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的朝陽潑灑在陽穀的麥田上,金黃的麥穗在風中起伏,像一片湧動的金海。“開割嘍!”劉老漢舉著磨得鋥亮的鐮刀,一聲吆喝劃破晨霧,農戶們立刻分散到各自的地塊,鐮刀揮舞間,麥稈整齊倒下,“沙沙”的收割聲在田野間織成豐收的樂章。
喬鄆站在田埂高處,手裡握著一麵小紅旗——這是互助會的指揮旗,紅旗揮向東,東邊的打穀機便啟動;揮向西,晾曬組的農戶就開始搬運麥捆。他目光掃過忙碌的人群,激活信息探查:
【區域狀態:秋收全麵啟動80麥田已開割,預計三日完成)】
【作物產量:平均畝產五石二鬥,較去年增產四成,創陽穀十年新高】
【互助協作:完美陽穀、莘縣、東阿縣聯動,共享農具120件、人力80人)】
【潛在威脅:周通餘黨已被誘至預設包圍圈,待收網)】
“鄆哥,西邊的麥捆快堆不下了!”周鐵的吼聲從打穀場傳來。他光著膀子,正推著裝滿麥捆的獨輪車,車轍在鬆軟的土地上壓出深深的痕跡。打穀機“轟隆隆”作響,金黃的麥粒順著木槽傾瀉而出,落在鋪著粗麻布的竹匾裡,堆成小小的金堆。
蘇婉提著個藤籃,穿梭在田埂間。籃裡的急救包已經用了大半——有農戶被麥茬紮破手,她立刻用蒲公英汁消毒,貼上浸過草藥的創可貼;有後生中暑頭暈,她遞上冰鎮的荷葉茶,又用薄荷膏抹在對方太陽穴上。“大家彆急著趕進度,”她揚聲喊道,額角的碎發被汗水濡濕,“每隔一個時辰歇十分鐘,喝碗茶再乾,彆累壞了身子。”
喬鄆走過去,遞給她一塊乾淨的帕子:“歇會兒吧,你從早上忙到現在,沒停過腳。”
“沒事,”蘇婉接過帕子擦汗,笑著指向遠處,“你看王老爹,昨天剛買的新耕牛,今天就牽著來拉麥捆,勁頭比小夥子還足。”
田埂那頭,王老爹牽著一頭棕黃色的耕牛,牛車上堆滿了麥捆,他時不時拍著牛背,笑得合不攏嘴:“這牛多虧了鄆哥!去年種改良麥賺了錢,今年秋收完,再蓋兩間新瓦房!”
正說著,周林騎著快馬從莘縣方向趕來,馬背上插著一麵黃色預警旗——這是之前約定的“合圍信號”。“鄆哥!成了!”他翻身下馬,氣喘籲籲,“周通的人掉進張鄉紳設的陷阱裡了,一共五個,都被捆住了,說是想趁秋收偷糧囤!”
喬鄆眼神一厲,對周鐵道:“你帶十個兄弟去莘縣,把人交給武鬆,順便把咱們的‘人證物證’帶去——之前偷農具、撒謠言的供詞都在,讓縣衙定罪,永絕後患。”又對蘇婉道,“這裡有你盯著,我去趟糧囤,確保萬無一失。”
“小心點。”蘇婉遞過一個小巧的銅哨,“要是遇到突發情況,吹三聲長哨,巡邏隊會立刻支援。”
喬鄆接過銅哨,翻身上馬,往糧囤方向疾馳。秋風吹起他的衣袍,路邊的麥田裡,農戶們依舊專注地收割,沒人因遠處的動靜分心——經過半年的磨合,互助會的應對體係早已成熟,各司其職,井然有序。
糧囤前,趙掌櫃正指揮著夥計們加固油布。見喬鄆來,他笑著迎上來:“鄆哥,放心吧!糧囤都檢查過了,預警粉撒得勻,巡邏隊每刻鐘巡一次,連隻麻雀都彆想隨便靠近。”他遞過一本賬冊,“這是今年的收成統計,陽穀收了三萬石,莘縣兩萬石,東阿縣一萬五千石,扣除儲備糧和農戶口糧,還能餘兩萬石,夠支援周邊縣的了。”
喬鄆翻看著賬冊,指尖劃過“農戶增收明細”:劉老漢增收三兩銀,王老爹增收二兩八,就連最困難的張寡婦家,也增收了一兩五。“好!”他合上賬冊,“秋收結束後,互助會拿出五百兩銀,給家裡困難的農戶補貼,再給學堂添些新書和筆墨,讓孩子們冬天也能讀書。”
回到麥田時,收割已近尾聲。蘇婉正和幾個婦女一起,把散落的麥穗撿進竹籃——“顆粒歸倉”是她堅持的,哪怕是掉在地上的碎粒,也要撿起來,曬乾後磨成粉,給孩子們做麥仁粥。“鄆哥,莘縣那邊沒事吧?”她抬頭問道,手裡還攥著一把細小的麥穗。
“沒事,都解決了。”喬鄆蹲下身,幫她撿麥穗,“周通的餘黨被定罪,以後東平府的糧道就安穩了。”他看著蘇婉認真的樣子,心裡泛起一陣暖意——她不僅懂醫術,還懂農戶的不易,撿麥穗的動作裡,藏著對土地的敬畏。
夕陽西下時,最後一片麥田收割完畢。曬穀場上,金燦燦的麥粒鋪滿了竹匾,像鋪了一層碎金。打穀機停了,鐮刀收了,農戶們卻沒散去,圍著喬鄆和蘇婉,手裡捧著新蒸的麥餅和自釀的米酒,臉上帶著豐收的喜悅。
“鄆哥,蘇姑娘,這杯酒俺敬你們!”劉老漢端著酒碗,聲音洪亮,“沒有你們的新政,俺們哪能有今天的好收成!”
