悄悄發燙。

“收割那天,讓夥房煮些棗粥,”喬鄆轉移話題,“早上喝一碗,暖和,還頂餓。”

“好,”蘇婉點頭,聲音輕了些,“我明天讓周林去買些紅棗,再加點小米,熬出來更香。”

夜幕漸漸降臨,學堂的燈火一盞盞亮起。喬鄆送蘇婉回廂房,院子裡的藥圃上,白天采的艾草已經曬得半乾,散發著淡淡的藥香。“晚上把門窗關好,”喬鄆叮囑道,“巡邏隊會多盯幾趟,彆擔心。”

“嗯,你也一樣,”蘇婉點頭,從袖中取出一個小香囊遞給喬鄆,“這是用紅棗核和陳皮做的,能安神,你最近整理計劃到很晚,睡不好。”

喬鄆接過香囊,淡淡的陳皮香縈繞在鼻尖,心裡暖暖的。“謝謝你,蘇婉。”他看著她走進廂房,直到房門關上,才轉身往賬房走。

賬房裡,喬鄆坐在桌前,翻開秋收計劃。月光透過窗欞,灑在紙頁上,“收割分組”“晾曬安排”“鄰縣支援”等字樣清晰可見。他拿起筆,在計劃末尾添上一句:“秋收穩,則新政興,眾人同心,其利斷金。”

窗外的麥田在月光下泛著淡淡的銀輝,麥穗沉甸甸地垂著,像在等待收割的號角。喬鄆知道,秋收是對一年農桑新政的檢驗,也是推廣深化的基礎。雖然周通的餘黨還在暗處窺探,鄰縣的需求還需協調,但他不再焦慮。

身邊有蘇婉的細心輔佐,有周鐵的忠誠守護,有趙掌櫃的嚴謹統籌,更有農戶們的齊心協力。這些人、這些事,就像麥田裡深深紮下的根,支撐著他在農桑新政的路上穩步前行。

賬房裡的燈光亮了很久,照亮了桌上的每一份計劃,也照亮了喬鄆眼中對未來的篤定。屬於他的潛龍之路,在這磨鐮待收的寧靜中,又留下了一個堅實的腳印,向著秋收的豐饒與新政的深化,穩步延伸。

喜歡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請大家收藏:()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詩酒江湖:開局李白叫我親兄弟 凡人修仙:瘋了吧!你一百歲了還要修仙 一抹星辰照斜陽 父女梟雄:1975 重生歸來,韓少的野玫瑰殺瘋了 傻人傻福故事 風月外史 開局流放?星際頂級大佬求我撫慰 周律,你的聯姻對象是白月光 末世殺戮進化:屠儘一切方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