“是啊!”張嬸舉著麥餅,“去年還吃雜糧,今年頓頓白麵餅,日子越過越有盼頭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喬鄆接過酒碗,站起身,對大家道:“這不是我和蘇姑娘的功勞,是咱們所有人的——大家肯學新技術,肯互相幫襯,才有今天的豐收。互助會會一直陪著大家,明年咱們推廣晚稻,再種些經濟作物,日子肯定會更好!”
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孩子們圍著曬穀場奔跑,手裡拿著用麥稈編的小籃子,笑聲清脆。蘇婉站在喬鄆身邊,看著眼前的景象,眼眶微微發熱——從蘇州來陽穀時,她從沒想過能融入這樣的集體,能為這麼多人帶來希望。
晚飯是熱鬨的豐收宴。曬穀場上擺了十幾張木桌,桌上是農家菜:燉得軟爛的羊肉、金黃的炸魚、翠綠的青菜,還有一大盆麥仁粥。陳先生拄著拐杖來了,手裡拿著一封書信,臉上帶著笑意:“鄆哥,好消息!張禦史傳來的,朝廷認可了咱們的新政,下個月要在濟州府召開農桑推廣會,讓你去做主講!”
喬鄆接過書信,朱紅的印章格外醒目。他抬頭看向蘇婉,兩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欣慰。“這是咱們所有人的榮譽,”喬鄆舉起酒碗,“敬豐收!敬新政!敬咱們陽穀的好日子!”
“乾杯!”所有人舉起碗,清脆的碰撞聲在夜空中回蕩。
宴散後,喬鄆和蘇婉坐在曬穀場的石凳上,月光灑在堆積如山的麥粒上,泛著淡淡的銀輝。“沒想到半年時間,變化這麼大,”蘇婉輕聲道,“剛來的時候,學堂還是破破爛爛的,現在不僅有教室,還有閱書角和醫藥角。”
“這隻是開始,”喬鄆看著遠處的麥田,“濟州府的推廣會是個機會,咱們的新政能幫更多人。以後,不僅是東平府,說不定整個山東都能用上咱們的方法。”
蘇婉從袖中取出一個小布包,遞給喬鄆:“這是我用今年的新麥和艾草做的香囊,裡麵還放了一粒今年的第一顆麥穗,算是……算是慶祝豐收的禮物。”
喬鄆接過布包,麥香和艾草香混合在一起,溫暖而踏實。他打開布包,裡麵的麥穗小巧而飽滿,是蘇婉精心挑選的。“謝謝你,蘇婉,”他輕聲道,“這半年,多虧了你。”
蘇婉的臉頰微紅,低下頭,看著腳尖:“我也很開心,能幫上大家。以後不管你去哪推廣新政,我都跟著你,幫你打理醫藥和農桑的細節。”
喬鄆的心猛地一跳,轉頭看著她。月光下,她的眼神清澈而堅定,像麥田裡的星光。他沒有說破那未出口的情愫,隻是點了點頭:“好,以後咱們一起。”
夜風帶著麥香,吹過曬穀場。賬房裡的燈還亮著,趙掌櫃在核對最後的賬目;周鐵帶著巡邏隊在巡邏,腳步聲沉穩;遠處的村莊裡,炊煙嫋嫋,偶爾傳來幾聲狗吠。陽穀的夜,寧靜而充滿希望。
喬鄆知道,從一個人來到陽穀,到建立互助會、推行新政,從應對梁山的騷擾,到獲得朝廷的認可,每一步都離不開身邊人的支持,離不開對土地和農戶的真心。
而這,隻是他潛龍之路的開端。濟州府的推廣會、更大範圍的新政落地、梁山的潛在威脅、朝廷的複雜局勢,還有和蘇婉之間悄然滋長的情愫,都將是未來的篇章。但他不再迷茫,因為他的根,已經深深紮在了陽穀的土地上,紮在了農戶們的信任裡。
賬房裡的燈光,在夜色中亮了很久,照亮了桌上的農桑推廣計劃書,也照亮了喬鄆眼中對未來的篤定。金穗滿倉,潛龍初顯,屬於他的故事,在這秋收的圓滿中,翻開了新的一頁。
喜歡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請大家收藏:()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